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中外音乐交流的桥梁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维斯特帕列字数:2074更新时间:22/06/22 01:47:53
“起明,你这回可算是风光了!中午刚在民乐团说完话,下午整个京城的音乐圈都传遍了!我们团长还说了,既然有这种好事儿为啥不先想着老单位啊!”王起明和郭燕在交响乐团的同事邓卫一脸羡慕地说道。

同时心里也暗暗琢磨着,起明当年在乐团里也不算出挑吧?难道美国人就这么好糊弄?要不我也想办法出去试试?他那里知道,对面早就换人了。

“这回真不好意思,实在是这曲子里主要用的乐器都是民乐,以后要是有类似的机会,我肯定先想着咱们乐团!”沈隆连连抱歉,嗯,邓卫日后都是也出国了,结果刚去美国王起明就和郭燕小姨一样,把他带到地下室,丢了几百美金就走了,弄得邓卫好一阵儿埋怨。

那时候的王起明已经被纽约同化了,适应了美国的生活,而且完全放弃了音乐,他光想着邓卫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却没想过双方其实可以互惠互利,如今邓卫要是出去投奔沈隆的话,他肯定不会这么对待。

“燕子,今天我差点都不敢认你了,看你这打扮,比电视、电影上的那些明星都好看,什么刘晓庆,什么陈冲都不如你!”郭燕在乐团的闺蜜小珍看着她身上的衣服眼睛直放光。

“看你说的,我那能和人家相比啊!”嘴上虽然这么说,郭燕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那个女人不喜欢听别人夸她好看?她取出一个袋子递给小珍,“这回回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就是一身衣裳和一点儿化妆品,你拿回去用吧!”

小珍连连推脱,最后还是收了下来,只是她到底会不会自己用就不知道了,现在从美国带回来的衣服和化妆品可是硬通货,要是送对了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大问题,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绝对手到擒来。

而沈隆则根据她的话想起了那两位明星日后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陈冲和刘晓庆都是眼下最当红的女性,同样通过前两年的电影《小花》一举成名,陈冲还因为她在《小花》中的表演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眼下比刘晓庆红多了。

可到了后来,陈冲选择了移民到美国,刘晓庆留在了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俩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刚到美国之后,陈冲因为出演《末代皇帝》红极一时,但因为好莱坞拍摄东方主题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她渐渐失去了出演的机会,就算偶尔有,也只是一些很不起眼的配角而已。

刘晓庆则不断出演各种影视剧,名声一路高涨,到了九十年代还利用自己的名声下海经商,一度登上了中国富豪榜;日后虽然因为一些问题身陷囹圄,可出来之后依旧可以不断获得机会,赢得了演艺和经济上的双丰收。

不知道多年以后的陈冲再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会不会后悔呢?起码我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错过中国发展的黄金期,那简直太遗憾了。

沈隆也给邓卫准备了礼物,从美国带回来的西装衬衫,还有一些男士用品,邓卫比小珍放得开,他直接就在酒店换上了新衣服,喜滋滋地对着镜子照来照去。

“呦,我瞅着你要是穿上这身衣服出去,那还用得着操心媳妇的问题啊,想给你当媳妇的姑娘能从咱们乐团排到地坛!”小珍忍不住笑道。

这也是实情,现在物资紧缺,能弄身进口西服穿着绝对能吸引姑娘的眼球,余华的《兄弟》里李光头不就是从日本进口废旧西装发家的么?

而这一时期还曾经流行过假领子,做整件衬衫太费布,一般人买不起,所以就光做个领子、肩膀,往外套里面一塞,就好像穿了一整件衬衫一样。

四个人热热闹闹吃了顿饭,在饭桌上邓卫不断和沈隆咨询着美国那边的事情,沈隆都一一如实作答,告诉他去美国的确有机会,但是想混出来却不那么容易;可惜邓卫似乎只听到了机会,完全无视了沈隆说得种种困难。

等处理完私事,千原凛人重新来到了酒店里找到沈隆,于是沈隆带着他一起来到了民族乐团的办公室,见到千原凛人,乐团领导很是高兴。

双方都愿意进行合作,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千原凛人拿出了沈隆所创作的《英雄的黎明》等曲目,然后根据编曲列出了所需要的乐器种类和演奏家数量;沈隆则借机提出想要请方锦龙、杜聪等人参与到项目中来。

尽管这些人不都是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但是乐团的领导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答应了下来,只要这项目还是跟着乐团走,外汇还是他们赚,临时从其它单位借调几个人算什么?

沈隆忍不住联想起来,这要是放到二三十年后,人们再重新聆听《英雄的黎明》等曲目时,看到演奏名单上那一个个闪亮名字的时候,恐怕会大吃一惊吧,这到底是什么神团队啊!怎么就找来这么多位大师呢?

原本沈隆和千原凛人想马上就签署合同,但是领导可不愿意这么草率,这可是涉及到创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大事,没有领导出面怎么能行?

千原凛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nhk还想在中国拍摄纪录片呢,能见到这么多大人物肯定好啊。

于是他们赶紧准备了一番,请来文化部门、外事部门、贸易部门的几位重要领导,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在领导和记者们的见证下,双方郑重地签署了合同。

签完合同之后,领导们和沈隆、千原凛人热情地聊了起来,非常支持他们的这次合作,甚至还有大领导握着沈隆的手说道,“王起明同志,你这次可是为中外音乐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啊,今后还希望你多多努力,再多搞几次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

妥了,有了这句话,以后我再想干什么事情,相比有关部门都会一路开绿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