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五章 成长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阳电字数:2110更新时间:22/06/22 20:53:23
无视这一规律,强行让孩童“抢跑”,除平添其辛劳与心理压力之外,并无益处。
盖亚净土的教育体系,相比之下,更专注于接受者的成长,在初级阶段,对应一个人从降生到十岁左右,主要还是培养其社会属性,并锻炼其认知、记忆、表达与自我评价能力,而不在意其是否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这种做法,在教育界人士中,引发了一些热烈的讨论,也有人不表认同。
对这些观点,方然则很敏锐的指出,盖亚净土采用这一体系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发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
创造力,一个并不新颖的词汇,在旧时代的案牍中屡次提及,
却往往只是在言不由衷。
出于各种动机,一大群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在围绕“创造力的培养”而忙碌,最终成果却很可疑,甚至于,大量教育领域的研究,连什么是创造力,都没有形成科学的认知,其行为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在阿达民看来,“创造力”,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人脑的思维意外”。
异想天开,奇谈怪论,这些形容词的含义都倾向于负面,用在“创造力”上,却没什么不合适,甚至完全正确。
倘若一种设想,在提出时就可以嵌入人类既有的知识体系,则这种东西的价值,便不言自明,如果与体系相符,便不过是重复;如果与体系不相符,便也只是谬误,不论哪一种情况,这,都算不上“创造”。
旧时代话语中的“异想天开”、“奇谈怪论”,其实就是指这一种情形。
从这角度考虑,旧时代的全部教义,是的、就是全部,才真正是基于人类既有认知,毫无新意的胡说八道。
而真正的“创造”,则是提出一种人类既有知识体系之外,其正确性与价值,并无法一眼看穿的新东西,虽然基础仍然是人类已知的客观规律,经过变造、组合、等代等手段,才有可能真正拓展科学的边界。
这一能力,人多多少少都有,只不过在旧时代忙于糊口的大环境下,
绝大多数人的创造力,早已被抹杀殆尽。
相关研发机构的研究表明,失去创造力,在脑神经系统的微观层面,表现为思维活动的“规整化”,教条、生硬的思维模式越强。
原本应呈现多样化、模拟式特质的人脑,随一个人的年龄增长,意识定型,倘若没有经过专门的培养训练,其神经活动则在“硬件固化”的基础上,趋向于固定的模式,只能在既有知识体系内打转,而难以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理论。
到这一阶段,可以说,“创造力”已接近于消亡,即便绞尽脑汁要想出些新东西,能提出的也不过是一些妄想而已。
创造力的灭失,在旧时代,非但不成其为一个严峻问题,反而正是教育的某种“功能”。
培养工业体系中的合格劳动力,所需的特质,本来也不是什么创造力,而是根据既有规则,完成任务即可。
一个人头脑中的独特想法越少,就越容易驾驭,这是很直白的道理。
但是在盖亚净土,一个几乎全部劳动都可由机器完成的时代,人脑的“创造力”就是很宝贵的东西。
为此,在孩童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初级教育阶段,阿达民并不提倡以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而更倾向于“顺其自然”,只要能塑造幼儿的社会属性,并,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培养兴趣,就达到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
到一个儿童成长到十岁,完成初级教育,接下来便进入中级教育阶段。
从初级到中级,这里,似乎会涉及到一个“录取”的不大不小问题,旧时代的升学,在许多国家以选拔方式进行。
而在新时代的盖亚净土,这种做法,则早已不合时宜。
文明2.0时代的每一个人,不论天资如何(且不说在“意识模拟器”内,哪里还有天资的差异),都具有大致相仿的生活条件,因而也有资格接受同样水平的教育,使用同样数量的教育资源。
旧时代的选拔,是基于如下两个很明显的事实,才会一直存在下去。
其一,在资产主义框架内,一切都有价格,一切社会活动都围绕利润而进行,在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下,选拔经济地位更高的孩童,是有利可图;
其二,还是在资产主义框架内,稀缺是永远是资产、资源,而不是劳动力,即便选拔会将一大部分民众挡在获取生产资料、以劳动为社会做贡献的行列之外,只关心利润的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也毫不在意。
这一点,旧时代的许多人,并看不透,甚而还被洗脑而为其摇旗呐喊。
他们并不理解,一个人,降生在这世界上,除疾病、意外等原因而导致的脑神经系统损伤外,大概率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潜力。
这种潜力,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除职业运动员,文艺工作者和极少数专职岗位外,一个身体健康、头脑健全的孩童,完全可以经由适当的教育、培养,成为胜任社会绝大多数岗位,甚至包括资深科技研发岗位的人才。
但现实中,大多数、甚至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童,并没条件去实现这一点,而只能成为一介平庸的“普通人”。
要寻找原因,要关注的并非结果、而是过程,旧时代教育体系的选拔,并不是将一小部分“不知怎的天生奇才”遴选出来,充实到社会中坚岗位上,而只不过是对“悬殊经济地位导致的孩童成长之悬殊差异”这一结果的确认。
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孩童,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投入度,见识阅历的差距,乃至起码的身体健康条件,都不一样。
这种全方位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考场上,凝结在成绩里,
就仿佛镀上了耀眼的鎏金,洗脱罪恶的铜臭,一下子变得十分高大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