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汽车牌照的故事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无人车来也字数:2797更新时间:22/06/22 19:48:47
晚上,313寝室热闹非凡。
同学们都在纷纷议论着今天运动会的战绩,有兴奋,有满足,有花絮,也有遗憾。
大家东拉西扯一会儿之后,又说到了沈笑夫和刘军民。
“沈笑夫,明天上午200米跑步决赛,你可一定要干掉刘军民那小子!”
“为荣誉而战!我们为你加油!”
“为313寝室而战!我们都是你的拉拉队!”
“是呀!你们是第一次在赛场上短兵相接,第一次决不能输!”
“从目前复赛成绩来看,刘军民第四,你第六,还是有差距啊!不能掉以轻心!”
“复赛不说明什么,决赛见分晓嘛!”
“不过,沈笑夫,你也不要有什么压力。不是说了吗,校运会不在你们食堂前赌局之列,无所谓的。”
听完大家的话,沈笑夫笑了笑,没说什么。
睡觉之前,沈笑夫打开《汽车的故事》,看到了一篇好东西《汽车牌照的故事》:
如今的车牌就像油箱里的燃料一样,是汽车上路行驶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如果在某些国家驾驶没有牌照的车辆上马路的话,驾驶员很有可能面临着法律的严惩。
那么,你知道车牌这个东西是怎么被发明出来、又是怎么发展的吗?
科技发展到今天,一辆车前后保险杠上悬挂着的车牌,可以是一块铁皮、一块塑料、甚至是一块电子屏幕,用来证明这辆车的合法身份。哦!
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车牌的材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人们制造车牌的初衷确是不变的。
众所周知,第一辆汽车虽然诞生自欧洲,但一百多年来,它却不断集成着全世界的科技精华,才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汽车。
对于车牌来说是同一个道理:虽然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车牌的概念却是法国人提出来的,因为法国是首个提出对车辆进行统一编号的国家。
时间来到1890年代,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
此时的交通治理,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毕竟他们不是“过来人”,因此无法对车辆激增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做出准确判断。
这时候有人提出,不如对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实名制管理。
一车一牌,一牌一人,通过查询车牌信息,就能知道这辆车归属于哪个公司或是个人,从而方便管理。
于是法国警署通过了相关条例,并正式开始施行车牌管理制度。
这一年,是1893年,也被称作汽车牌照的“元年”。
最初只有法国的塞纳河流域施行车牌制度,但随着汽车在法国境内的流行,直到1901年,车牌制度才在法国全境之内普及。
在当时,车牌并非由相关部门统一制作,而是车主根据领到的号码自行绘制车牌。
德国在参考和学习了法国的经验之后,于1896年推出了车牌管理制度,并于1898年开始在德国全境之内普及车牌管理制度。
这说明,德国在全境范围内践行车牌管理制度的速度要比法国快很多。
1901年,米国政府从法国引入了车牌管理制度。
时任纽约州长的本杰明先生签署了米国第一份相关条例。
条例规定,只要是上路行驶的汽车,必须在车辆后部清晰的显示出车主姓名的首字母,并且标注车辆注册所在州的名称。
两年之后,随着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有越来越多重名的车主出现。
为了避免引起误会,纽约州政府为车牌引入了数字加以区分。
于是,白色的背景、黑色的数字,这个经典的配色,一直延续至今都不会觉得过时。
不过在1909年之前,纽约州的所有车牌都是由车主自己来制作的。
直到1909年,纽约州才开始由政府部门统一制作并颁发车辆牌照。
在这一点上,1903年就开始由政府统一制作并颁发车牌的马萨诸塞州,显然具备更完善的服务意识。
1931年,宾夕法尼亚州成为了第一个允许车主个性化定义车牌的区域。
车主被允许可以在车牌中加入自己姓名的首字母缩写,这不免有些向当年纽约州政府致敬的意味在里面。
30多年之后,也就是从1965年开始,米国所有州政府才完全普及自定义车牌的政策。
我国的第一张车牌是什么时候颁发的呢?
1902年!
想不到吧,原来我国曾经也是和世界汽车工业接过轨的。
时间回到1901年,也就是清朝光绪27年,匈牙利人李恩将两辆汽车经海路运送到了沪上港口。
1902年1月20日,沪上公共租界工部局开会决定,为这两辆汽车颁发和马车牌照一样的临时牌照,意味着华国历史上第一、第二块汽车牌照就此诞生了。
1912年,沪上公共租界工部局放出了500张号牌给私家汽车用,编号从001-500。
这一批车牌,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首批由政府颁发的、真正用于汽车的牌照,采用黑底白字的设计,车主每个季度还需要向政府缴纳15两白银作为车牌使用税金。
根据历史记载,001号车牌由一位丹麦籍医生拍得,后来该医生回国,001号车牌被宁波籍地产商周湘云买走。
1935年左右,全国的车牌管理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历史上短期之内出现了一批可以跨省行驶的号牌。
该号牌由1、车辆注册地(沪)2、编号(61-000)3、“跨越”二字共同组成。
1947年,将全国车牌统一为“+5位数字+注册地”的形式。
建国之后,我国的车牌历经49年、50年、64年、73年、86年、94年六代发展,才演变为如今的蓝底白字的经典车牌。
当然,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2002年的时候,我国曾推出过一代效仿米国样式的自选车牌,形式为“省市+三个英文字母+三个数字”。
不过它只存在了10天就被喊停,原因是据说有人不正当使用英文字母与数字的组合……
后来,我国正式推出绿底黑字的新能源牌照。小轿车的首字母d代表纯电动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汽车。
若该字母处在最后一位,则代表车辆为大型汽车(客车、货车等)。
1950年前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规模的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销往世界各地。
但对汽车厂家们来说,总不能因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牌照尺寸不同,而单独设计车辆的造型吧。于是车牌标准化被逐渐提上了日程。
如今,欧洲车牌的尺寸大都为520x110mm,也有520x120mm的规格。
美洲地区的车牌尺寸大都为305x152mm,偶尔也能见到305x160mm的样式。
在亚洲,包括澳大利亚,车牌的尺寸大都为372x135mm。
不过我国目前蓝牌的尺寸为440x140mm,绿牌尺寸为480x140mm。
至于车牌的材质,早期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基本是车主手头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
常见的有木头、铁皮、硬纸板、动物皮,甚至还有人将大豆压缩成硬板当车牌使用。
如今,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车牌也使用上了更轻、更环保的复合材料,同时为了方便夜间观察,车牌表面往往会涂有反光材料。
最后,虽然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车牌所示内容,但全球各地几乎都做到了不谋而合。
车辆注册地、独一无二二点号码、个性定义的字母等等……
我们应该感谢车牌的存在,才能让汽车这个冰冷的交通工具变得有个性、变得有活力起来。
看到这里,沈笑夫笑了,觉得小小车牌,却满是历史的尘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