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报贩子开会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木吾和木同字数:2236更新时间:23/07/18 19:50:51
等所有人坐下之后,会议室内渐渐安静了下去。

方正这才站起身,给大家鞠了一个躬,让众人一阵惊讶。

“我代表报社感谢各位的付出,没有你们,报纸不会被更多的读者所看见。真的,非常感谢!”

方正说的乃是肺腑之言。

报社相当于生厂商,网点则代表了渠道,而报贩子则是一线销售。

没有一线销售的推广,产品是不会为人所知的。

大家突然被报社如此重视,有些人觉得太庄重了,有些人心里有些愧疚。

毕竟,他们只是摆摊挣口饭吃,哪懂什么营销技巧。

有人买,他们就买,最多是吆喝几句。

不过,有了方正这个鞠躬,大多数人心里表示,回去后一定将《城市周报》放到显眼的位置,如果有人买报纸、杂志的时候,也主动推销一下。

方正说完后,对着大家笑了笑,说道:“大家不用这么拘束,就当是回了自己的娘家。来,桌上有瓜子、桔子,自己拿着吃。还有茶水,先喝点暖暖肚子。”

大家相互看看,有些不好意思。

方正直接站起来,抓了一把,往前面一扔,说道:“别客气,吃就行。吃完还有。”

几个句子在桌子上滚来滚去,便有人拿了起来,笑道:“你们不吃啊,我吃。难道来一趟报社,人家这么热情,咱们还客气什么啊。”

“嘿,对,老李说得对。都是自家人,那么拘束干什么。”

“你们吃橘子,我胃寒,我喝茶水。水,马姐,你不是卖瓜子吗?赶紧尝尝这些瓜子质量怎么样?”

方正一天,拍了拍额头,说道:“你看,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马姐卖瓜子,我居然没从马姐那里买,真是失误啊。”

马姐不好意思,摆摆手,说道:“没啥事,我主要是搞批发,你们也用不了多少瓜子,从哪买都一样。”

“哎,对了马姐,你那里有包装精美的坚果吗?”方正问道。

“有啊!我就是专做干果批发的,你去的少,一定没留意。在我小店旁边的那个干果店就是我的。”马姐回道。

“这样啊,那最好了。年前我们走访客户会用到一批,我到时候让杨明去采购一部分。噢,对了,马姐给打个折扣啊。”方正开着玩笑。

“行!完全没问题。我呀,一定给你们好好挑选挑选。”

方正笑着点头,他又转头看向众人,说道:“各位大哥大姐,咱们谁家还卖东西的,都说说,如果报社能帮上忙的,一定照顾。大米、油、鸡蛋、水果等等,你们都说说,我让杨明记一下。”

众人有马姐开头,也就敞开了说。

果然,还真有人卖不少东西的。

方正便让杨明一一记下,并表示,以后采购的时候优先考虑这些熟人的。

有了这个铺垫,会议室的气愤立刻活跃了起来。

那些报贩子本来就是话多的人,一聊便扯开了话匣子。

趁着这个氛围,方正不时把自己的想法插入,旁敲侧击的让大家把《城市周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还主动推销一下。

另外,他还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是否有必要印制一批海报。

方正之所以没有直接印刷,是担心有些报贩子觉得海报占地方,不愿意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开始各抒己见,基本上都同意印制海报,只是海报的尺寸、模式不同而已。

有些人建议做个易拉宝,他们可以放到自己的店门口。

还有人建议,印制挂历一样的东西,可以挂或者贴在门口。

还有人建议印制一部分像报纸那么大小的海报,可以赠送或张贴。

方正让杨明都一一记下。

然后,他开始问了一个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话题:大家对报纸的内容有什么看法?

如今,报纸的渠道非常健全,可以说基本能满足读者的读报需求,市区的小区附近必定会有报摊在卖《城市周报》。

如此一来,如何提升报纸的内容,便是关键所在。

内容的提升,关系到读者的粘性,也关系到有效发行量的提升。

听到个问题,大家又变得有些不好意思。

一呢,这些人大部分文化水平低,没有读过多少书,让他们来评价报纸内容好坏,他们怕说不好。

二呢,既然是提意见,显然批评意见较多。说多了,岂不是得罪人?

方正见大家吃的吃,喝的喝,没人主动讲话,他便先说了。

“这样吧,我先说说我队我们报纸的看法吧。”

方正顿了顿,说道:“一、非可读性内容太多,比如一些专版,有不少内容是会议、活动等;二、话题经常重复,比如其他媒体都已经做过报道,我们还继续刊登;三、时效性跟不上,我们是周刊,比不上日报晚报。”

在方正说的时候,不少人在点着头,显然是认可他的观点。

这时,方正笑着说道:“今天,大家畅所欲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报纸质量提升上去。大家不怕说错话,敢说,我们才敢做。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哎呀,方主任,你说的太到位了,果然是文化人才有的……才有的……风采。哈哈,差点忘词了!”

“老张,你还叫人家叫方主任呢,方主任早已经是方社长啦!”

“啊?社长了?厉害啊!要是社长了,那咱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你呀,别整天光知道听收音机唱戏,也好好卖点货!”

大家一言我一句的聊着,然后果真畅所欲言。

从版式到内容,又到发行渠道,有批评,有鼓励,也有表扬,大家真是各抒己见。

此期间,方正又让杨明重新上了几个果盘,也换了几次茶水。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由于大家都是小个体,人一旦离开,大部分人没法看店,所以,方正在听完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便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发礼品。

礼品都在楼下的面包车里,方正带领大家全部下楼。

这样的话,大家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在楼下,杨明、张优秀、苏小强负责分发,然后,众人拉了一个条幅,一起拍照留念。

最后,品牌推广部的几个同事则帮着众人往车或车子上放。

忙活完之后,报贩子们都各自回去。

方正组织的这次会议,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