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戒网隐学校2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477更新时间:22/06/23 11:06:36
关于戒网瘾学校,各种都有很多报道。但是,那些报道通常都只说了个局部,也就是哪点做得很好,或者哪点做得极差。进行完整描述的,基本没有。

小说中倒是有。但小说是真实的吗?肯定不是啊。

不过,虽然没有真实详尽的描述,但在人们的心中,仍然给这类学校下了个极端的定义。

该定义就两个字:地狱。

地狱,其实就相当于法院。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法院能拿你如何?一个好人,地狱能拿你如何?

人们在下定义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取的,就是地狱中的受刑那一部分。

由此可知,该定义不准确。

那么,戒网瘾学校到底是怎样的呢?

具体的,各有差别。笼统的,这儿倒可以说说。

这类学校,归根到底,属于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里面的关键字,有民力和教育。

一提到教育,就是各种高大上。其原因是,教育,通常是国立的。

如今,改国立为民办了,差别自然就来了。

国立教育,

由于孩子/少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等原因,国立教育会做出很多见不到效益的事情。很明显,民办教育不会做。

当然不是指全部。个别觉悟极高的,也有可能去做。但那绝对不是主流,因为民间资金,就是拿来赢利的。

所以国立教育四字,可以直接缩写为教育。譬如教育体制,指的就是国立教育体制。

而民办教育四字,则应该缩写为民办。这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营利;教育二字,只是民间资金选择的一种经营方式。

从企业性质来说,民办教育,就相当于有限责任公司。

再往下,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是他们的广告。

用他字,是因为这些学校都有法人资格。法人,也就是法律上的人格化。通常地讲,就是在法律层面去看,那些学校可以看成自然人。

以后,写到企业的时候,也会用他;只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用它。那个时候,将不再进行解释。

广告是什么?自然是他们用来吸引生源的手段。

为什么写成那样呢?那是因为,他们估计,那样,将最大限度地迎合学校家长们的希望。

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关键在第一句,后两句是为了好看好听。

这样的广告,会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家长的希望,自然是因为,现代,朽木类孩子太多了。

造成朽木类孩子太多的原因,首先在于家长,其次在于孩子本身,再次还在于环境等等。那些,就不细说了。

此处只说,那句广告,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学生家长的希望,是真的,也是事实。

既然这样了,学生家长们,自然就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些学校里面去。

学校里面是怎样的?

是不是像很多小说写的那样,吃得极差极少,处罚极重,各种变态要求,各种体力劳动,各种虐待,各种摧残?

从道理来讲,当然不应该是。

这是因为,如果真是那样,传扬开了之后,还会有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么?

因此,从道理来讲,这种学校的努力方向,应该与他们的广告相一致。

即:致力于挽救孩子。

只有这样,他们的生源才会越来越多,他们赚到的钱也就会越来越多。

注意到“从道理来讲”几个字没有?

其实,还有些道理,没有讲到。

民办,并不是国立。毫无疑问,国家,高瞻远瞩,没有私心;民间老板,私心较重,且急功近利。另外,教职员工方面,必然也是国立的,素质高些;民办的,素质差些。

老板和员工,构成了具体的企业,具体的学校。

于是,仍然是“从道理来讲”,某些小说写到的,吃食极差极少,必然是有的。

这是因为,关于吃,有许多说法,或者说有许多选择。其中有艰苦朴素,还有吃忆苦饭等等。

在许多选择中,民间资本,必然会选择成本最低的那种:忆苦饭。

忆苦饭,是模仿旧社会穷人所用的饭食。

忆苦饭,原本用于学生、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不忘本,记住父(祖)辈在1949年以前遭受的苦难。让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感恩国家。

而在戒网瘾学校,忆苦饭,自然就成了降低成本的最佳选择了。

若有家长提出异议,学校可以说,那是在进行长期的忆苦饭教育。

还是“从道理来讲”,教育手段简单粗暴,也应该是有的。

这自然是因为教职员工素质差。

素质高的教职员工,工资必然高。为了降低成本,这类学校舍不得高聘,他们拿出极低的工资,聘来的教职员工通常都是别处混不下去的那种。

怎样的教师,才会在别处混不下去?犯了纪律的,被取消教师资格的,或者从来就没有取得过教师资格只是谎称自己有资格的,等等。

只有这种人,才愿意拿着极低的工资,到近乎于与世隔绝的偏僻乡村,就职于戒网瘾学校。

这种人来搞教育,其教育手段,不简单粗暴才怪了。

“从道理来讲”,各种体力劳动,各种变态要求,各种体罚,肯定也是存在的。

国立学校教书育人,戒网瘾学校也在教书育人,为什么前者总是出现一些朽木类学生,而后生则能让朽木返青?

是戒网瘾学校的老板,或者教职员工更聪明?当然不可能是。

出现这样的差别,只能源自于体制:国立学校,不允许如何如何(譬如不允许体罚学生)。

国立学校不允许,民办教育就允许,按法律来讲,其实也不允许;但事实上,允许了。

法律不允许,但事实上允许,只因为一个字:军。

是的,军。法律管不到军队。管军队的,是军事法庭。

宪法,刑法,各种法,网上可搜,书店可买;但军事法庭的法律内容,谁知道?

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概念,法律不允许的,只要能沾上军事二字,就允许了。

说回学校。

国立教育这边,有个军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老师不准打学生,不准体罚学生,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军训的时候,教官不能打学生吗、教官不能体罚学生吗?

于是乎,所有戒网瘾学校,都高举了“军事化”管理的大旗,各种不准,在他们那里,就准了。

当然,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谋求准与不准的便利。

高举“军事化”旗帜,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认为,军事化,能够让朽木返青。

“军事化”真的能吗?

无数事件告诉人们,各种熊孩子,送去参军,几年后回来,就踏实肯干了。

所以这里不进行论证,只给出一个结论:军事化,真的行。

但戒网瘾学校的“军事化”,是真正的军事化吗?肯定不是啊。

瞧瞧学校里面的教职员工,前面已经说过,那都是些别处混不下去的、被取消教师资格的、从来没有取得过教师资格的家伙。那些人,连军人都不是,还谈什么军事化!

事实上,他们不仅谈,而且还实施了。

自然,他们实施的军事化,就是他们想当然、或自以为的军事化了。

一般国立学校的军训内容,不会保密,他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剩下的,当然就靠想了。

就像娱乐圈诽闻一样,开头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各种变态要求,自然就有了。

为什么还有各种体力劳动呢?兼职啊。

学校所在地,既然在偏僻的乡村,那么,利用学生,利点茶叶什么的,也可以为学校创收啊。

至于各种体罚,那不是很正常吗。他们了解到的军训,就自带体罚;因而他们编出来的各种变态要求,必然也附带了各种变态体罚。

下面要说没有了。

仍然是“从道理来讲”,戒网瘾学校,对学生实行各种虐待,各种摧残,应该没有。

这是因为,这类学校,从根本上讲,是求财的。闹出事来,不利于求财。

“军事化”体罚,已经足够朽木返青了,并不需要对学生实行各种虐待,各种摧残。

但是,戒网瘾学校是私人老板,必然存在监管不力。

同时,戒网瘾学校的教职员工素质低下,必然存在面子之争。

被学生扫了面子,还被其他学生看见了,不扳回去,怎么行?于是乎,各种虐待,也就出现了。

摧残,跟虐待不同。摧残,指犯罪程度的行为了。

有谁,天生就想犯罪呢?

咳还真有。

当一个人,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会被人发现,不会被追究的时候,他就会犯罪。

戒网瘾学校是这种温床吗?

国立学校,通常人多。人多的地方,通常难以服众。不能服众,就会被别人监督、举报,或见义勇为。

再看,戒网瘾学校。里面全面实行军事化,学生们吃食极差极少,就像犯人一样。教职员工们,教育手段简单粗暴,强制学生进行各种体力劳动,对学生各种变态要求,各种体罚,各种虐待……

这是前面说过的。也是“从道理上讲”,成立的。

那些都成立了,犯罪的温床,自然也随之而成立。

是什么犯罪,倒不一定。想来,将女学生从女孩变成女人,让男学生喝尿吃屎,多半有。

这些,就是摧残。

现在,轮到涂山进入戒网瘾学校了。

此时必须明确的是,虽然所有进入该类学校的学生,都会成为龟儿子、乖孙子,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生不如死。

学生的生不如死,主要来自各种体罚、各种虐待和各种摧残。

三种,一种比一种程度更深。

而这三种,通常不会一上来都有。

一上来就有的,是各种体罚。理由:“军事化”管理。

后面的虐待和摧残,是加诸在屡受处罚的基础之上的。

再看一上来就会存在的体罚,那其实也是因为学生的各种不服,而对应产生的。

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示不服,通常算是正当权益。

但在戒网瘾学校,这种权益没有。不管学生怎么不公平,叫你做什么,做就是了。

从心理上就明确,自己是个龟儿子、乖孙子,不表现出不服,那么,日子就会好过些。

如果仔细的、慢慢的思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得出上一行“从心理上就明确”的结论。

但由于急躁,由于冒进,很多学生没有想到。

另外,由于冲动,由于不成熟,又有很多学生,虽然想得到,但却做不到。

想得到,又做得到的人,叫做成熟的人。

那种人,也叫做有阅历的人。

阅历,此处不要看词典,指看过世间百态的历史。

这个看,可以是亲自看。

亲自看的前提下,阅历,又与年龄挂钩。

说一个十三岁的人,比九岁的人,阅历更多,更成熟,指的就是这种。

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亲自看的,很少。多数时候,人们是间接地在看。

读书,学习,观看影视剧,都是一种看。

只不过,间接的看,比起亲自看,对自身的感触,会差那么一点。

因而间接的看,虽然打个折扣。

又有读望天书的,看肥皂剧的,从容淡定不往心里去的,那个折扣,就要打得厉害一点。

所以,人在成年之前,年龄基本上可以代表阅历。而在成年之后,由于间接地看的多寡不同、折扣不同,同龄人之间的阅历,就会迅速拉开距离。

我们可以直接判定十八岁比十四岁更成熟,但不能直接说二十八岁比二十四岁成熟。

涂山是什么阅历呢?

上一世死亡之前,二十八岁。

二十八岁,说的是十八岁以上,再加了十年。

那十年,自然就是直接看和间接看并行了。只是间接看的数量不确定,间接看的效果不确定。

然后,上一世死亡之后,被逆袭系统选中,做了一次西游任务。

西游,原著花了十四年。涂山做任务这次,时间短些,只花了七年。

这七年,基本上就是直接看了。间接看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无论如何,加这七年的直接看,阅历还是增长了。

其实那些都不重要,这是因为,此时的环境,是戒网瘾学校。

与涂山进行比较的对象,是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现在才十六到十七岁。

无论加不加西游的阅历,涂山的阅历,都要比他们高出很多。

所以,刚进照德书院,包括进去之后的三个月内,涂山都没有吃什么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