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朝庭制霸江湖10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335更新时间:22/06/23 11:06:49
归来后,涂山交了任务。校尉只说辛苦了,就让涂山休息。

未得到遣散那十名士兵的指令,自然就不解散了。

这地方以前名叫枣乡,就说明还是有那么一个“乡公署”一类的遗迹存在的。

大军最主要的营寨,扎在该遗迹往南,一片相对平坦的地方。

从军营的规模,涂山估计,应有三千人左右。

还有些特殊营寨,扎于其它地方。前面说过的绿牌营、军需营,就是。

让涂山休息,可是,在哪儿休息呢?

如果只有涂山一个人,那肯定是在主寨休息。

涂山刚来的时候,就在主寨里面,分到一个位置。

就是一个帐篷的角落,可以睡觉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就连加入那支队伍,上官是谁,都没交待。

如今,其它情况还是那样,就是人,多了十个。

如此一来,涂山就到营外了。

带着那十个兵,骑着马,兜了一圈,最后选了个地方,就像在野外那样,扎帐篷,宿营了。

那个地方,也算是个角落。但军营主寨门口可以望见。

就这样休息了半月左右,粮食吃完了。

涂山带着那十个兵,到军营需领粮,领到了。其实有可能领不到的。

一个多月之后,有传令兵过来,让涂山到主营帅帐议事。

总算找到组织了组织上总算管我了。

进帅帐,粗略一瞄,从服饰上看,里面的人,品级都比自己高。

涂山报到之后,就站到边上。

不久,议事开始。

这次所议之事,乃是道路,并且跟涂山他们寻找的那条道路有关。

涂山听了一会儿,就明白了议事的主题。

其实是要开辟一条道路,迂回到相邻的黄泰国腹地去。

此时,龙汉国与黄泰国之间并没有打仗,因此,开辟这样的道路,可算是备战之事。

涂山心想,这事儿我熟啊。

但涂山地位较低,没有请战的发言权。

有人发言,然后涂山听出,此时最高统领官职是检校,姓魏。

检校,简称为校。往下,则是尉。校与尉的中间,则是校尉。这时代的官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魏检校有时候采纳了别人的发言,有时驳回。总的说来,还算有理有据,不像是个糊涂官。

也没议多一会儿,魏检校就开始发布任务了。

张三,负责甲事;李四,负责乙事;王五,负责丙事。

得令的校官,便出了帅帐。

很快,就剩下涂山,和打过交道的那个校尉了。

魏检校说:“杭修竹,此事探路,你做得很好。只不过,由于你从未在军营呆过,没有隐蔽的习惯。所以,在此次辟路一事中,你只能领后勤之事。你可明白?”

涂山一听就明白了。

自己找的那条路,用于发展经济,倒是没有问题。

但自己能走,敌军也能走,那样的道路,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不合格的。

涂山上前抱拳:“卑职明白,卑职惭愧。”

“既如此,你就领了后勤之事吧。具体事宜,问李校尉。”说完,扔出一块令牌。

发令,通常都是扔到地上。这就是一种社会习惯,不涉及是否尊重下属的问题。

涂山捡起令牌,恭身退下。

一出帐,李校尉也跟了出来。

“跟我来。”李校尉说。

到了李校尉的营帐,两人坐下,李校尉说:“后勤两个字,事情很多。你所领的,只是其中一小块。”

“开辟道路一事,涉及的后勤,乃是产粮。

“你没听错,不是运粮,而是产粮。

“直白地讲,就是要种粮食。

“不是让你去种粮食,而是让你去寻找适合种粮食的地方。

“西南群山,山高谷深,一眼望去,似乎都不适合种粮。

“但有高山就有峡谷,另外还有盆地。

“当然,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方。怎么着,也得万亩以上才好。

“这是一个长期任务,最近这几年,你就负责此事。

“另外,因为你先前寻路有功,提升你为陪戎副尉,从九品,领兵一百。

“这是官凭。

“你自己到绿牌营中补充兵员。

“哦,还有,因为任务特殊,你可以自己寻地设帐。每三个月,传个士兵回来,向我报告一下大概位置就行。”

涂山接过官凭,抱拳:“末将领命。”

先前,涂山入军营,属于官派,却又没有品级,就相当于县衙里面的吏员,只能自称卑职。

现在,有品级了。虽然只是最低的从九品,尚不及县衙里的一般主簿。但有品,就可以自称末将了。

离开主营之后,涂山心中总结了一下。

当前军营的大事,应该就是前面所议之事。即:开辟一条道路,深入迂回到领国腹地。

论军功,自然是从事直接相关的事情,功劳更大。

自己被派之事,只是后勤诸事当中的一项,功劳应该较小。

旧人排挤新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先前自己寻路的时候,的确没有考虑过隐蔽问题。

所以,认命吧。

赶到边上角落那三个帐篷,涂山把那十个兵召集了起来。

把官凭给他们看了,再把今后的事情稍稍说了一点。然后,让他们到绿营挑兵。

挑兵之后,立即赶到军需营讨要物资。

这回,因为人多,讨要的,就不止是以前那些常规物资了。

人多了,住宿的时候,就不只是捆扎帐篷了事,还需要设置寨墙。

只有一百多人,寨墙不必那么正规,但为防止袭击,几排拒马,肯定是需要的。

因而需要领取一些原木、抓钉、绳索、马车等物资。

另外,由于涉及到种地,还要领取锄头、铁铲、钢钎、大锤、铁镐等物资。

大刀,在一人一把的基础上,还要多领一些,以备消耗。

这一天,都在整理物资,建立帐簿。

次日上路,沿着上次寻找的那条道路,赶赴西南深山。

并未走到两百里的尽头,而是在中途的某个地方,就停了下来。

停下来的这个地方,有那么五亩地左右的平地,适合扎营。

之后,涂山安排士兵训练。

安排的,都是些常规项目。这次有一百多人,跟上次只有十人不一样,必须给他们找事做,完全闲下来,是不行的。

在这些士兵当中,先前那十个人,就被委任为班头了。

只有班,没有排。每个班头,都直接向涂山负责。

五六天后,看看训练已基本上路,涂山就离营探路去了。

这里,要补充交待一下涂山自身修炼进度。

先前,只说到推荐考试。

推荐考试,是前年的正月至三月,现在已经是两年后的七月。

其间,就只有中间的上岗培训,牵扯了一下涂山的精力。

当初,涂山完成推荐考试项目时间较早,正月底就完成了。到培训之前,有一年零两个月时间。

上岗培训的一年,涂山就过得紧张了。功夫并没有精进,只能说功夫没落下。

进入军营后,之前的寻路,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另外两个月,就空闲了。

这样一算,就是培训和寻路之前,涂山有十四个月时间修炼;之后,有两个月修炼。

先说灵气修炼。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灵气浓度。

任何一个有灵气的世界,其灵气浓度,都是不均衡的。

通常,污染越大的地方,灵气浓度越低,譬如城镇。

而在一些原始森林,灵气浓度,相对就比较高了。

这是一般规律。这个规律,也适用于本世界。

也就是说,前面十四个月,涂山在灵气浓度相对较低的地方。

其中,第一个月,由于还在衔接所,动静不能过大,就在静功修炼为主,内功修炼和灵气修炼轮换着来的。所以那个月,涂山的灵气修炼相对勤奋。

再后,环境就变了。那十四个月,涂山的灵气修炼,也就是一个维持,没进,也没退。

进入军营之后,有两个月空闲时间。

这两个月时间里,涂山处于什么环境呢?军营边上。

这样的环境,涂山就不好弄出什么大的动静了。于是乎,这两个月里,涂山的灵气修炼相对勤奋。

统计一下就是,涂山只有四个月时间,灵气修炼相对勤奋。

这样的勤奋程度,再加上灵气不咋样的环境,使得涂山的灵气修炼并没取得什么进展。

然后是武功修炼。

灵气修炼相对勤奋的时候,内功修炼也同时勤奋了。其它十二个月,内功修炼稍有松懈。

最后,两年零四个月时间,涂山的内功,增进了六年。

具体是不是六年,还不一定。说六年,是因为测试下来,涂山现在的内功是十年。

话题扯回来,说涂山再次离营探路。

这回,就没有具体的方向了。

涂山首先找的是大山。远远望去,感觉哪道山脉雄伟,就赶向哪道山脉。

十年内功驱使的轻功,勉强够用。

涂山的打算是,先绘制相对准确的大山地图。然后从地图上,查看山脉走向,得出有可能出现大块平地的大概方位,最后再予以查证。

谁知这日,涂山上到某座高山,突然感觉灵气翻涌,浓度甚高

良机莫失,涂山干脆就开始了灵气修炼。

这次修炼,其实进展也不算大,但修炼结束之后,涂山突然感觉到周身舒泰,太爽了。

反正,寻找平地的任务,并不赶时间。

涂山直接就在大山的山梁之上,找地方扎帐篷了。

一住下,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后的这天,修炼中的涂山明显感觉到体内有什么东西破碎了。

担心了一下,接着,新的感觉就来了。

灵气丹田一下子增大不少,全身经脉也顺滑了很多,涂山想,这应该是进阶了。

是的,进阶了。这个时候,涂山才真正进入到炼气一层。

炼气,是火炼,不是练习的练。

之所以修炼得这么慢,自然是因为缺乏功法的缘故。

停下来之后,涂山赫然发现,身上又是一层发臭的污垢。

找到山泉,洗干净了。

然后又发现,耳聪目明,身轻如燕等好处。

突然想起,以前,忠勇拳、风舞剑、还有轻功、洪拳、太极拳,都不能使用灵气,现在不知道能不能。

慢慢的逐一试过,最后发现,只有太极拳能,其它都不能。

但,用灵气的太极拳,还不能当作常规战技。这是因为,灵气储量太小,消耗太大,打不了几下,灵气就空了。

威力倒是奇大。涂山估计,百年内功都没这么厉害。

用灵气的太极拳,只能当作紧要关头的底牌。

重新上路,仍然是探索山脉。

之后,涂山赫然发现,无论自己的内力消耗到哪种程度,只需要一个小周天,就能补满。

几次之后,涂山就有所怀疑。再一探索,由灵气量的减少,涂山才明白,那个小周天,是抽调一点灵气,到了内力丹田。

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样把这种现象变为有利于自己的好事。

没想清楚,就算了。继续探寻山脉。

半年后,涂山画出了四条相对平行的山脉地图。

那四条山脉,都不是老老实实的平滑曲线。

一个向左弯,一个向右弯的时候,中间就有可能出现大块平地。

这样,涂山就圈定了十几个嫌疑区域。

再探,所花时间就少了。不到两个月,就踏遍了嫌疑区域。

最终找到三块平地。

一块,约有一万五千亩;一块,约有四万亩;一块,约有五万亩。

当然,虽然说是平地,但却不可能是平原那种非常平坦的土地。

那三块地方,还是有浅丘宽谷的。后两块较大平地的局部,还有个别陡峭的山峰存在。

绘制了三块平地的独立地图,然后就是三个地方与枣乡的相对位置了。

返回,计算时间,已经将近一年。

拔营,上路,将那一百多名士兵,转移到了一个新地方。

新地方具备的平地更广,有上百亩。距离最初那条两百里道路,约有二十里。

重新安排士兵的训练,待一切走上正轨之后,涂山离营,赶回枣乡大营,向李校尉报告。

谁知,李校尉正好不在,涂山就只好直接向魏检校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