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澳门的情况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彼岸之筏字数:2432更新时间:22/11/03 11:06:09
而此时在骄傲号上的朱北国,也是有一番感慨的心情,面对十七世纪的澳门,他心中的历史感勃发,一边在望远镜里观察,一边激动地对身边的伙伴们介绍情况。
“你们看到旁边的红尖顶就是圣保禄学院吧?那是东方的第一所西式大学,据说里面有一个印刷所,那是一座有金属制版的印刷厂,是利玛窦绘制万国图的地方,献给明朝皇帝的地图就是在这里绘制的,我还记得,那位著名的徐光启徐大人也在里面做过礼拜……”
“我没听错吗?”
“朱哥说徐光启还在这所大学里学习过?”
“当然学习过,好像还在这里接受了洗礼,终于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说这话的是魏鸿,他在出海前曾经泡在电脑资料室里很长一段时间,了解学习到不少历史知识。
“炮台山上那座白色的建筑是圣母雪地殿教堂吧?跟我当年去澳门旅游时看见的参观不完全一样啊!”
站在旁边的魏东篱感慨道。
“嗳?怎么没有看见东望洋灯塔呢?”
“哦,对了,还没修呢……”
“赶快让大伙整理内务,告诉小伙子们,都搞得精神一点,我们要真正踏入这个新世界了,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此时妮可号驾驶舱里的顾晋放下望远镜,在对讲机里对徐志吩咐道。
然后回头又看着孙老,看见后者还拿着望远镜在出神地瞭望,便笑了笑说:
“孙老,您老也该准备准备了,下一步您唱主角,我们都是龙套……”
“别说什么主角龙套的了,我现在心里其实很紧张呢,毕竟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在这个新世界正式亮相啊,呃……这算是开启咱们的第一场公开场合的外交活动了吧?”
“当然是的啦,其实也没有啥可紧张的,咱们在全体大会上讨论过各种情况,现在照着商量好的决议做就是了……”
顾晋对孙老风轻云淡地回应道,看得出来,后者确实有些紧张。
顾船长所说的全体大会决议,指的就是出海前的那次全体大会所讨论的内容----我们的贸易战略,具体的说就是闷声发财和高举自由贸易旗帜,以及那个重要宣言: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当然这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以后至少还需要一个比较详细且系统的书面文件。
这个任务交给了朱北国和李俊明,在大家眼里,凡是涉及到这类事情,两位属于标准的专业人士。
这份文件就是后来流传后世的著名历史文献:
《一六五七年澳门宣言》。
在船队北上航行的这段时间里,大伙也多次讨论到澳门的形势和抵达澳门后应该采取的行动步骤。
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讨论是在十二月上旬,那时船队刚刚抵达紫霞岛,大伙还在忙着在紫霞湾修码头,晚上无事,不知道又是谁在大伙聚会的餐厅里挑起了话头,大概是火塘俱乐部的人吧,总之他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发起“重大话题”的讨论。
这一次的讨论是关于我们今后的外交战略问题,于是大伙交给朱李二人一个任务:要求两位先给全体人员作一次详尽的主题报告,主题内容是介绍关于澳门的各种制度以及跟清廷、荷兰人、西班牙等西洋各国的关系等情况,尤其是要研究一下目前澳门跟清廷的关系等等。
关于这个研究报告,两位早在起草《澳门宣言》之前的时候就做了出来,这是一份很详细的研究报告。
在这次讨论会上,首先是朱北国主讲澳门的历史和现状,特别讲述目前澳门所处的历史地位和与周边势力的关系等问题。
朱北国说,澳门目前是这个时代的欧洲唯一的一块位于远东大陆上的领地。
根据传教士和航海家的旅行笔记里描述,这里是东西方冒险家的梦幻之城,是一座繁华的自由贸易港口,是葡萄牙人苦心经营了近百年的“天主圣名之城”。
目前,这座港口城市仅有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面积,城墙内的常驻总人口大约有五到六万人,华人和西洋各国人比例大概是二比一,此外,城里还有少量阿拉伯人、黑人、日本人、南洋土著,甚至还有美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混血人。
所以,此时的澳门是这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国际都市,流动人口很很多,根据文献记载,日常流动人口大约跟常驻人口数量一致,如果遇到集市和节日,附近的当地汉民也会来澳门赶集经商,在那些日子里,整个澳门地区的人口就会暴增到十几万人的规模。
为了防御海盗,这个城市除了西面的内港外,其余三面都用城墙围住了,并在一个高地上,那个叫东望洋山的地方上设立了数座炮台。
然而朱北国立刻强调说,这个时代的澳门,不是大伙通常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独立的殖民地城市,非也!
澳门这个城市与葡萄牙人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建立的殖民地完全不同。
首先,从法理上讲,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对当地的华人没有管辖权----哪怕是住在澳门城里的华人。
各位不用惊讶,因为至少在法律上是这样规定的,所谓的澳门总督,在大陆的官方眼里仅仅是一群“洋夷”的夷酋,是负责每年给辖地香山县令交地租的代表人。
至于对夷人们的管理,大明一直遵循“在华夏则华夏之,去华夏则蛮夷之”的理念,既然华夷风俗有异,又不肯与我华夏同俗,那么县尊大人就懒得费心去管,交由尔等蛮夷“自行约束”罢了。
换句话说,澳门在法理上,司法狱讼权是归大明或者大清香山县令的。
其二,这里的土地也不属于葡萄牙人,“洋夷”只是租住而已,每年要交租金五百余两白银。
另外,还要定期到前头军寨的“守澳官”处----多由香山县丞兼任,缴纳定额商税,如果跟大陆华人有大宗交易,还有另外的税额。
这是从大明朝起就传下来的规矩。
不过,眼下是大清的天下了,这些规矩有了些许变化。
首先是定额商税增加了不少,大清现在还有“残明余孽”,很需要银子,葡萄牙人当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好花钱买平安。
还好,这也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原来在海面上还有大明的水师在澳门港外稽查收税,而现在大清却没有了,这是因为葡萄牙人给的银子足够多,其次是大清的统治者们玩不来水师,朝廷不愿意大力建设水师这种既费钱还不好控制的兵种。
所以如今这西江和珠江口外的海面,居然成为葡萄牙人和西洋各国船长们的天下,对于澳门的葡萄牙人而言,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不过,这种情况好像也没有持续多久,十几年后康熙灭了台湾郑氏重开海禁,大清的水上稽查船就出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