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熟能生巧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奋斗的平头哥字数:2120更新时间:22/06/27 14:52:04
虽然喜欢,不过吴飞最后还是没有买下那套竹碗,四处看了一下以后,最后走到了萧劲松说的那家卖竹筐的店子。
说是店子,其实也就是在棚架下面的一个摊位罢了。大家都是这样一边做一边卖,并且十家有九家都没有什么招牌,不过吴飞要找的这家,倒是在沿街的地方挂了一个写在泡沫箱盖子上的电话。
上面的电话,正好是萧劲松刚才告诉吴飞的,吴飞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不过进去的时候,吴飞并没有跟老板打招呼,更加不要说告诉老板,自己是萧劲松介绍过来的了。
像逛其他的地方一样,吴飞在里面转了一下。其实这样的一个摊位地方并不大,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个平方,里面密密麻麻的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竹制品。
吴飞要买的那种竹筐,就堆放在靠近铁路的墙下面。从棚子里面往上面看,还可以看到铁轨呢。
就吴飞逛的这一会儿,就有两辆火车从上面经过,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吴飞看了看那些竹筐,感觉这些竹筐的质量还可以,虽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根竹条,不过倒是还蛮宽的,并且那些用的竹子也是上了年头的老竹子。
吴飞对正忙着织一个竹筐的老板说道:“老板,这种竹筐怎么卖,多少钱一个?”
老板停下手里的活计,看了看吴飞指着的东西说道:“你看的那种竹筐十块钱一个。老板买去是拿来做什么用的,这种只能装不是很重的东西。”
“买来装菜,不过你的筐子怎么卖的那么贵啊,别人那里一个才要五块钱。”
来的时候,萧劲松就跟吴飞说过竹筐的价钱,一个才五块钱。谁知道到了这里,居然一开口就要10块钱一个了。
刚才吴飞也在别的地方问过,有喊9块的、有喊8块的,最高的也就是10块钱一个了。谁知道这里一开口就喊了一个最高价。
听到吴飞这样说,老板就知道吴飞是了解行情的,就算不是真正的了解,反正还是对现在的价钱不满意就是了。
“老板你要多少?要是买的多的话,价钱还可以便宜一点。一个两个的真的赚不了多少钱。”
“要是价钱谈的好的话,先给我来一百个,要是好用的话,以后也少不了来你这里买。”
吴飞对老板说道:“老板你就给一个实在的价格,10块钱一个要是买一两个我就懒得跟你还价了,不过我现在可不是一个两个的。”
听到吴飞说要一百个,并且以后还要,吴飞刚开始的时候也说过买去是用来装菜的,老板对吴飞说道:“老板是做蔬菜生意的吧?县城这些做菜生意的,我全部都认识,以前没有看到过老板啊?”
“也差不多吧,不过我是自己家里种菜的,还过一段时间菜就可以收了,所以来买一些竹筐备用。老板说个实在价,最低多少钱一个可以卖?”
“既然一次买一百个的话,那就算七块钱一个好了。”那老板对吴飞说道:“我保证你买了我家的竹筐好用,装七八十斤的话随便装都可以。只要不阴晒雨淋的,保证你用两三年都不会坏。这些竹筐用的都是起码四五年的老竹子,并且全部都是秋后砍回来的。”
竹子在还没有砍下来的时候,叫吴飞去区分老嫩的话,吴飞还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老的竹子一般颜色会有点发黄,要是新长出来的竹子,特别是当年长出来的竹子,竹竿一般都是青色的。到了竹林里面一眼就可以分的出来。
竹子是一个长的很快的东西,从竹笋长出地面以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差不多就可以长的很高了。
头两年差不多就能把一生的高度都长完了,反正到了第二年往后的时间里面,除了能长老一点以外,好像高度都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不过竹子砍回来晾干以后,再叫吴飞去区分哪些是老的竹子、哪些是嫩的竹子,吴飞就不怎么分的出来了。
不过老竹子做的东西要比嫩竹子做的东西耐用,那倒是真的。吴飞家里有好几张小竹椅,就是用自己家里的老竹子做的,都用了好多年了都还没有坏掉。
最老的一张竹子做的躺椅,好像都用了有十来年了。前两年吴飞国庆节回来的时候,吴邦还把那张躺椅洗了一遍,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又重新上了两遍桐油。
先上一边桐油,然后等干了以后,又上了第二遍。然后那把躺椅就重新焕发出了光辉,像极了第二春一样。
当然,想要一把用了十来年的竹椅变成像新的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了。就连竹节上面的凸起,这些年都差不多被手磨平了,上面摸上去特别的光滑。
吴邦到了夏天的时候,就喜欢把那把竹椅搬到院子里面来,躺在上面休息。中午午睡的时候,也经常是在躺椅上面躺着休息的。
这样的竹筐其实自己家里也会做,只是耗费的时间有点多,还不如直接买现成的划算呢。
因为现在那些专门做竹制品的,破竹子已经是用上了机器了。不像自己家里做,还要用手把竹子破成一条一条的。
算起工钱来,就算是十块钱一个,也还是买现成的划得来。因为一个不经常做的人,一天事绝对做出十个以上的竹筐的。
但是像他们这些经常做的人,在材料准备好的情况下,只一个竹筐可能就是十多分钟的事情。
刚才吴飞进来的时候,老板就在编制着吴飞要买的这种竹筐。
进来的时候,那个竹筐也就是刚刚编好了一个筐底,等吴飞在里面转了一下,最多就是五分钟的时间,他就把筐子的四个面都编好了。
现在只差最后的一道工作,也就是给整个筐扎一个边就可以了。并且在和吴飞说话的时候,老板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眼睛都不要看着筐子,就像手上面长着眼睛一样,编起来一点差错都没有。
那动作,吴飞看久了都感觉到有点眼花,实在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