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国赵范25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要粮票不字数:4458更新时间:22/06/23 11:08:31
青州其实很大,以涂山初到这个世界的190年去看,下辖六个郡。

州治在齐国,也叫临淄,位置相当于现代的淄博,有人口49万。

此外,还有济南、平原、乐安、北海、东莱五郡。济南郡有人口45万,乐安有42万,北海有15万,东莱有48万。

从这些人口数,就可以看出,相比荆州,青州的人口密度要小得多。

但有个郡非常特殊,那就是平原郡;这个郡190年有人口100万。

不错,就是刘备的平原郡。平原郡的下面,也有个同名的平原县。平定黄巾之后,刘备担任的就是平原县令。后来打了巡察官都邮之后,只能出走,投入公孙瓒麾下。

但在公孙瓒麾下期间,刘关张三人拒绝与他人亲近,他们手下的士兵,也不交给他人带,有拉帮结派的嫌疑,这样,自然得不到公孙瓒重用;是兄弟,但不是部下(自己人)。

讨伐董卓之战结束后,返程途中,再经过平原的时候,公孙瓒做主,让刘备恢复了平原县令职务。当时的冀州刺史韩馥软弱,可被公孙瓒欺负。

后来,袁绍与公孙瓒开战,打了几年之后,董卓派李儒,借朝庭之名,进行调和。于是双方暂时罢兵。由于公孙瓒在战争中略占上风,因而就提出个额外条件:让刘备出任平原相。

这也是在干涉冀州事务。这个时候的冀州,已经是袁绍的了。

袁绍没有表示不同意。李儒上报董卓,董卓自然就批准了。

平原相,相当于平原郡的太守。称为相,等于是把平原郡视为一个小国,类似于陈国、沛国的那种,名义上,可以不受刺史袁绍的节制。

然后,由于刘备爱民如子,非常精通经济,非常精通农业,并且还精通手工业(织席)和商业(卖草鞋),所以让平原郡一派详和,人口增长迅速。

当然,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主要靠的并不是自然增长(繁衍),而是靠人口迁徙。别的地方吃不饱,哦不,到处都吃不饱;应该说,别的地方几乎要饿死,而平原这儿还能三天两头吃上东西,于是百姓就迁徙来了。

于是,平原郡190年的人口数就成了100万。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青州刺史田楷。这个田楷,是公孙瓒的部将。担任青州刺史之前是,担任青州刺史期间,也听公孙瓒的命令,帮公孙瓒打袁绍;担任青州刺史之后(被打跑了),也是逃往幽州,奔赴公孙瓒大本营去了。

如今,在涂山做任务的这个世界,那些奇怪的事,都不用管了。田楷,已经被曹兵冒充的黄巾杀死了。

八月,黄巾攻占泰山城。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泰安。

因为接近了兖州曹操,所以,曹操九月出兵,一举拿下泰山。之后,曹军没有停留,追击黄巾至临淄,并围困了临淄。

泰山离兖州很近吗?

可以搜一下泰安至聊城多少公里,答案是120公里。泰安就是泰山,而聊城,则是兖州的济北国。

但,还可以搜一下泰安至济宁,答案是131公里。济宁,则是沛国的任城县。

曹操不担心沛国出兵吗?

正是因为担心,所以曹兵在攻战泰山之后,没敢过多停留,就立即转移到了临淄。

这个年代的战争,跟现代很不一样,通常都要讲个名正言顺。

像陈国与陈留,距离就非常之近,并且陈留还是从陈国独立出去的。但因为陈留归属了兖州,已经上了多年的税,所以,陈国不方便出兵攻打陈留。

对于荆州军队,曹操担心的,一直是颍川。

颍川属于豫州,豫州以前属于袁术。袁术攻荆州失败,荆州占了豫州,于是,荆州就有理由进攻颍川。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曹操一直在撤离颍川的人财物,并在相距不远的陈留驻以重兵。

泰山,属于青州。青州刺史田楷被黄巾杀死,因而曹操可以攻占泰山。

但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荆州。为了防止与荆州军队交锋,所以曹兵才没有停留,立即转战临淄。

曹兵的目的,原本就不是泰山。

涂山率领的军队,七月从洛阳出发,一路缓慢行军,这个时候,才刚到沛国不久。

附近曹兵有动静,驻沛国的荆州军队如果一点都没有表示,势必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于是,涂山就派出了部分军队,缓慢向泰山前进。

此时,沛国驻军,共有十九万。奉命前进的,只有四万。130公里,折算为300里,前两天前进200里,后两天前进100里。四天之后,到达泰山城。

另有五万军队,直接北上,至东平湖与黄河交界处,安营扎寨。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

之后,就地练兵,再无别的动作。

当然,那只四万的军队,占领了泰山。曹军撤走的时候,留下的就是一座空城,根本就没留人防守。

再后,曹操的运兵线以及粮食运输线,因为要避开东平湖口,就要往黄河北岸绕道。

没办法。比起与荆州开战,还是绕道更好。

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来年(197年)三月。

这期间,汝南的会议,召开了。

樊韵的态度,比起在豫章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改变。

她除了不想担那个名儿,其它的,都无所谓。

她担那个名儿,没有合适的出生,性别还是女的,难以服众,很容易遭受攻讦。

她不担那个名儿,又由谁来担呢?

正好有人:刘表。

刘表,姓刘,宗室,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比起那个连自己有多少个儿子都不知道的中山靖王要靠谱得多。

于是乎,实权由樊韵掌握,名儿由刘表担当,就是这样的基本框架。

顺便补充一句:刘表也出席了会议。

那个基本框架,最高领导,还是樊韵一个人。也就是个人领导。

但上次豫章所说的集体领导,也没有完全作废。

最后形成决议,凡属私人事务,与公无碍的,由个人决断;凡属紧急事务,时不我待的,由个人临机决断。

除此之外的大事、缓事,由一律由集体决断。这样的集体,又分为全局(全国)、州(省)、郡(地区)三层。再往下,至县,仍然袭用东汉的个人决断机制。

集体决断时,主要领导的意见,占有较大比重。这点,跟豫章会议的精神一致。

不是君主立宪,更不是民主立宪。涂山觉得,反正自己不想当君主,因而与自己无关。

有关的部分也有。

对于各地事务,也有讨论。

包括了洛阳弘农的防务,河东郡的自治,并州及长治盆地的民生,以及并州北部的边境布防,都有讨论。

而沛国这边,也同样讨论了个框架。

总体上,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切断曹操势力。具体时机,由涂山自己掌握。

196年九月,曹操围攻临淄,围困的时间还比较长,转过十月,这才攻下。戏,做得像是真的一样。

随后,向北海进军,这次更久,到年终,才攻下北海。

曹操表示,青州黄巾余孽贼心不死,一路侵犯,逼近兖州。自己忍无可忍,奋勇反击。又见青州田楷、孔融惨遭黄巾荼毒,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今已初步荡平青州黄巾,为田楷、孔融复仇。尔后,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整个青州一个朗朗乾坤。

顺便,请朝庭指派青州牧。

这是年终,曹操向长安伪政府上表的内容。可惜,该表章未能通过潼关。

来年(197年)三月,曹操的部队,开往青州全境。

之前,打泰山、打临淄、打北海,都是做戏。这回,平定青州全境,就不是做戏了。

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194年那种穷凶极恶的模样。

面对青州黄巾余孽,特别有战力的,才会少量的补充进军队。其余大部分,都让其重归百姓了。毕竟,没有百姓的军队,是没粮吃的。

军屯,曹操也搞了。第一次,就是捉蝗虫,效果不好。这个年代的人,并不吃蝗虫。

军屯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盘不够宽。

兖州、豫州、冀州这些地方,常年经济发达,因而设郡较多,建城较多,但其实地盘都不宽广。除太行山之外,几乎就没什么大片的荒山。

把百姓种的地,拿过来让军队种,能够增产么?拿了百姓的地,百姓又吃什么呢?

如果说,拿地的时候,那些地是无主的;那其实就是教条主义了。

地,是百姓的,因为黄巾,百姓跑了,土地这才无主。军队出来,打跑了黄巾,然后那地,就归军队了?当然不应该这样,应该把土地发还给百姓才对。

其它问题还有很多。总之,曹操的军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痛定思痛,总结经验,这回,曹操拿下青州之后,就准备走一条不同的道路,让百姓种粮,军队只维持百姓的安定。

也是三月,涂山的部队再次有了行动。

自荆南本部,又出来一支十万人的军队,直接补充到沛国。

原先驻沛国的十万军队,则北上到了东平湖口。

东平湖口仍然留下五万军队驻守,另外十万,则占领了济南。

济南这个时候,相当于空城。

一般来说,两个强大的诸侯之间,总会留下这么一两个空城,作为缓冲地带。

青州方向,临淄驻有曹兵。临淄与东平湖口之间的济南,就留作了空城。

现在,这座空城,被荆州军队占领了。

泰山到济南,可以绕道东平湖口,也可以走山间小道直达。所以,东平湖口并不是非常关键的要道。

转天,东平湖口的五万荆南士兵就拔营起寨,靠近济南,之后,渡过黄河,占领了著县。

随后,济南城又出来五万兵马,过黄河,占领了东朝阳。

著县和东朝阳县再北边,就是冀州了。

再后,沛国留下两万士兵,其余八万军队,占领了琅琊。

占领的这个琅琊,与前面所说的两条路里面的琅琊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琅琊,在两条路中,靠海边那条的中间。而现在荆南军队攻占的琅琊,则只是琅琊国的治所。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临沂。

前面所说的两条路,南端交汇处,就在临沂。也可以说,这个位置,可以同时挡住那两条路。

占领琅琊,也可以说是侵略了徐州。但由于琅琊长期被泰山贼所控制,并不在徐州(陶谦和刘备)的控制之下,所以也可以说没有侵略徐州。

于是乎,二十九万荆南军队,对泰山实行了半包围。

西南方向,沛国两万、泰山城四万、琅琊郡八万,共十四万。其中,琅琊郡的八万,为主要战力,防止曹操往徐州方向转移。另两处,主要是为了保持联络和运输。

西北方向,则是济南、著县和东朝阳县三处,成倒品字形,各自驻军五万。其中,著县和东朝阳县的位置靠北,接近冀州,地形上一马平川没有借用,战争压力较大。济南的战争压力相对较小。

六处中,基本不会直面战争的,有沛国和泰山两处。

其中沛国由管宁担任太守,武将范哲、桂生率兵协防。

泰山由顾雍担任太守,武将赵然、郭才率兵协防。

琅琊郡有可能会遇到曹操的突围,也有极小可能会遇到刘备和吕布的骚扰,故由刘晔担任太守,武将李通、周砀、黎寿、霍修率兵协防。

战争压力最大的著县和东朝阳县两处,分别由虞翻、鲁肃担任太守。但这两处的长官却不是太守,而是将军,分别是徐盛和张燕。

不错,就是黑山军大首领张燕。他在彻底投诚之后,因为其出色的野战能力而得到重用。

另外,徐盛下面,还有韩浩、莫敬、习发、古康四将领兵协防;张燕下面也有乐就、高旷、雷自、梅程领兵协防。

战争压力一般的济南,则由陈群担任太守,最高长官自然是涂山(赵范)。

济南这边,也有董袭、于毒、杜永、祝宏领兵协防。另外还有黄忠、张绣、太史慈、徐晃四员猛将,留作秘密底牌。

三月,全部到位之后,涂山的第一个小动作,就是把泰山上的土匪剿了。

活捉了孙观、吴敦、尹礼三员杂牌武将,另有昌,则被杀死。据说以前还有臧霸,已经投靠了吕布。

匪兵总数没上万,其中真正能打的兵,也就三千出头,其他的,只能算是匪民。

能打的兵,补充进军队。匪民,则遣送到沛国,还原为百姓。其数量,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