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外成功的生意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丢失的红鞋字数:2376更新时间:22/06/27 02:12:50
第一百三十五章意外成功的生意    去年。    国内百强县榜单发布,松江省和粤东加一起,占了百强近三分之一……    粤东当地比邻香江,在改开的前沿地带,再加上是传统的外贸商业区,所以商业发展起来的速度很快,几乎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松江相比!    不过近些年,粤东也在变革。    旧产业、老技术正在不断的升级,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工厂开始出现……    昨天,吴奇访问的公司都算前者,而今天吴奇去的地方应该算后者。    一家服装厂。    这样的服装厂在粤东并不少见。    来自香江的服装厂老板,粤东本地的中层管理者,来自边远贫穷省份的打工者……    这三类人组成了这些小厂的基干,仿佛一个企业形状的金字塔般。    吴奇去的就是其中一家。    不大也不小。    千多人的规模服装厂。    老板姓林。    据说是那位制衣大亨林百欣家的堂亲。    在林家事业转向娱乐业之后,这人来到国内发展起服贸业,现在也算是小有身家了……    “吴生,你好。”    老伯普通话说得不错。    六十多的年纪,待吴奇很平和,并不那么谄媚……    “你好,林总。”    吴奇颔首问好道。    “走,一起看看……”    服装厂有什么好看的呢?    一片大同小异的厂房,一堆穿着工装的工人,埋头在缝纫机下面……    巨大的模具切割着布料,分装的工人手脚麻利,设计师匆匆抱着图纸。    相比起格力和老周的厂房,这里反倒显得很是凌乱。    “这两周生意好多了。”    林总笑着和吴奇说道。    “服装厂连接了数据库之后,可以快速追踪时尚潮流,现在厂里的打版师傅最忙,因为一天要有上百件样品,需要等着他们去处理……”    “快时尚做得不就是潮流吗?”吴奇笑着说道:“能够在一年内把事情理顺了,我觉得接下来问题应该不大了……”    吴奇心中思量。    母亲说她要进入服装行业,未曾想真的做出成绩了,这一片粤东的代工厂,正是她旗下的服装品牌,在一年之后的奋斗结果……    这些代工厂每月为母亲的品牌生产近十万件衣服,不过这对于整个代工厂只是一笔小生意,因为流水线生产的服装厂产能远比想得惊人。    要不是有吴奇的面子在,母亲可能都推动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走到现在这一步,接下来就是学者ZARA和HM,把廉价时尚的服装产品,全都推向世界消费市场了!    “这就是阿姨的……”    林湘竹也跟着过来了。    “是啊!”    吴奇颔首道。    “服装等轻工业是我们国家工业的起步,当年上亿件衬衫才换一件飞机回来,可是给我们这代人很大的冲击啊,等我们长大之后,国内的服装业已经开始衰退了,不仅自己的品牌没做起来,就连制造业也开始衰退……”    吴奇和林湘竹说这话,回头问这个林老板:“林总,用工成本是不是在上升?”    “是啊!”    林总点了点头。    “你们家的厂在别的国家开了分厂吗?”    面对吴奇的问题,林总犹豫的点头。    “嗯,准备在越南开一家……”    “越南啊!”吴奇问道:“当地的条件怎么样?用工可能比国内便宜,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当地的执政水平,以及税收都是很大的影响……”    林总摇了摇头说:“我是没有精力管这些事情了,这事我一个侄子再管……”    “如果吴董你想知道的话,我可以仔细问一问这事?”    “哦,那到不用。”    吴奇摇头拒绝了说。    “我只是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你准备他厂子转移到其他国家呢?”    “因为人越来越不好招了啊!”    林总叹气道。    “还不仅是工人工资的事情,就拿我这个厂来说,人数最高的时候,一共有两千三百人,现在除了去越南的,身下的也就一千出头,我增了不少机器之后,才勉强填补了人力空缺,我在门口的找人广告,可一直都没有撤下过……”    吴奇颔首。    他大概知道了原因了。    内地的各种行业发展起来后,吸纳了沿海的廉价劳动力……    沿海的工资虽然可能比二三线的老家高一些,可沿海的消费也比老家要高不少啊,再者,粤东一线的房价已经让人绝望,没人愿意在一座买不起房的城市工作,于是为林老板工作的廉价劳动力,纷纷回到老家自谋出路去了……    这种情况下,这些轻工业主们也寻求自救。    除了把厂子搬迁到二三线乃至内陆城市外,也只有寻找另一个能代替华夏的人力市场了。    印度、东南亚、中南半岛!    其实,在吴奇眼中,商业问题很简单。    归纳起来就是,‘原材料-生产-贸易’这三个基础的商业模式……    全球化的今天,原材料有原材料的商业体系,而生产也有生产的商业体系,贸易自然也有贸易体系。    改开三十年,华夏顶多掌握了半个生产体系,而原材料和贸易体系被人握的死死的。不过华夏比较有优势的一点是人多,全球现如今就没有能承接华夏产业的公司,只有把产业一个个拆分后承接的‘国家孤岛’……    印度?    去过印度的吴奇知道。    印度有点类似于用民族化聚拢起来的国民政府……    你让民国政府发展工业?    执行力够吗?    再者,时代环境已经不一样了,谁又愿意印度安稳承接华夏的工业呢?    吴奇不是一直在‘捣乱’吗?    他宁肯把产业一片片拆碎了撒在南洋的岛屿上,也不愿把产业整体转移到了印度去。    当然,转移到华夏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南半岛国家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世界贸易体系被欧美瓜分,我们从来没有掌握贸易,现在原材料也被限制了,廉价石油、优质铁矿石、农牧业产品,都是能轻易卡我们脖子的物资啊!”吴奇有些感慨地说:“我并没有阻止我妈做服贸生意,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做得很烂,做了这么多年还是做代工,一个响亮点的品牌都没有,更别说经营全球贸易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