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游白骨精7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814更新时间:22/06/23 11:06:25
既然唐僧已经看清妖邪的模样,涂山就可以出手了。

群攻术,没有。涂山就将身一低,往路边一块岩石击出一掌,得到大小碎石若干。

右手抓了一把较小的碎石,左手托了一块较大的碎石,脚一点,飞了过去。

右手扔出碎石,果然能够击倒小妖。扔一片,倒一片。

右手空了,就从左手石头上抓一把,再捏碎,即可以再扔。

近处小妖很快就解决了,涂山发现,远处还有。

涂山立即飞了过去。

忽然一道黑影从下扑了上来,涂山拔升高度,黑影掉了下去。

定睛一看,居然是个虎头人身的虎精。

虎睛再次跃起,却没够着涂山。

哈,居然还不会飞行!那么好,涂山继续先杀小妖。

共五六十个小妖,很快被涂山清理。

最后,涂山拔剑出鞘(是前面那把凡剑的鞘,凡剑已经扔了)。

剑往虎精一指,居然一道光芒就窜了过去,像激光一样。

涂山立即将手碗一抖,把虎精的头斩了下来。

涂山心道,双叉岭这群妖邪果然很弱。

不对,还有两个跟虎精一个级别的妖精!在哪儿呢?

“寅将军,一向可好啊?”“寅将军,这飞砂走石的,在弄啥里?”

涂山升空,顺着声音方向望去。见远处两道身形,正摇摇摆摆的过来。一个皮肤黝黑,想必是熊罴精;另一个头生双角,应该就是野牛精。

涂山立即飞了过去,将二妖斩了。

涂山回到唐僧身边。

这边,谢悟真已经让唐僧镇定下来了。

涂山道:“启禀师父,刚才有一个虎精,一个野牛精,一个熊罴精,还有五六十个小妖阻路。现已经全被弟子荡灭。请师父继续上路!”

唐僧点头,道:“前路上的大坑,可怎生过去?”

涂山正准备弄山石泥土去填坑,谢悟真说:“我试试。”

一股清风,绕体而出。往唐僧一卷,却连唐僧的帽子都没卷飞。谢悟真知道了,当了唐僧的弟子,神通就抓不起唐僧。

清风歇了,前面的坑呢?涂山转头一看,那坑居然已经填平了。都不知道谢悟真是什么时候出的手。

“哦还有师父,如今已经出了国界,弟子们就恢复真身了。那变化的假身,始终不甚方便。”

“走吧!”唐僧没有直接说同意,但实质只能是同意。

一行三人越岭而过。

事后,涂山再练剑法,方才知道,自己斩杀三妖时,剑身冒出的激光叫做剑芒,特别适用于以强凌弱的时候。

拂晓,天刚亮,一道星光落于双叉岭。一降落,星光就化成一个老翁,并且还手持拐杖。

该老翁正是金星。

“咦?怎么没动静?”金星疑惑了。

随即召唤土地,土地说,唐僧已经平安过境。

金星叹了口气,白跑一趟了。

双叉岭到两界山,距离并不短。四野荒凉,基本不见人烟。

远处有虎狼咆哮,还有那缠树的巨蟒,但近处没有。

近处怎么没有?自然是被涂山释放的妖力吓退了。

本来没想这么做,但四匹马都是凡马,凡马被吓,马腿一软,就不方便了。

所以涂山才释放妖力去驱赶虫兽。

就这样,一直走到下午,才碰见原著里面那个跟老虎搏斗的伯钦。

由于涂山释放了妖力,唐僧三人一靠近,那头正在搏斗的老虎掉头就跑。

伯钦自然追了出去。

唐僧也就没有跟伯钦搭上话。

由于没有跟伯钦同行,当晚借宿的人家,也就不是伯钦的家。

此番,已经没伯钦什么事了。

涂山暗中思量,原著里,伯钦这一段,算是一难吗?

被老虎惊吓,假如算的话,被蟒蛇惊吓呢、被黑熊白猿惊吓呢?

算两难以上,肯定不可能。因此,这一段多半没有算进那八十一难之中。

再走,就到两界山了。

涂山带路,直接往被压的孙悟空那儿走。

“喂,兄弟,可是取经人来了?”孙悟空有些不确定,所以只唤“兄弟”没唤“师弟”。

涂山高声回复:“大师兄莫急,师父这就来了!”

到了,涂山立即介绍:“大师兄,这位便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也是我们的师父,”又对唐僧说,“这位名叫孙悟空,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因罪犯天条,被佛祖镇压于此。前日幸得观音点化,命他拜您为师,同保您一路西行是也。”

唐僧道:“善哉,善哉!”上前两步,“你既有如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贫僧理应收徒。不过你如今被大山镇压,动弹不得,可如何是好?”

孙悟空说:“师父既愿收俺老孙为徒,就请上山。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

“走吧师父,”涂山道,“揭佛帖,须步行,我们将马匹留在此处,让大师兄看着就是。”

于是,四匹马留下,涂山和谢悟真一路搀扶唐僧上山。

这一上山,二人发觉,虽然神通对唐僧无效,但神通化成的蛮力还是有些作用的。

不久,到得山顶。唐僧望空叩拜,然后揭了佛帖。

下面孙悟空立马就感知到了,高喊:“师父,你们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涂山谢悟真二人又搀唐僧下山。

接近山脚,谢悟真飞身而起,到孙悟空那边,施展清风,将四匹马卷过来。

并不像涂山那样,一次只能携带一件物什。

唐僧刚下到山路,谢悟真就到了。

三人上马,前行约盏茶时分,忽听远处一阵闷响,地面摇晃,三人又都下了马。

眨眼间,孙悟空就到了。

对三藏拜了四拜,行过拜师之礼。唐僧像原著那样,给孙悟空取了个“行者”的外号。

然后涂山向孙悟空介绍了谢悟真。

三师弟四师弟,空了个二师弟,但孙悟空没注意这个。孙悟空注意的是,这个三师弟道行好高!

孙悟空往涂山瞄了一眼,道:“咦,我原先还想着为你找把好剑,未料想你居然有了。”

涂山道:“有剑了!剑字不能省略!”

孙悟空没懂,唐僧也没明白。只有谢悟真在旁边哈哈大笑。

涂山又道:“此剑名为净世,乃观音所赐。”

唐僧听了,合什道:“阿弥托佛!”

再次准备上路,涂山发觉差了一匹马。

孙悟空不想骑马是一回事,别人都骑马就他一人没马骑,就是另一回事了。

涂山明白,孙悟空那儿,天大地大,都没有他的面子大。

此时,如果飞到草原抓匹野马的话,真的要不了几分钟。

但涂山想到,原著中,唐僧收孙悟空为徒之后不久,就是鹰愁涧白龙马之难;何不直接把白龙马收了。

于是涂山说:“大家稍待片刻,我去寻匹马来!”

然后飞身而起,往西疾飞。不久,就到了鹰愁涧。

涂山还不会召唤土地,不知道此地究竟是不是鹰愁涧。

不管了,先喊一嗓子再说:“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可在?”

喊了几遍,涧中之水突然波浪翻滚。

一条小龙,窜出水来,在天空飞行一圈,变作一个人,踏了云头,飞了过来,问:“来者何人?”

“我乃取经者弟子,名唤白悟言的便是,”涂山说,“你可曾得观音点化,欲拜取经人为师?”

“正是。”

涂山道:“如今取经人已在不远,你且随我前往拜师。”

往回飞的时候,涂山忽然想到,自己已经猜出,原著中,唐王之所以只赐一匹马给唐僧,是因为在唐王心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唐王心中认为,那两个从者,只是下人,只是奴才,根本就不配骑马。

既然如此,观音只点化了一匹白龙马,是否也同理可推呢?

到了,降下云头。玉龙拜师,并陈说了自己的情况。

玉龙这个徒弟,跟别的徒弟不同。观音点化的时候,就约定了,要他“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

因此,拜师之后,玉龙就飞往空中,先还原为龙身,然后变成了白龙马。

谁知,刚一沾地,白龙马就又变成龙身了。

龙身庞大,差点撞到唐僧。玉龙立即又飞到天上。

玉龙说:“小龙变化之术不熟,惭愧惭愧!”

“你先变成马!”孙悟空喝道。

玉龙立即变了。

孙悟空捏了个法诀,往白龙马一指,说:“好了。”

这回,白龙马再落地,就没变成龙身了。

经此一幕,涂山才记起,原著中,收白龙马的时候,还是观音帮忙变化的。

白龙马是神马,品质远在另外四匹凡马之上,照理,应该让唐僧乘骑。

但白龙马没有鞍辔,唐僧驾驭不了。

另外,就算是唐僧驾驭得了,也不知白龙马会不会像刚才那样出状况、尥蹶子。

所以,孙悟空就骑了。

之后,由于涂山一直在释放妖力,并未遇见老虎。

至天黑,没有找到人家借宿。

孙悟空、谢悟真、涂山三人弄了些树枝,依着山壁,搭了个简便的棚子,众人这才睡下。

次日晨,发现多了一副鞍辔,还有一张留言条。

留言条显示,那副鞍辔,乃落伽山山神土地,像原著那样,按照观音的差遣,送的。

小白龙提前拜师,他们就追过来相送。

早晨,孙悟空飞出去,采了些酸涩的果子,众人吃了上路。

涂山想,接下来,应该是孙悟空棒杀六人,唐僧生气,孙悟空远遁,观音出现,拿出紧箍圈给孙悟空戴的事了。

让不让这事发生呢?好像还得让。

不让的话,无非是绕路避开那六人。对紧箍圈一事,最多不过是延后。以观音菩萨之能,就算是用强,孙悟空也是跑不掉的。

看了一眼谢悟真,涂山想,得支开她才好,不能让她也戴上另外两个圈(金箍、禁箍)。

于是涂山说:“大师兄被困五百年,衣裳全烂了。三师兄,你速度快,你看一下大师兄的尺寸,然后寻一前方城池,给做几件僧衣过来吧。”谢悟真有银子,涂山是知道的。

孙悟空对于“你速度快”的说法略有不满,但赤身比速度,还是不雅的,于是就没言语。

谢悟真瞄了一眼孙悟空的身形(神魔,不需要用尺子去量),正准备走,涂山一个隔离罩寄出,把自己和谢悟真笼罩在内。

涂山说:“师兄如果银两充裕,可购买二十个铜碗盛饭,五个大铜碗盛菜,一个小木桶装饭,一个鼎锅煮食。另外还可以买几匹布;像今日这般搭棚子时,有布还能避风。还有,归来时先不要现身,给我个暗号,让你现身时再现身。”

“这么神秘,有什么说法么?”谢悟真问。

涂山只得说:“说不上来,感觉不是很清楚。有备无患,总是没错。”

谢悟真想,涂山对自己是有恩的,不可能害自己,那就照做吧。

然后谢悟真跟唐僧打了个招呼,飞走了。

涂山跟谢悟真具体说了些什么,涂山态度坦然地不予解释。

唐僧、孙悟空见涂山坦然,也就没问。两人均想,多半说的是女儿家的事。

之后,劫道的六人果然出现了。

涂山没来得及说话或动作,孙悟空就窜了出去。

眨眼功夫,孙悟空就把那六人打死了。

然后唐僧就怒了。孙悟空解释,唐僧怒骂孙悟空。孙悟空一气之下,扬言散伙,就飞走了。

观音化为一个长老,出现。

涂山见了,上前磕了个头,没敢揭穿。

观音也看到了白龙马,但只愣了一下,没说什么。

然后观音就拿出了紧箍圈,并教会了唐僧念紧箍儿咒。

再过了一会儿,谢悟真回来了。

按照事先约定,没有现身,而是发了个暗号给涂山。

涂山没有回复。

又过了许久,孙悟空回来了。

孙悟空口头向唐僧道了个歉,唐僧也口头承认自己刚才太过着急。

两个人似乎立即就重修旧好了。

再后,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圈。

唐僧念咒,孙悟空痛得死去活来。

最后,唐僧问:“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

孙悟空说:“听教了!”

“你再可无礼了?”

孙悟空道:“不敢了!”

此情景,让涂山感觉唐僧似乎有点不像唐僧。因为他最愤怒的,不在于孙悟空打死了凡人,而在于孙悟空驳了自己的面子。

之后,涂山回复了暗号,谢悟真就出现了。

孙悟空的情形,谢悟真一直看在眼里。

所以现身之后,谢悟真一言不发,冷汗直冒。

因禁咒而头痛,直接的头痛,并不是最难忍的。因头痛而让一个凡人(唐僧)无端压在自己头上,予取予求,才最难忍。

孙悟空把装上鞍辔的白龙马让给唐僧乘骑,说那是最好的龙马,理应由师父乘骑。

其实孙悟空此举,并不是卖乖,而是因为紧箍圈一事,对观音不满,不想沾染带有更多观音气息的白龙马。

午时,倒是化到了四个人的斋。

吃饭的时候,谢悟真悄悄对涂山说:“西行路上,今后我惟你马首是瞻。”

马首,指战马的朝向;瞻,指人眼睛的朝向。惟马首是瞻,指我的方向将与你的方向保持一致。形容方向时,词汇的不同,亦指身份的不同,一是骑马的将领,一是步行的士兵。

相当于无论什么事,我都听你的,但又略有不同。

惟马首是瞻,指方向。切换到事情,指大事。

最后,准确意思是:无论什么大事,我都听你的;但小事,譬如洗脸,那毛巾要在脸上擦几下之类的,就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