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过年时的准备工作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木吾和木同字数:2269更新时间:23/07/18 19:50:56
在农村,过年是一件非常热闹的事情。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那个时候基本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

腊月二十五、二十六就要打扫卫生,清理屋子。

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开始和面蒸馒头、菜包,以及准备各类炸货。

方正家蒸的的馒头很大,放在城市里面,就是一块钱或者一块五一个的那种。

成年人一本吃两个就算是很饱了。

馒头用的面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磨出来的,没有添加漂白成份,虽然蒸出来的馒头不是那么白,但是却透着一股浓浓的香味。

蒸完馒头之后,就会蒸那种大菜包。

冬天的白菜管够,所以,菜包也主要是以白菜肉为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也会买点海参泡发一下,包上一部分海参馅的菜包。

至于用虾仁包的菜包也比往年多了起来。

这都能看出大家口味的变化,也能侧面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整天下来,才能把饭食弄完。

然后,第二天则是处理各种炸货。

炸货主要有鸡肉、猪肉丸子、鱼等,有时候还会炸一些蘑菇、茄子、山药等素食。

这些炸货都是在鸡蛋液里面沾一沾,然后在面粉里面滚一下,最后扔到油锅里面炸。

炸货基本都是炸个六七成熟,如果吃的时候,需要继续加工。

比如炸鸡肉,如果吃的时候,同样需要葱姜爆锅,再放入鸡肉翻炒几下,然后加入水慢慢炖,最后再加入土豆或者粉条之类。

这样,才算是一道完整的菜。

准备好炸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家里来客人时,能及时做出现成的菜。

到了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则要熬制皮冻。

方正家里的皮冻主要是以猪蹄为主。

猪蹄要清洗干净,将边边角角的绒毛处理完,然后先过一遍热水,煮出血水,再锅子慢慢煮。

将猪蹄煮熟之后,要把猪蹄撕开,剔除骨头,再煮剔下的肉。

煮上好几个小时后,再冷却,才能制成皮冻。

口味重的,则放点味极鲜、酱油之类的调味品,熬制出来的皮冻则有一定的颜色。

口味清淡的,则尽量不加任何调料,皮冻就会发白。

熬出的皮冻,基本上能吃到正月初三四。

除了皮冻,还有不少人会去灌点香肠,这个能放的时间长一些,是下酒好菜。

还有些人家亲戚多,朋友多的话,还会买上一个猪头和一套猪下水,支上大锅,用木柴烧火,煮上几个小时,煮成猪头肉备用。

方正是腊月二十八下午回的家,他爸来不及准备猪头肉,便放到第二天来煮。

上午的时间,方正蹲在厨房里用刀子刮着猪头上的绒毛。

他们家自己烧着暖气,他觉得猪头上的毛不好刮,就只用铁钩子在炉子里烧熟,然后高温烫掉绒毛。

顿时,整个厨房里都弥漫着毛发烧焦的气味。

他处理完猪头之后,他爸也基本把猪下水清理个干净。

下午两点左右,他爸就会用大锅炖猪头肉,一个小时后,就能闻到香味,香味能直接飘到大街上。

从厨房里冒出的热气翻腾着散去,让人感觉到了别样的温暖和热闹。

大概在五点左右,猪头肉算是煮熟了,再根据咸淡程度酌情加入盐和调料等。

这时,方正已经给几个堂弟和叔打了电话,让他们过来吃猪头肉。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的几个堂弟能过来,因为,他们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都是闲得蛋疼。

那几个堂叔则在家里忙活,过不来,只能等到过年的时候再聚在一起吃喝点。

猪头肉、猪下货在上桌之前,都会被加工一下,放点辅料、蔬菜等,然后再加上几个青菜、凉菜,一桌子的饭菜又摆满了。

基本上在年三十之前,各种肉菜都能先吃个遍。

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方正会早点起来,开始在各个门上贴春联,并且在窗户上贴窗花。

往年,他爸闲情逸致来的时候,都会手动写春联,有时候还会给其他家的亲戚写写。

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基本上都会写几笔毛笔字。

这两年,各种样式的春联多了起来,他爸也不写了,直接买点,或者将公司发的一些春联贴上。

贴完春联、窗花之后,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

然后,他和他爸就要准备去给家里的老人上坟。

在走之前,往往都会电话联系。

毕竟,家族里人多,都是商量好一起去。

基本上都是在十一多一点出发,半个小时左右能到墓地。

其实,从早上九点十点左右,就能听到不断的鞭炮声响起,那说明已经有人去上坟了。

方正他们这个家族比较大,上坟的时候,至少有三十多个人出现,老一辈、年轻一辈的凑在一起,非常热闹。

抵达墓地后,大家先是把供品摆上,然后等所有人到齐之后再放鞭炮。

供品主要有肉、鱼块、馒头、酒水、饼干、水果等,各类都有。

然后各家各户再把香点上。

这时,人基本到期,则开始放鞭炮。

为了方便放鞭炮,方正还特地嘱咐两个堂弟扛着竹竿上坟。

两根竹竿同时挂上鞭炮,同时点上,劈了啪啦响个不停。

又加上其他家族也在放鞭炮,整个坟地空前热闹。

冬天风大,放鞭炮时还随时注意别点燃了周边的野草,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有一年,就因为放鞭炮的时候没留意,将野草点燃,在北风的吹动下,烧了好几个坟头,一堆人在灭火。

要不是跑到前面把野草拔干净了,一定会把整个坟地都烧了。

由于人多,光放鞭炮也能放个十来分钟。

放完鞭炮,就要烧纸。

最后的流程就是磕头。

由于坟地狭窄,都是年纪最大的一排四五个人磕完之后,再轮下一波,最后则是年轻的。

上坟的时候,家族里四个老人的坟墓挨着,所以,磕头的时候,要从一个坟头磕到以一个坟头,远远一看,也是壮观。

磕完头,就可以收拾供品回家。

由于基本都忙的差不多,中午头还以小聚一下,喝两盅。

大多人中午不敢喝多,因为,晚上是除夕夜,又将是一顿大喝。

而第二天是春节,拜年的时候,一天下来,不知道要喝多少顿。

所以,大家都留着肚子和精力,准备在第二天拜年的时候拼拼酒量和吹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