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端粒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阳电字数:2144更新时间:22/06/22 20:47:27
仅凭思考,方然就推测出衰老可能被战胜,但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还很不成熟。www.uu234.net
倘若“人类长寿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也这么认为,那么他误入歧途、白费功夫的可能性就会更低一点。
所以必须得侵入,否则,即便打着“人类长寿”的名号,谁知道追逐利润的公司,会不会只是拿这么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来骗钱。
不知不觉,对公司创始人的窥视,已经持续了几天。
在这期间,每天晚上游完泳,借休息恢复体力的一点空闲,方然都会打开软件浏览一下自动抓取的片段内容。
这种操作,针对性是比较差,因为谨慎而没有直接侵入疑似克雷格*文特尔的计算机,扫描器自动捕获的内容里,90%以上都是没有价值的碎片,还有一些加密数据,是与银行等机构的日常往来,也没有用。
但还有一些,的确是方然关注的讯息,按照关键词,从“国际商用”服务器的缓存垃圾堆里检索,方然得到了一些收获。
这些收获,以他目前的知识水平,读起来十分吃力。
克雷格*文特尔,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而逗留,在这期间,一点也没有拖延公司的工作,这些文档里缺乏项目的具体细节,显然他不需要过问这些,而“人类长寿”总部发来的报告里,归纳性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一言蔽之,“人类长寿有限公司”的研发,对象十分明确:
端粒。
“端粒”,一个生命科学的专有词汇,方然并不陌生。
现今所有生命的共同特征,dna,双螺旋的长链,并不是像一团乱麻样的塞进细胞里,而是像螺纹那样卷曲,盘绕,形成“i”型或“x”型的短粗结构,这种结构叫做染色体,而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相互连接的那部分。
既然是dna的一部分,端粒的组成,也是核酸碱基对的长链。
和dna中的基因片段不同,端粒虽然也由碱基对组成,却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更像一条dna长链末端的“手柄”,用来连接,固定染色体,让细胞内的染色体们相安无事的驻留在细胞核内,大概三、四十年前,这就是生物学界的主流看法。
但到了方然求学的年代,对端粒的认识,已经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西历1437年,原先被认为是“手柄”,没有其他功能的染色体端粒,被发现具有一个奇怪而神秘的特质,在dna复制时,比较两条新的dna链和原先的长链,会发现新dna链的末端、就是端粒,长度会比原先的短一截。
不仅如此,端粒在dna复制前后缩短的现象,每一次分裂都会有,仿佛被“磨损”,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端粒的长度也越来越短。
一旦发现这样的事实,端粒的行为,就迅速被和“衰老”联系起来。
因为研究者在试验中观察到,或者,仅从理论上也可以想象得出,倘若细胞中的dna端粒随复制而不断缩短,最终被磨损殆尽,那么dna的复制,乃至细胞的分裂也就到了尽头。
端粒耗尽后继续复制,应该就会磨损dna长链中有意义的部分,而作为生命的遗传密码,dna出现这种程度的损伤,将是致命的。
然后他们就发现,细胞分裂的次数限制,似乎真的来自于端粒磨损。
生命的繁衍,乍一看去,往往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感觉,任何不受约束的物种,总好像在若干代内就能充斥盖亚;这种想法,放在生物上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观点,但是对单个细胞而言,却并非如此。
方然也知道这一点,据他的调查,细胞分裂的次数并非没有上限,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次数大致在五十到一百次之间。
不仅如此,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生命活性越差,再次分裂的能力也越差。
端粒磨损这一现象,和细胞分裂的限制联系起来,的确可以作为细胞层面衰老的原因,进而,对复杂生物乃至人类的衰老,也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端粒的情形,以方然的知识体系,大概就了解到这种程度。
因为掌握的讯息还不够,提到端粒,方然几乎立刻就想起了一个荒谬的悖论。
细胞的分裂,dna长链的复制过程,会磨损端粒,这一点他很早就知道,再结合生物的繁衍考虑一下,矛盾就十分明显。
细胞受dna复制的桎梏、分裂次数至多不超过一百次,那么,在分裂繁衍的时候,一个原始细胞至多只能延续一百代,到第一百代时,每个分裂出来的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都已磨损殆尽,失去了再次分裂的能力。
那岂不是说,等到这第一百代的羸弱“绝育种”全部死绝,这种生物就得灭绝了呢。
端粒磨损导致的分裂次数限制,但凡动一动脑筋,就会发现和现实的矛盾之处:盖亚的生物圈,存在至今已有四十亿年之久,其中的生物,却都是必然衰老、死亡的匆匆过客,哪怕某种生物,寿限长达一万年,繁衍百代,也不过是将物种的存在时间延续到一百万年。
一百万年,在四十亿年的历史面前,也只好似一瞬。
大概是在两三年前,这样的矛盾,曾经让方然十分困惑,一方面他实在想不出,染色体的复制为什么会磨损端粒,按理说,如此低级的操作失误,早就应该在漫长的演化中被淘汰了才对;
另一方面,他也总是想不明白,仅能繁衍百代的原始生命,如何能从四十亿年前一直续到今天。
局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和年轻人质疑一切的倾向,方然曾认为,要么是端粒磨损的理论有缺陷,要么就是,原始生命的dna长链,其端粒长到不可想象,能够经受恒河沙数的复制磨损,而始终不至于耗尽。
当然,随着持续不断的修行,现在的方然,已经破解了这一悖论。
端粒磨损,和物种的生生不息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一种叫“端粒酶”的神奇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