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难测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御炎字数:3348更新时间:22/11/03 04:54:10
兴元二年六月十三,民政部尚书枣祗正式向皇帝郭瑾上表乞骸骨。 他表示自己年老力衰,体弱多病,精力不济,已经无法继续承担民政部尚书的重大职责。 民政部尚书职权重大,靠他一个老朽,实在难以继续承担这样的重任。 太上皇因为精力不济而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当今天子,这是高风亮节之举,他的德行远不如太上皇,但也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学习太上皇,退位让贤,把重要的职权托付给精力更强的年轻人。 而他已经年老,无法继续履行职责,不求荣耀归乡,只求天子能允许他乘坐一辆牛车,带着老妻和仆人,安然返回家乡度过余生。 能够这样,他就十分满足,不敢再有其他的奢望,还望天子同意他的请求,让他以老迈残破之躯回归家乡。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本来人心惶惶的洛阳官场为之震惊。 枣祗是元从老臣,从魏帝国建立开始就做民政部尚书,至今十五年,是魏帝国民政土地方面当之无愧的一把手,非常资深,非常有权威性。 郭鹏建国之初并没有提出要搞什么任期制度,直到他统治后期,延德十年才提出要搞任期制度。 中央部门尚书这一类的官职的任期为七年,枣祗虽然做了远不止七年,但是要从延德十年开始算,并不回溯,所以枣祗的任期并没有到。 他完全可以等到兴元四年左右再顺顺当当的离任,到时候做什么职位,或者加什么官衔荣耀归向之类的,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有选择。 结果他忽然主动辞职了。 枣祗年龄并不算太大,也就五十多岁,精力勉强还算过得去,身体也比较健康,最近没什么大病大灾之类的。 当然,大家都知道枣祗的辞职并非是因为他的年龄或者是精力不济什么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和皇帝之间的矛盾。 因为西北商业的危机,枣祗牵头给皇帝施加政治压力,皇帝非常生气,于是使用了登基一年多都没有使用过的终极杀器程仲德,掀起廉政风暴,重点打击民政部。 第一波就带走了二十三个民政部官员“协助调查”。 谁都清楚,真要细细的查下去,每个部门都有那么些手脚不干净的,太上皇在位时多次掀起政治风暴,把统治阶级的血都给换了一遍,也没能解决掉官员贪腐的问题。 平心而论,魏帝国官员,尤其是中央官员的待遇那是真的不错,但是人呐,贪心不足,一朝权在手,想要钱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程仲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能以雷霆万钧之势给贪腐官员沉重一击,给诏狱里增添新丁。 而且大家也都明白,打击贪腐在皇帝这边已经是一个排斥异己的手段了,不动则已,一动,必然要见血,以打击贪腐之名打击政敌简直是灵丹妙药,无往而不利。 自然,这要怪也的确怪不到当今天子头上,西北商业是在太上皇时期决定的,当今天子不过是个继承者,背锅侠。 他们没能从太上皇那边占便宜,看新天子下手比较软,就觉得似乎可以从新天子这里搞点什么好处来。 正好又撞上了西北经济危机,素来以反对西北商业出名的枣祗在前面冲锋陷阵,牛鬼蛇神们自然也愿意用枣祗当挡箭牌,让他冲锋陷阵大声疾呼,他们在底下附和。 联合起来给新皇帝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试试新皇帝的底线。 结果没想到新皇帝直接就急眼了,一急眼,就把程昱放出来兴风作浪了。 程昱,之前在某些人眼里是太上皇留下来掣肘新皇帝的障碍物,但是现在看起来,这更像是人家父子两个心照不宣的默契。 程昱是太上皇留给新皇帝的屠龙宝刀。 啥时候觉得镇不住场子了,我又不在洛阳,那就把程昱放出来,程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残忍。 你就看着好了。 除了少数另类,大家谁身上没点毛病? 真要抓起来,也没几个人是无辜的,诏狱里那些体无完肤之辈,还就真的没一个无辜的,全都是手脚不干不净的,当然他们同时也是阻碍太上皇施政的绊脚石。 有些身上一样有问题的,因为支持太上皇的施政,所以被保留下来。 现在,新皇帝不过是在做和太上皇一样的事情,想要让反对自己的人填满诏狱的空位。 很显然,这只不过是第一步罢了,民政部才被打击二十三个人,估计是手脚比较毛躁,没有擦干净屁股,被一眼看出来的。 通过审讯他们,还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把一系列和他们有牵扯的人都给揪出来。 皇帝要真是铁了心整死枣祗,是可以把他在民政部的“党羽”一网打尽,打个干干净净一点不剩的。 枣祗自己干干净净,奈何“党羽们”没有那么干净。 一人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人们都认为枣祗是明白皇帝的意图,发现自己无法就这个问题迎击皇帝,所以选择以退为进,自己主动退休,保住民政部的元气。 这一步在大家看来走的不可谓不壮烈,一个元从级别的老臣自我牺牲,换来部下的平安,何其难得。 然后皇帝驳回了枣祗的乞骸骨陈情表,让他继续做他的民政部尚书。 哦,这也正常,为表尊重,表示你对朝廷十分重要,一般都是三辞三让。 当年郭鹏篡位的时候也是这流程,大家走个过场,给彼此一个面子,日后好相见。 枣祗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很快上了第二封乞骸骨陈情表。 皇帝再次驳回,让枣祗继续做他的民政部尚书。 然后枣祗上了第三表,再次乞骸骨。 皇帝再次驳回,说自己离不开枣祗,让他继续做民政部尚书。 好了,三辞三让的流程走完了,下一步,就是枣祗上第四表,皇帝顺水推舟的答应,给枣祗一点荣耀,让他荣耀归乡,完成自己的使命。 元从老臣枣祗,就此告别官场,告别政治,回归家乡安度晚年,江湖上再也不会有他的传说。 于是枣祗上了第四封,情真意切的乞骸骨陈情表。 正当大家以为这场廉政风暴会很快结束的时候,皇帝出乎意料的再次驳回了枣祗的陈情表,继续让他做民政部尚书。 欸? 这好像不对? 不是说好三辞三让就结束的吗? 给面子也不用给第四次吧?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啊? 整个洛阳官场都觉得这很奇怪。 枣祗当然也懵了,民政部也懵了。 诸葛瑾研究这件事情研究了一天一夜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原因。 “按照惯例,三次挽留之后便是顺水推舟答应,天子为何要驳斥部堂的第四次乞骸骨?” 枣祗紧锁眉头坐在案前,仔仔细细的思考一番,准备第五次乞骸骨,试探皇帝的想法。 “我上第五表,天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应该就知道了。” 于是枣祗亲自写了自己的第五封陈情表递给皇宫转交皇帝。 然后再次被驳回。 皇帝情真意切的表示自己离不开元从老臣的辅佐,而且眼下也没有可以接替枣祗出任民政部尚书这一要职的人,所以希望枣祗发挥余热,继续奉献。 诸葛瑾觉得不对劲。 “部堂,这不对,天子一边让程仲德审查民政部,一边又不让您辞职,这是什么意思?” 枣祗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内心不安。 “天威难测,不管如何,我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我继续上陈情表。” 枣祗伏案书写第六封陈情表——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第六表已经没有前五表情真意切的感觉,倒是带上了那么一点点哀求的意思。 这一次皇帝没有驳回他的陈情表了,但是也没有回复,好像就当这封奏表没有送到皇宫里一样。 三天以后,枣祗迷惑不解,派人去问,人回来了之后说奏表的确递到皇宫里面,送到皇帝手上,至于皇帝那边怎么处理,他们不敢揣度。 反正他们绝对是按照流程把奏表递上去了。 这就很有问题了。 枣祗惶从迷惑不解到惶恐不安,甚至有了那么点害怕的感觉。 他不知道,郭瑾接到了他第六封陈情表的时候,可是非常高兴的。 当时郭瑾正在和程昱核对名单。 “终于怕了,之前还一副世之名臣的模样与我谈判,怎么?民政部是他的私产?居然可以让他拿来与我谈判?我看他是做尚书太久了,久到了分不清楚上下尊卑!” 程昱看着郭瑾一脸大仇得报的快感,叹了口气。 “陛下说的是,他是做了太久的民政部尚书,高高在上习惯了,错误地认为民政部真的是他说了算了,对于这种人,就要让他认清现实。” “没错,还是仲德公的话最符合我的心意,那么仲德公以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啊?” 郭瑾随手把枣祗的陈情表丢到地上让人拿去烧了,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询问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