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曹操逢生典韦亡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翼孤行字数:2120更新时间:22/06/21 18:13:15
典韦实在勇猛无比,独自一人就死死挡住了前门,曹安民趁机护卫着曹操从后院逃走。

可惜这次曹操的事情实在做的太过分,张绣对其起了必杀之心,再加上张济和张绣麾下的兵马都是新降,对曹操一系并无太多忠心,所以动起手来更是肆无忌惮。

张绣为了擒杀曹操,早就将张济的宅院团团围住,虽然典韦拼死挡住了前门的敌人,可是后院也有士卒冲了进来。

曹操在贴身护卫和曹安民的护卫下,找到了自己的大宛良驹,有了这宝马之后,活命的希望瞬间增大了不少。

此时无数敌人包抄过来,曹操纵马向外奔逃,可也躲不过飞射而来的无数箭矢,手臂和肩膀立刻中了三箭,胯下的大宛良驹更是满身箭矢。

宝马良驹之所以如此珍贵,就是它不但可以帮助主人冲锋陷阵,还可以在危急时刻救命。

虽然这大宛良驹中箭无数,但依旧忍着痛楚,死命的向外狂奔飞驰。

曹操有战马代步,逃起来速度极快,可这却苦了无马的曹安民和一干护卫,他们很快就被张绣的兵马围住,全部被乱刀砍成了肉泥。

此时在前门独自据守的典韦也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手中并无兵刃,又浑身都是伤,可就用随手抓来的敌人做兵器,依旧杀死无数敌人,竟然吓得前门数千士卒无一人再敢上前。

无奈后院的士卒也涌了进来,这些人也知道不是勇猛的典韦对手,所以都用箭矢和长枪戳刺,终于耗光了典韦的最后一滴血。

典韦临死之时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可即便他已经死去多时,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靠近他。

曹操一路奔逃,张绣的骑兵也紧追不舍,来到一条河边箭矢射中了大宛良驹的眼睛,那马本就受伤很重,此时终于坚持不住扑地倒毙。

曹操踉跄爬了起来,见到冲着自己疾驰而来的张绣部下骑兵,心知此番难逃一死,不免仰天长叹,后悔自己所作所为。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更何况是曹操这种绝世枭雄,就在这危机时刻,一路军马及时赶到,军中大旗上乃是‘于’字。

见到这面大旗,曹操惊喜不已,连忙高呼道:“文则,速速救吾!”

来者正是领兵到此的于禁,他被曹操委任巡查之责,毕竟此地现在聚集了数十万的兵马,若是不严加巡查,那总有骚扰百姓,以及奸杀掳掠之事。

于禁正巧来到此处不远,听到这里喧嚣之声才急急赶到,没想到却救了曹操一命。

曹操刚刚被于禁护住,远处张绣就率领大批人马赶到,眼见得曹操就在军中,两军立刻冲杀起来。

于禁虽然不算顶级的战将,可也比张绣之流强上许多,再加上曹兵也都是精锐之士,两军征战了片刻,张绣便大败。

张绣竟然敢为啥曹操,于禁如何会放过他,当即引兵追杀了百余里。

张绣知道自己不敌,而且这还只是于禁一人,若是曹操返回大营,那势必再无容身之处,当即率兵径直向南逃去。

曹操回到大营之中,治疗包扎之中就命人寻找典韦和曹安民等人,得知二人和诸多亲卫都已经身死,不禁痛哭流涕。

事后曹操亲自上表,为典韦赐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又设祭祭典,在诸人面前悲呼道:“吾折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陈重和曹操在长安一带休整之时,凉州也不安稳。

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因此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

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王朝的动乱不息,也让这个地方出现了许多的猛将。

在这群雄之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自然就是董卓了。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董氏属当地豪族。

董卓臂力过人,身背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能左右开弓。说明其力量之强和骑术射术之精。

而且董卓好游侠,在家乡有相当的知名度,并且在游牧民族中都颇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都欣赏他的武勇,都曾招他作官。董卓在担任地方武官时,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其军事才华,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董卓在担任凉州兵马掾时,既要指挥作战又要帮助长官进行战时的谋划,说明其并非有勇无谋。

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六郡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属于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此地人多骁勇。良家子指非巫医、商贾、百工。羽林郎是皇帝的卫士。

这次经历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被选为羽林郎说明董卓的能力和名声被中央政府所重视。从此以后董卓逐渐担任东汉中央政府的高级武官,而非地方的基层武官。更重要的是他逐渐掌握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精锐的凉州兵。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在洛阳受到中郎将张奂得推荐,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位随张奂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

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级。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

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作统帅的风度。这也是董卓日后成为西凉军阀首领的重要原因。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其间,董卓曾讨黄巾失败,被免官。

但董卓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朝廷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却需要董卓这样的人。董卓的存在也的确巩固了凉州的防务,但由于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其在凉州的实力和声望已超过了朝廷,于是逐渐不受节制。

对于手握重兵的董卓,朝廷当然对其不放心,因此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来任职,借以夺其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