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核电站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岭南仨人字数:2403更新时间:22/06/22 09:57:56
在齐齐哈尔市东南方向的大庆市。
上个月刚刚重组完成的国家电网,派遣了一支工作组来到了大庆市南部地区的大同区。
这支队伍不仅仅有电网的管理人员,还有一个排的士兵,这一次他们是打算在大同准备建核电站的,而这个核电站又不能进行常规管理,必须进行军事化管理。
专家组的李志民坐东风皮卡车上,一股股凉风吹入车厢,东北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
而不远处正是大同区的新华火电站,建造核电站的地址就在新华火电站一侧。
名义上是新华火电站的升级改造工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核电站,这是一个障眼法。
进入新华火电站之后。
电厂总经理杨建南已经等候多时,毕竟这一次国家电网直接空降管理层,他心里面也是忐忑不安。
果然电网空降管理层,一来就给杨建南一个下马威,十几个严重违纪的电厂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刚刚到来的候国顺直接拿下。
处理了这些人之后,候国顺才召开电厂高层会议。
“这一次,我过来就是为了两件事,第一大同新华火电站升级改造工程,第二整顿黑江省内的电力系统。”候国顺开门见山的说道。
十几个本地管理人员都忐忑不安。
“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提醒你们一句,做事情之前,最好考虑一下后果。”候国顺给了下马威之后,又接着说道:
“李开刚同志。”
“在。”一个木讷的中年电工,茫然的站起来。
今天这个会议他也是开得一脸懵逼,在电厂当机修组小组长十几年,这种高层会议就没有他份。
和李开刚一样茫然的,还有另外三个人。
“经过国家电网总公司的一致认可,现在正式任命李开复同志为新华火电站的后勤处主任。”
李开刚整个人都呆住了,幸好一旁的同事拉了他裤子一下。
反应过来的李开刚颤着声音:“多…多谢候总,还有总公司的提拔和信任。”
“李开复同志不要辜负人民和总公司对你信任。”
“一定。”
接下来又任命了其他三个人,这些人都是基层经验非常丰富,工作努力负责,但是却一直来得得不到晋升的员工。
一旁的杨建南也非常诧异,这些人他都知道,能力是有的,就是太过于死板,自然没有机会获得晋升。
没有想到候国顺刚刚来,就知道这些人的能力。
其实这是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筛选结果,国家电网的人事部和华农集团一样,都是人工智能参与其中的。
那些存在问题的人,会直接被刷下去,根据职务需要,大数据匹配出两到三个候选人。
而人事部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能修改候选人,一旦修改就必须有正当理由。
事实上由于自动回避机制的存在,人事部一般不会修改候选人,因为一旦修改,不仅仅候选人会被人工智能重新检查,而修改人同样会被人工智能调查。
这一整套体系,有效都遏制了任人唯亲和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也是华农集团、国家电网并入公民托管社之后,仿佛脱胎换骨的原因,强大的内部管理机制,加上人工智能的监管,带来了良性循环。
……
任命了这些李开刚等人顶上空缺之后,候国顺和李志民兵分两路。
候国顺带人整顿黑江省的电力系统,而李志民则带人开始筹备大同新华火电站(核电站)。
电网自己的工程公司,调动了大量的工程机械,计划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核电站的厂房和伪装外壳。
然后进行配电站和变电站的安装建设,最后才是核聚变反应炉和相关配套设施。
李志民视察了工地之后,又通过虚拟网络,了解了另外两个核电站的施工进度。
另外两个核电站,分别位于齐鲁省的聊城市,桂省的来宾市。这两个核电站的工程进度也在稳步推进之中。
……
岭南汕美的海城县,西北的莲花山附近。
刚刚建设完成了变电站和配电站之后,莲花山核电站开始试运行。
董宽和魏风几个人,看着配电室的工作人员,将并网开关合上之后,正式标志莲花山核电站向整个岭南地区输送电力。
不过此时核电站的发电功率并没有百分百启动,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功率被启动。
因为电网需要将年发电量大约2000亿千瓦时的其他发电站分批次关停,个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
随着核聚变发电站逐步推广,估计在未来五年内,华国将关停绝大多数的火电站、水电站、风电站和光伏电站。
毕竟传统发电站的电力成本太高,核聚变发电站的发电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目前一公斤氘的生产成本是7000元,但是这个生产成本是因为电解水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这是不是非常有趣,如果用核聚变发电站的电来生产氘,成本可以下降到十分之一左右。
而一公斤氘,理论上可以发电8000万千瓦时,目前发电系统第效率是58~59%,就是一公斤氘可以发电4800万千瓦时。
金乌一号年发电量最大是2000亿千瓦时,需要消耗大约4167公斤氘,核燃料成本大约是291万元。
这个核燃料成本和2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
反而是维护费用和人工费用成为了大头,这也是为什么电网敢开出0.2毛每千瓦时的电价,因为这个价格依旧有利可图。
魏风和董宽等人看了并网发电之后,便搭乘中巴车到发电站隔壁,这里是刚刚挂牌成立的莲花山发电设备公司。
其实就是之前金乌计划的研发基地,现在专门用于生产核聚变反应炉,电网需要的三个核聚变反应炉,就在这里制造。
魏风和董宽等人进入装配车间里面,这里是一个总装配工厂,很多零部件是由别的公司提供的。
比如上沪光机所提供的激光器,思维社提供的耐热材料、碳液等,还有中芯国际提供的工业计算机,涉及到几十个企业。
这依赖于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如果是国外那些国家,估计连一半的零部件的难以自给自足。
魏风沉默的看着装配车间,里面正在组装第二台金乌核聚变反应炉,这一台和第一台有了一些变化。
比如注重模块化设计,方便拆卸之后,进行秘密运输,另外就是安装了定位系统和自毁系统。
“风子,看来这边的问题不大。”董宽指着装配车间说道。
“确实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回去讨论一下小型化的问题吧!”
“好。”
可控核聚变在小型化方面的难度,比金乌一号更有难度,这是金乌计划的第二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