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戒网隐学校13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539更新时间:22/06/23 11:06:41
前面说过,老师们讲究抓两头放中间。

实际上学生也是这样,两头活跃,中间的死气沉沉。

成绩差到极致的,破罐子破摔,当然能够活跃。成绩好到极致,老师管得松,也有活跃的条件。

有些人,明明是非常辛苦才取得了极好的成绩,但他们往往会把辛苦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在人前,则显示自己智商,显示自己学习不吃力,故意装出一副不怎么用功的模样。

原主马正文,实际成绩算中间,属于死气沉沉之列。只因为有个一班的学班早恋对象张锦,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挤。

涂山到来之后,第一次从座位走出教室、去见等在外面的张锦的时候,被绊了两次,被书籍砸中一次。

那其实主要还是配不配的问题。

如果跟张锦好上的,是本班尖子生,估计就没人会愤愤不平了。

那次之后的第一次月考,涂山总分没什么进步,但语文单科就考了135分。

单科成绩好,分量本来也不重,但谁叫四班的班主任就是语文老师呢。

于是,那之后,就没人再敢去绊涂山,或者拿书去砸涂山。

再后面,涂山成绩越来越好,同学们就更是没有任何动作了。

随着涂山成绩的提高,四班拔尖的那些人,也由不熟悉,到熟悉了。

这个,是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老师的原因,主要指座位的调整。

在四班,成绩越好,座位越是靠前。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就扎堆了。老师认为,扎堆之后,容易形成一种刻苦学习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们集中注意力。

学生的原因,主要是成绩相似的学生们扎堆之后,相互之间,经常会借笔记什么的。另外,八卦起来,也特别带劲。

因为那些八卦,也因为借笔记和被借笔记,涂山逐渐了解了四班拔尖那批学生的格局。

从成绩的角度去看,主要有三个同学长期拔尖。第一名是个女同学,名叫曾静晗;第二名是男同学,名叫李文康;第三名也是女同学,名叫翁从筠。

从长相的角度去看,同样有三个同学拔尖。只不过,第一第二,都算到男生那边,名字分别叫做陈郁华和万杰,女同学则叫做应子悦。

转学生陶敏思来了之后,力压陈郁华、万杰和应子悦,成为长相(颜值)第一人。

学习方面,一模考下来,陶敏思名列班级第5,年级57。虽然距离班级前三还有点距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陶敏思是在被大量干扰的前提下,取得的成绩。如果没有干扰,甚至干扰少些,她的成绩定会进入班级前三。

于是乎,三三格局的四班,上面就顶了个陶敏思。

涂山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与拔尖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模的时候,涂山班级才14名。英语追了一些之后的二模,也才考了个班级第5,勉强追上一班的陶敏思。

所以涂山还没进入四班顶尖学生之列。

陶敏思没转来之前,涂山获悉的本班八卦是:

曾静晗跟李文康是一对,这对四班的学神,先是有志于转到一班,在学校迟迟没有转班动作的情况下,又准备携手考入京城的大学。

京城的大学,不是京城大学。后者,要700分以上才有把握。他们俩,尽管是四班的前两名,但还没到那个分数。

陈郁华跟应子悦是一对。这一对,纯粹就是俊男美女组合,让旁观者赏心悦目的那种。倒没有听说过这两人有过什么计划。

翁从筠和万杰,则单着。

陶敏思来了之后,那两对立即就崩了。李文康和陈郁华两人都疯狂的追求陶敏思。

陶敏思坚持拒绝了一段时间之后,陈郁华放弃了追求,回过头去再求应子悦,应子悦自然不愿意复合了。

李文康的追求,陶敏思一直拒绝无效。一方面,李文康总是找了许多与学习有关的理由,另一方面,班主任李老师对李文康非常偏心。顺带声明一下,李文康跟班主任并没有亲戚关系。

那次,涂山在校外,两拳中的一拳,打在一个陶敏思追求者肚皮上面。那个被打的人,就是李文康。

如果是社会上,那么,因陶敏思的出现,而失恋的曾静晗和应子悦二人,很可能会对付陶敏思。但这里是学校,同学们的心思较纯,再加上校规限制和老师鸡汤,所以,涂山一直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苗头。

二模考完了,距离高考只有40天。

涂山的外语还没能追上学校的进度,但因为追了一部分,一下子就提高了将近50分。

涂山的总分跳跃性的达到了580。在老师的心里,等于是一本,就多了一个。

只不过,涂山的排名,依然不是很好。班级第5,年级52。

最后40天,学校一般的安排是学习30天,放松7天,休息3天。

学习30天,等于是还有一次月考。

当然,已经不叫月考,而叫三模。

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变化的。

这天,班主任李老师一上讲台,就宣布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同学们,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学校广泛征求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决定,从下周开始,咱们要进行周模,也就是一周一摸底的考试。

“当然,全省统一的三模,还是照常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周模跟三模不一样,没那么正式。不会要求你们把书全部送回家,或是带回宿舍,不会要求你们把教室清出来。

“但是大家还是要自觉。毕竟高考的时候,你是抄不到,也看不到其它人的。

“现在不努力找出问题,难道等着高考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吗?”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呜呜的模拟哭声。

实行周模之后,系主任还有副校长,有事没事,就在高三教室附近转悠。

一旦抓到不听话,当场批评不说,周一大会上,还要点名批评。严重的,说不定还要请家长。

只一次周模考试之后,抗压力超强的涂山,就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条咸鱼。

考试多了,真不好受。

自己刷卷、课堂刷卷,刷卷抽试(老师只是抽查性质的,批改5个左右的、课堂所刷卷子),都没那么累。一搞成模拟考试,直接就趴下了。

涂山猜想,莫非,自己还是心理承受力差了点。

转念又一想,自己是成年人阅历,用“心理承受力”去解释,似乎不通。

想不到其它办法的情况下,傍晚锻炼的时候,涂山就找了个更加偏僻的地方,大幅度提高了太极拳的比重,削减了洪拳。

事后感觉,还行。

不过,也有可能是考试太多,人变得麻木了,感觉不到压力了。

二模之后,还有一项重大调整,那就是体育课。

前面说过,曾经有段时间,高三学生完全取消了体育课。

后来经过了很多事。到涂山这儿,教育局强制要求了,一定要保持体育课,至少一周一节。

但,进入到高三下学期,这种措施就已经不行了。

发生了什么事?

就算是体育课,高三学生也没几个锻炼身体的。

只要开始自由活动,一半以上的学生就都回到教室去了。

而体育课嘛,自然活动的时间,总是要占70%以上的。

也就是说,强制体育课这种制度,已经不适用于武成五十一中高三年级。

为此,学校就再次进行了调整。取消体育课,改为放风。

每个星期四的下午,只上两节课。另外两节课的时间,高三学生全体放风。

放风的时候,会锁上教室门,不准高三学生呆在教室。

校门,依然是不可以出去的。

不准呆在教室,也不准出校门,又能够呆在哪里呢?

主要区域是操场,操场旁边还有个小树林,另外就是些过道之类的了。

放风,是高三年级的学生,七个班,全体放风。

有跨班早恋的,譬如涂山和张锦,就可以混到一起。当然,这种只是个别。

主流现象,还是篮球。班与班之间,进行篮球对抗。

初中时期,打篮球的男孩,很吸引女生目光。进入高中,吸引目光的,就变为成绩好的男生了。成绩好的男生,打篮球不一定行。只不过高中女生,已经不再关注篮球。

现在,实行放风制度了,篮球,又再次蹦了出来,成为唯一的、放松大脑的集体活动。

于是乎,早已沉眠的篮球男孩,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四班这边的赵君宇,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

赵君宇,前锋,打得好,得分能力强。

四班篮球实力总体并不强,只因为有了赵君宇,才能够与其它班级相抗衡。

在面临其它班级挑战的时候,赵君宇,就像是民族英雄一样,自带背景音乐,再加闪光特效,很受女同学喜欢。

赵君宇的长相,算7分,没拔尖,但也算较好。他的成绩也是,班级排名在10-15名,年级排名在80名左右,总分在550的一本线以上。

这样的赵君宇,加上篮球光环之后,简直比陶敏思还要耀眼。

一阵口号声响起:

“啊啊啊,赵君宇好帅啊。”

“不不不,吴志远才是真的帅,又帅又暖!”

“赵君宇加油!”

“吴志远加油!”

“四班最棒,劈波斩浪!”

“五班如猛虎,随便一挑五!”

涂山听了听,猜想那什么吴志远,很可能是五班的。

某次放风的时候,张锦拉着涂山钻了小树林。

倒不是要搞什么动作,而是在小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基地”。

那个“基地”的平面形状很难描述。总的来说,就是里面的人,只要不出声,外面的人将很难发现。

张锦觉得那个地方用来学习很不错,所以就拉了涂山。

是的,不仅张锦,涂山也是,放风的时候,还带了几本笔记。有些时候,还带了卷子。

就只是书没带。

不准带书,是老师强调了的。

也许越是紧张,同学们就越是爱传八卦。就连涂山张锦的基地,也没躲过八卦的轰炸。

那基地的主要好处是,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有个空间,不知道里面有人。

也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靠近基地的同学,八卦起来,就肆无忌惮了。

“听说了吗?三班的高平二模作弊,被老师抓个正着,结果不承认,还把老师给打了。”

“有那么牛?”

“那当然了,他家里有钱,打个老师,拿点钱就摆平了!”

“作弊还敢这么嚣张,也是厉害了。”

“学校现在正在低调处理这件事情,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

“感觉这只要完。”

“我觉得也是,毕竟打的还是老师。”

高三寝室,跟大学寝室截然不同。

这里说的不是硬件,而是指同学与同学间的相处。

一进入下学期,就住进了寝室。一间寝室六个人,但六个人之间,就只有偶尔的、不得不说的话。大家似乎都憋着一股劲,似乎非常看重相互之间的竞争。

友谊什么的,都忘到地中海去了。

二模之后,也就是在一个寝室住了两个月之后,本来应该是越来越紧张的,但同学们的情绪,普遍有了反弹。

很多人,都在想重拾友谊,或建立新的友谊。

怎么去重拾和建立呢?

高三的学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他们不知道尴聊,不知道说今天天气真好。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说出来的话,一定要有用处才行。

但,友谊建立,或者重拾当初,是需要说废话的。

废话加有用,直译成无用的有用,意译为对说话参与者无用,或许对其他不在场的人有用。

最后译成白话文,就是背后说别人的闲话。

同学之间,说老师的闲话,绝对是最容易激起共鸣的。

但高三学生又不同,他们已经被老师压弯了腰,已经提不起勇气去提起老师,所以闲话的对象就成了不在场的同学。

田高:你们有没有觉得,马正文的学习方式跟我们有些不太一样?

刘展鹏:没有吧,都是刷卷子,怎么可能不一样呢?

田高:你是不是说,马正文在教室和寝室两个地方,学习态度差别很大?

范哲:真的也。我也注意到了,他在教室特别用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我们班最用功的一个。

程泉:在寝室,就不用多说了吧。那家伙,居然从不熬夜学习,完全比不上我们。

范哲:那你们说,是不是他那种方法要科学些?好像他的成绩提高很快。

程泉:没有的事!他在教室用功,估计是学给老师看的。寝室没老师,在寝室,才是真实的他。

范哲:原来,马正文成绩提高,主要靠的是智商啊!我还在为他有多努力。

刘展鹏:他那种方式,学不了,学不了。

田高:他那种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