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大雨滂沱,血流漂杵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疯神狂想字数:2207更新时间:23/07/17 11:35:53
两军交战,根本没有进行多少缠斗,殷商军队就倒戈了。

周武王长驱直入,商纣王众叛亲离。

这似乎合乎我们对于一场圣洁之战的想象。

可《史记》毕竟是汉代的典籍,对一千年前的牧野之战的描写未必精准。

在更早的文献里,虽然能见到很多关于牧野之战的描写,但唯独对于战斗的具体经过缺乏描述。

譬如《尚书·牧誓》,只记载了周武王的战前动员,全篇止于周武王的誓词;

《逸周书·克殷》对战争过程的描写,只有“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这一句话;

《诗经·大雅·大明》也只是笼统地记载了双方军队的威武雄壮,对战斗过程不置一词。

在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史料中,对战争的记载,倾向于详细记述战争的原因、战前的准备,对战争过程一般很少花费笔墨。

对牧野之战的记载也不例外。

可这一次,陈文哲看到了真实的情况。

那么,他怎么就确定这是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关键之战呢?

其实,除了前面的原因,还有很多因素。

关于这一场战斗,后世研究者很多,像是站前战后的情况,当时的天气状况,还有就是当时战士的服装等因素。

甚至由于这一场战争,还出现了一个成语,那就是血流漂杵。

很显然,这里的这个词,不止是夸张,肯定是有原因的。

现在可是有人专业研究这个,比如说现在还有西周武士复原图,这些文献出自《华夏古代军戎服饰》。

图中武士衣、裳、舄样式出自《新定三礼图》。

胃的样式,参考神都昌平出土实物。

甲的样式,参考西陕长安普渡村出土实物;

兵器样式,参考神都房山出土实物。

虽然已经几千年过去,但是发生过的事情,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蛛丝马迹。

现在连当年士兵穿的衣服,都可以参考过去,复原出来。

那么当年牧野之战的过程,是不是也能判断出来?

当然能,通过一些只言片语,其实就能了解当时战争的残酷。

像是《孟子·尽心下》载:“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

孟子的本意是驳斥《武成》篇的错失,但却意外地为后人保留了一句早已散佚的《尚书·武成》篇的佚文“血流漂杵”。

《武成》记载的牧野之战,并非兵不血刃,并非平和优雅。

而是经过了极其残酷的厮杀,最终导致血流遍地,甚至能将木杵漂起来。

对应《逸周书·世俘》篇的记载,武王伐纣之战“执失恶臣百人”。

“馘磿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

这说明,俘虏的商朝大臣就有百人。

其他俘虏三亿万有二百三十,斩杀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

俘虏和斩杀的人,如此之多,与“血流漂杵”的记载正可以相互对应。

当然,这里肯定有夸张的成分,这一点跟阿三那边记载的历史相似。

只不过,我们的祖上还是不敢想、不敢干,夸张的太轻了。

人家阿三那边,一次战争,动不动就几千万人参战,甚至一次能杀几十亿人。

可惜《武成》早已散佚,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这篇珍贵的历史文献,不知道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

当然,虽然我们看不到,但古人是看到过的。

东汉时《武成》尚未散佚,王充就读过《武成》,并做出了十分精当的评论。

“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

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大规模战争。

大规模战争,意味着大规模杀伤,古今一理。

应当说武王灭商也是如此,只不过因为后世出于政治目的而不断神化,才出现了兵不血刃就改朝换代的叙事体系。

可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就会产生“否定之否定”的想法。

首先,《世俘》对俘虏数量和斩杀人数的记载,一定是做了极大的夸张。

一战杀伤数十万,只有到了战国中后期,秦统一战争中才出现。

在此前近一千年的牧野之战时,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都远远不如战国时期。

战争的杀伤规模,怎么可能如此巨大?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其次,就算战争杀伤巨大,也不会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杵是什么,历来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是盾牌,有人说是春米器具。

但肯定是某种木制品,而且有一定的体量。

牧野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原野,要想让木杵漂起,怎么也要几十厘米的水深。

成年男子身体里的血液,不过五六千毫升,即使是十万人的血液,也不过数百立方米。

这点血液铺洒在广袤的平原上,不可能产生几十厘米深的积血。

正如王充所说:“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

既然“血流漂杵”如此不合常理,为什么《武成》会记下“血流漂杵”这样具体生动的细节呢?

近来有学者重新考察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这就是《论“血流漂杵”的历史真相》。

首先,武王伐纣之时,应当有一场持续性的大雨。

《国语·周语》载“王以二月癸亥夜阵,未毕而雨”;

《吕氏春秋》载“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

《六韬》载“武王东伐,至于河上,雨甚雷疾”。

其他典籍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记载。

综合这些史料,我们可以得知,在牧野之战前后,确实应当有一场大雨,甚至战斗也是冒雨进行的。

其次,牧野此地,在当时临近黄河,双方军队很可能是临河布阵。

临河布阵的好处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防止对方从侧翼偷袭。

在暴雨之中,临河交战,血水被雨水冲入河流。

因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杀伤,血液将河水染红,也是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