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朝庭制霸江湖16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341更新时间:22/06/23 11:06:54
如此,涂山要逃跑的话,机会就应该更大了。

前面仍然不变。

这么说,是因为,逃跑将会遇到的事,分为前面和后面。

前面主要指,怎样逃出牢房、逃出庄园。后面则指,逃出庄园之后,怎样真正获得自由。

前面部分,没什么变化,杭勇肯定是交待过的。所以,就算杭勇不在,也“仍然不变”。

后面就不同了。杭勇在的话,会亲自,或者派遣得力干将过来,组织缉拿。杭勇不在,多半就是庄园的人自行追一会儿了事。

所以,逃跑的机会更大,指的就是逃出庄园之后的那部分。

趁着做工的机会逃跑,就要解决脚链。

涂山找了个机会,试了一下脚链。无论涂山怎么用力,都没能在脚链上留下痕迹,更不用说扯断脚链了。

那就暂时不动,以便谋定而后动。

初中及以前,由于年龄小,毕业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高中及大学,就不一样了。

在校期间,或许非常仇恨学校。歌曲“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都被改成“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但离开的时候,却舍不得了。

如今的涂山,虽然还没找到具体的逃跑办法,但却明确地知道,要不了多久,一定能够逃逸。是故,涂山也有点舍不得。

具体舍不得什么呢?当然不是做苦工时留下的回忆,更不是牢房,而是这里的灵气。

灵气太浓了,比当初在那条山脉上面还要浓。

离了这个地方,再找这么浓厚的灵气,基本不可能了。

那就趁这最后的日子,加强灵气修炼吧。

不知道是哪股筋扯着了,所以疼;不知道是那个原因起作用了,所以结果。

明明晋升炼气三层才没多久,没炼几天,居然又晋级了。

这回晋级,就跟以前的晋级不一样了。

灵气修炼的阶位,都知道是炼气、筑基、金丹、元婴等。

其中的每个阶段,再进行划分,又有一定的标志。

最简单的,就是十分之一划分。每个十分之一,叫做一成。十成,就是十足十,也相当于现代的百分百。

还有一种划分标志,是前中后临门一脚。

这两种标志的存在,自然是跟灵气修炼本身的反应相关的。

炼气,在里面,单独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更加契合“十成”的标志划分。但其实,炼气也能“前中后”,筑基金丹等同样能够“十成”。

十成与前中后的对应关系是,一二三成,前期;四五六成,中期;七**成,后期;十成,临门一脚。

现代人,尤其是学生,说事物都用“百分”不用“十成”。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十成”很土,乡土气息太浓。

修仙世界也是。为了标榜自己高人一等,那“十成”的“成”字,就换成“层次”的“层”了。

哦,还有“临门一脚”,那是现代足球用语。修仙世界是“圆满”,同时也是“半步后一阶”。

筑基圆满,也是半步金丹;金丹圆满,就是半步元婴。说法不同,意思都一样。

元婴以后的修炼,艰难了。感觉仍然用“前中后”略有不足。

于是乎,又有另一种提法:

一成,前期;二成,前期巅峰;三成,前期圆满;四成,中期;五成,中期巅峰;六成,中期圆满;七成,后期;八成,后期巅峰;九成,后期圆满;十成,大圆满或半步后一阶。

往前呢?炼气以前呢?

没有灵根的弟子,真不能修炼了么?看资源。

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以武入道。

炼气,换个名字,也叫做先天。炼气以前,就叫做后天。后天再往前往下,名称就多了,不一而足。

这里只说以武入道的后天。跨过后天,就是先天,就是炼气。

这样的先天前期,即炼气一二三层,属于内息向灵气转化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武道弟子,仍然具备不俗的战斗力。

有灵根者,直接引气入体,回避了以武入道的辛苦历程。但引气入体之后的一二三层,就只是不断的改善体质,没什么战斗力。

到炼气四层,才两者交汇。

就像高速公路,先是以武入道,然后道路延伸,很久很久之后,出现一个上道口(下道口,但不能下)。那个上道口,就是引气入体的人。引气入体,只是进了收费站;一二三层,则相当于匝道。炼气四层,这才汇入高速公路。

如今,涂山晋升为炼气四层,就是这样的情况。

之前,各种拳法都使不了灵气。如今,别说拳法,就是随便做个动作,都可以使出灵气。至少,也能让灵气附着在拳指的表面,达到增强打击效果的作用。

由于灵气总储量不足,也有点经不起消耗。

涂山试过,洪拳、忠勇拳,使出灵气,也就十招左右,就后继无力了。

而风舞剑的话,就只三招,第四招无论如何都用不了灵气。

倒是残影流玉身法不怎么消耗灵气。一遍又一遍的,连续一刻钟,未见灵气枯竭。

也好,逃命有保障了。

然后是威力。

涂山相信,用灵气去扯脚链,肯定能够扯断。但却没有去试。因为,那样的机会,就只有一次。

左思右想之后,涂山认为,还是趁夜逃跑较好。

做工的时候逃跑,庄园的人立马就知道了。谁知道他们有哪些后续手段。

而趁夜逃跑,则有利于逃离庄园更远。

杭勇不在,自己又能远离庄园的话,等于就是自由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涂山将灵气运于手掌,往石墙一抹。

一阵噗噗噗轻响,抹到之处的石墙,像面粉一样,掉在了地面。

涂山运使残影流玉身法,窜了出去。

几个起落之后,找准方向,到了庄园围墙,飘身越过。

庄园众人都没惊醒。

逃出生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偷衣服。

偷衣服,在现代、在古代、在现在这个武侠世界,都是违法的。

但不偷,又能咋办?

上个任务,涂山逃出戒网瘾学校之后,是把衣服脱了,光着身子,找了小饭馆的工作,之后,换了老板拿出来的旧衣服。

这个任务,还能脱衣服吗?不能。这不是天气问题,而是时代问题。这个世界的人,就没有光着身子出来逛的。

现代武侠片里,其实也有很多偷衣服的场景。只不过,那些大侠们,在偷得衣服之后,往往会留下比衣服价值更高的银两。

涂山才从被关押的牢房逃出来,当然是没有银两的。

那就,还是偷吧。不换衣服的话,被人远远一望,就知道是个囚犯,那还怎么逃跑?

是偷一家的衣服,还是衣裤各偷一家?为避免闹出更大的动静,选择前者。

从良心上讲,又应该选择富裕人家去偷。但富裕人家晾晒的衣服,往往都是有数的,少了,很容易被发现。

贫穷的人家,更不消提,总共没几件衣服,少了,更是着急上火。

最好是中等人家。没请什么佣人,衣服也比较多的。

偷得衣服,换了装束,之后就是打听方向。

不是打听道路。现成的道路,往往会有关卡。还不如直接穿山过岭。

要打听方向,很不容易。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的涂山,只能听,不能说。一说话,口音暴露,就有可能被抓起来。

正好听到别人谈论有关地理方向的问题,那机会,太小了。

但涂山又能如何,为了保险,只能耗着。

吃东西好办。何处青山不埋骨,何处青草不饱腹!

这儿所说的草,就是纯粹的草。

平时,大家说的草药、仙草,那些通常都是蔷薇科植物。

植物的分类,有许多标志。有按照人类衣食住行需要的,有按照生物学科发展需要的。

生活中与此相关,同时还比较常见的词语:有草本、木本。这两种分类表示的是,凡不是木的,都是草;凡不是草的,都是木。很显然,它很粗略。

真正用得上的,还是跟旅游相关的分类,那就是外形分类。

按外形,先分为草、蔷薇、树。其中的草,指那种基本没有茎干的植物,譬如牛草、狗尾巴草、葱、蒜、稻、麦等;蔷薇,则指介于草和树中间的植物,譬如蔬菜、月季等。

后面的树,按叶片,又分为阔叶、窄叶和针叶。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地方,阔叶林难以存活。海拔再高,就只能存在针叶林了。再往上,就是雪线,终年积雪。

很多植物都有毒,但外形分类下面的草,基本上还都是无毒的。当然,无毒的同时,还意味着没什么药用价值。

涂山吃的,就是这个。

好吃不好吃,此时不存在,此时需要的是活命。只要是能够维持性命的东西,都可以吃。

在那些东西中,再去发现、发掘口感稍好的,结果就是草。

或许有人会说树皮比草更好吃,因为历史上好几个大灾荒时期,民众最初都是啃树皮。

但是别忘了,啃树皮并不是直接啃,而是煮过之后再啃。

涂山没有煮食的条件,只能生吃。因而,树皮没有草好吃。

耽搁一段时间之后,没能打听到方向,涂山就随便找了个方向瞎走,到下一个百姓聚居点再去偷听。没有结果,则原路返回。返回,是为了避免越走越偏。

大约两个月之后,终于,在一个镇上的茶棚,听到有人在说龙汉国。

瞧着人不多,涂山就躲在人后问了一句:“不知那个龙汉国在哪个方向?”

说话的那个人望了一眼,没看出是谁问的,但还是指了个方向。

离开人群,涂山瞄了瞄方向,再辨认了一下远处的山势,就开始上路了。

差不多、基本上、大概、几乎,属于文化精髓,可能是因为古时候都这样。

涂山沿着差不多的方向,基本上沿山脉而行,大概没有太大的拐弯,几乎保持了方向的一致性,这样晓行夜宿,餐风饮露,接连用轻功跑了好几天。

远远望见一个城镇,便拐弯奔了过去。

去干什么呢?问路。

这回,由于距离逃出来的那个庄园十分遥远,涂山就不担心露出口音了。

问了几个人,指出的方向差不多都一致。

但可惜,他们指的,都是达牙克库防线。

涂山就是从都兰前线,进攻达牙克库防线,战后失散被擒的。

如今逃回,是否应该回归都兰前线军队,回归原单位?

当然不。

这是因为,回去之后,涂山无法证明自己没有判国。

这个世界的军队,对于战后失散又归来的将士是什么态度,涂山还不知道。

但涂山知道,前世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对归来的将士,会一律处死。

所以,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涂山需要绕过都兰前线。

都兰山脉和达牙克库山脉,都是比较大的山脉。

想要绕过这样的大山脉,绕出的圈子特别大,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迷路。

不过呢,涂山在枣乡军营期间,曾经有个任务:开辟一条直插黄泰国腹地的道路。

该任务的后期,涂山没有直接介入。但涂山知道,南边的远处,有那么一条道路。

所以,涂山的绕圈,就选择了南边。

往南走上五百里,再往西南方向走。远远的,望见了达牙克库山脉,就又转弯向南,南下两百里之后,再往西南。

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涂山终于踏上了那条“直插”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走,也许会碰上龙汉**人。

但没有关系,这条路上碰见的军人,都是枣乡军营的,不是“原单位”的人。

也可以说,踏上这条道路之后,涂山就已经安全了。

安全之后的涂山,精神就松了。勉强支持,继续向前。

又奔行了三天,到达一个岔路口,涂山转了过去。是因为,岔路的那边,不远之处,就是当初自己设立的小营盘。

涂山想过去吃点东西,再睡上一觉。就是吃、吃了睡。没别的了。

好不容易到地方了,小营盘里果然有兵。

那些士兵虽然不认识涂山,但给涂山点东西吃,问题不大,就给了。

饿了好几个月,只能吃草的涂山,此时并不敢多吃。多吃,肚子能适应。

涂山少许吃了点,直接爬在饭桌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