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天眷顾,风调雨顺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兰了字数:4314更新时间:23/07/19 06:06:35
蓝鑫吃了两瓣西瓜,就不再吃了,把剩下的西瓜赏赐给太监宫女食用。

西瓜从发芽生长到成熟需要100天左右。

西瓜是通过种子繁殖的,虽然相比其它一些植物的种子,西瓜种子的体积较大,但和红薯相比,西瓜种子的体积太小了,蓝鑫在空间里存放了多个品种的西瓜种植。

各个品种的种子都取出一些,种植了一百多亩西瓜。

西瓜亩产量挺大的。

蓝鑫和住在皇宫内的所有人一起吃,一起当饭吃,也吃不完一百多亩地的西瓜。

翌日晚上,蓝鑫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臣子们,有酒有菜,但以吃瓜为主。

吃饱喝足,大臣们还带走了一些皇帝赏赐的西瓜回家和家人分享。

一时间,西瓜,成为了兴王府街头巷尾的热门词汇。

西瓜大量上市后,蓝鑫吩咐拿出一部分推向市场,以每公斤十文的高价出售。

售价是蓝鑫定的,他觉得价格高一点更好,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提高关注度。

明年,蓝鑫会鼓励农民种植西瓜等各种农作物。

如果新农作物的关注度高,农民觉得种植新农作物的收益高,蓝鑫不需要用行政强迫手段,只要让农民得到种植,斌获得相关种植技术,稍稍推广,农民就会抢着种植。

在兴王府,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西瓜,更别说吃过了,不少人都愿意掏钱花上百文买个西瓜和家人一起尝鲜。

一些人觉得西瓜卖的这么贵,种植西瓜肯定能赚钱,买到成熟度高的西瓜,切开后,看到成熟饱满的西瓜种子,自然会动了留下种子,来年种植,靠卖瓜赚钱的念头。

蓝鑫还未主动推广西瓜的种植,第二年,兴王府的西瓜价格就暴跌了,远比米价便宜,尽管如此,种植技术高的瓜农,西瓜亩产量挺大的,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

十月十日,秋天。

蓝鑫带着数十位臣子来到皇庄,一起采挖红薯。

蓝鑫和臣子们一起采挖示范园里的红薯,花了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就将地里的红薯都挖出来了。

示范园,形状为二十五米宽,四十米长的正方形,整好1.5公亩。

为了高产,示范园的地里施了很多农家肥,正因为如此,产量特别高。

除了示范园,另外三百亩红薯地施肥也很足。

众位看到大量红薯被挖出来,堆积如山,脸上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称重,花了不少时间。

一点五公亩的示范园,产出整整五千四百公斤红薯,平均每亩三千六百公斤。

得知示范园的具体产量后,臣子们脸上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红薯如此高产,大明的百姓不再饿肚子了。”

“真不愧来自仙界的粮食。”

臣子们纷纷议论高产粮食红薯。

中午,蓝鑫和臣子们一起吃红薯,有煮的,也有烤的。

相比之下,烤的香气更足,味道也更好。

蓝鑫笑着问道:“众位爱卿,这红薯味道如何啊?”

“好吃!”

“太好吃了。”

“甜,甜如蜜。”

“香,入口绵软,很适合老人吃。”

“陛下英明,红薯产量如此之高,将来,大明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了。”

“不饿肚子不算什么,将来,朕要让大明的子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隔三差五能够吃上肉。”蓝鑫自信满满地微笑道。

丞相钟允章问道:“陛下,这红薯能存放多久?”

“来年春天。到了春天,天气变暖,红薯容易发芽,发芽了,就不好吃了。相比稻谷,红薯的存放时间太短了,存放时间段,这是红薯的缺点,而产量大,而且山上的荒地也适合种植,这是优点。”

钟允章说道:“红薯产量如此之高,就算只能保存两三个月,也能让很多百姓填饱肚子。”

“这红薯有很多吃法,红薯煮熟了,切成条形状,晒干了,存放在干燥的坛子里,有太阳的时候,经常拿出来晾晒,存放一两年不成问题。还有,红薯可以制成淀粉,红薯淀粉可以做菜吃。红薯粉条,朕在仙界吃过,味道不错。过几日,朕请众位爱卿吃猪肉炖红薯粉条。”

三天后,蓝鑫上朝时,钟允章说:“陛下,三百公亩的红薯都已经采挖完毕,收仓入库了,总共四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二公斤。”

“每亩产量超过一千五百公斤,今年,种薯少了一些,薯苗栽种的稀疏了一些,明年加大种植密度,产量肯定会给更高的。”

蓝鑫停顿一下,继续说,“今年,红薯少吃点,多留点种,明年可种两万亩地,大明帝国半数州县要种上红薯。明天秋天,各州县可拿红薯卖钱,贴补地方收入,每公斤红薯六文钱。再过几年,红薯的价格会比大米低很多。”

蓝鑫计划明年在各州县的官田里栽种红薯,他免费提供薯种,不要钱,他相信经过他的大力推广,明年红薯收获后,就可以在大明境内广泛流传开来。

蓝鑫经常关注米价,最近新米上市,米价下跌,在兴王府城内,大米每公斤零售价2文钱左右,每市斤才1文钱。

在古代,太平盛世,粮价才会便宜。

除了红薯,蓝鑫还从现代携带了不少可以自留种的高产稻种。

这些稻钟,除了高产,还有耐寒和适应性强的优点。

今年,皇庄的水田里栽种了后世培育的多个品种的水稻,产量远比占城稻的产量高,但和红薯相比差的太远。

红薯,绝大部分人天天吃红薯会不习惯,而天天吃大米,北方人可能吃不习惯,南方人就是天天吃大米长大的。

占城稻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和适应强的特点。

蓝鑫重生之前,占城稻就在岭南地区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北宋皇帝宋仁宗当朝期间,大力推广占城稻,长江流域和淮水流域的粮食产量大增,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占城稻,由于原产地地区、真腊)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可自然生长。

自然发展而出来的占城稻生长周期比较短。

岭南地区是比较早的种植占城稻的地方,由于光热条件较好,早种的话,通过施肥等手段,能够加快占城稻的生长,故而能够在岭南地区种植两季。

在占城稻以前,南方地区的水稻,不管是在光热稍低江淮地区,还是在光热水充足的岭南地区,都只能一年一收。

水稻产量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春种之后久旱无雨,或者发生洪涝灾害,那么一年的收成便就打了水漂。

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成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一旦天灾发生,农民颗粒无收。

填不饱肚子的灾民,就会不顾一切的冲破束缚,逃往没有发生灾难的地方。

大量的难民涌入,将给地方治安带来极大的威胁。

后来,在长江流域的推广,使得光热条件不如岭南的长江流域,也能够一年两熟,这就离不开后天对占城稻的不断培育。

中还记载有占城稻的两个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南方虽然较之北方水分充足,但在一年四季中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有时久旱无雨,又有时大雨成灾,这为水稻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条件。

雨水丰沛时,只要不发生洪涝,尚且可以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将多余的水引走储存。但是一旦发生旱灾,河湖乏水,这时水稻必然受到极大的打击。

而占城稻的优势,耐旱便体现出了出来,能够抵挡住一段时间的旱情,在下雨过后仍然能够有些许收成,占城稻能够给农民更多的安全感。一年两熟能够上交更多的粮食,因而被宋朝政府大力推广。

相比水稻,蓝鑫更重视红薯,重生之后,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持续实施鼓励多生育的政策,根本不用担心人口过度,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死了很多人,人口大幅下跌。

唐朝灭亡后,战争还未停止,人口继续减少。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59年,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万。

相比后世的十四亿多的人口,现在的中华大地上的人口真的很少。

“将来,大明一统中原,境内再无战事,需要爆人口,推出一系列的鼓励生育政策,可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太差了,就算百姓们都愿意多生孩子,很多婴儿出生之前,未成年,就挂掉了,还有,人均寿命太短了。

除了红薯,蓝鑫在储物空间里存储了不少玉米种子。

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温暖,且湿度大,阴雨天气多,而玉米不耐水涝,因此相比起来,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玉米。

储物空间里的玉米种子大部分是适合北方地区种植的,蓝鑫不可能资敌,现在自然不会把这样的玉米种子运到北方种植。

“我怎么有种玩游戏的感觉?”

“游戏人间,也挺有趣的。”

“不管如何,我都要让自己过得舒坦!”

丰收,大丰收。

老天爷很给面子,这一年,大明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粮食丰产。

蓝鑫手里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不差钱,他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给农民免掉了各种税赋。

百姓们,大部分百姓都很感谢天帝之子大明皇帝——德仁。

蓝鑫重生九个多月了,他是天帝之子的“事情”已经传遍大明境内绝大部分地区了。

在大明境内,少部分地方还有山贼,也有一些离群索居的小村落。

……

十月二十日。

大明皇家银行的总经理方秉承向蓝鑫汇报银行第三季度的经营情况。

蓝鑫好奇道:“上个季度,大明银圆兑换了二十三万多枚,怎么会这么多啊?”

方秉承回答道:“大明银圆是仙界制造的银圆,此消息在大明广为流传,大明国内的商人,以及国外来大明经商的商客,都喜欢收藏大明银圆,一些番商认为大明银圆能带来好运。”

“难怪!”蓝鑫淡淡一笑,“以后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过几日,朕去一趟皇家银行总部,拿些仙界的金币出来。”

蓝鑫不仅在空间里存放了机制银币,还存放了大量机制金币。

金币面值20圆,重36克,纯度九成,含金量32.4克。

大明金币发行之前,大明境内,黄金白银价比7:1左右。

以7:1的比例兑换,32.4克黄金可以兑换226.8克白银。

面值壹元的大明银圆含银量24.3克,32.4克黄金价值不足10圆。

以银价格计算,大明金币溢价了,含金量32.4克的金币不值20枚银圆的含银量。

尽管如此,蓝鑫相信皇家银行开展金币兑换业务,肯定能吸引不少富商来兑换。

事实就是如此。

11月1日,大明皇家银行开展大明金币的兑换业务。

此消息传开后,很多大商家派人来银行门店排队兑换金币。

聪明的商人,发现金币溢价的问题,心里想着可能在仙界,金银价比更高,特意储备了一些黄金。

相比白银,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存储的黄金更多一些。

在白银不贬值的情况下,黄金升值了,蓝鑫存放在随身储物空间里的金币和黄金购买力会大增。

蓝鑫计划将来大明帝国实行金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白银的价格比率为15:1。

考虑到将来要抬高黄金的价格,蓝鑫特意要求皇家银行多多储备黄金,但他并没有刻意大量储备黄金,只要大明国越来越强大,他赚钱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蓝鑫一直觉得钱流动起来才算钱,不管黄金还是白银当作收藏品存放起来,这样的金银就不是钱了,将银圆和金币兑换出去,他得到了大量的“劣币”。

这些劣币,没有在蓝鑫手里焐热,就被他以壮大大明国国力的目的花出去了。

皇家花钱雇人开荒,花钱雇人修路,花钱雇人修建码头,花钱雇人造船,花钱雇人造房。

另外,蓝鑫鼓励百姓生育,不是口头上鼓励,只要是大明元年元旦之后出生的婴儿,年满一周岁就可以得到来自皇室的三圆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