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大佬考察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貌似高手字数:5195更新时间:22/06/27 15:31:03
兰花资本,楚垣夕甚至于没太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以为是2016年之后才崛起的创投新兴,结果一查才发现,人家很久之前就领投过小羊电动和玩虾游戏。

这两家公司非同小可,前者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按¥计算达到35亿,后者是天朝手游早期的顶梁柱和弄潮者,靠蹭金庸ip做手游,行业内可以排到前三,后来被上市公司并购。总之这是两笔非常厉害的投资,投出一个都不容易。

这就尴尬了,楚垣夕发现这特么居然是投过手游的,自己居然不知道?好在没人发现自己的无知。

因此他特地深扒了一下,发现因为风格太激进,兰花资本也沉寂过一轮,等到2016年之后才陆续爆发。好年景不爆发到了坏的年景爆发,这也是常有的事,郑德基金也一样沉寂过很长时间,到现在袁敬的咖位都还没提起来。巴人虽然很爆,但是只是孤例。

观察胡世恒的投资路线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对“o2o下半场”情有独钟,这可以说是个不怕空手接飞刀的强者了,因为o2o是被投资圈主流舆论认为即将寿终正寝的。可能因为这位大佬创过5次业,所以对创业者分外理解,也对创业项目可能面对的困难有充分的认识。惟其如此,什么样的产品能达到更高的高度才更让他敏感,因此才会屡屡激进的出手。

简而言之,这是个不怕失败,渴望成功的人。

胡世恒的真人显得比照片年轻,不过发际线已经退的很离谱了,有向李靖飞看齐的趋势。身块也比较胖,肚子圆滚滚,关键是个头不高,所以显得很诙谐。

楚垣夕原本想把人迎进来聊一会再去探店,没想到胡世恒并不按套路出牌:“不用进去了,咱这就走吧。公司我自己都开过多少回了,老破小的房子我也用过,富丽堂皇的也用过,带未来感带滑梯的我都用过,没啥可看的。”

嘿?楚垣夕心说这倒是跟我比较像,这方面没追求。很多公司在装修上特别较真,得对标谷歌,至少感觉上对标谷歌,下楼直接坐旋转滑梯是标配,但是其实毫无意义,不如给员工多发点钱少挑点刺。

只听胡世恒继续说:“其实徐大姐你根本没必要自己探一下店,不赶趟啊,小康的店都开了十多家了,我自己早就探过了。”

徐欣其实昨天晚上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蠢了,心说你这不是成心吗?“小胡,你都探过了为什么还要拉着我们再探一遍啊?”

“有好多问题,需要到店里指着问啊,大姐你就没觉得小康的店确实有点意思么?”

楚垣夕心说这话更伤人,五十多岁的老女人,审美基本上接近于直男了,而724式的便利店则不然,主要用户是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人,徐欣能感觉出来就见鬼了。

可他转念一想,咦?胡世恒这年纪可也不轻,绝对不算年轻人了吧?

“大佬,您是怎么感觉出有意思的?”

“我啊,我进了你们店之后,感到一种,怎么说呢?孤独。”胡世恒径直走向小康总部附近的那家店,显然是来的时候就看见了。“你们这个装修,还有货架到座位的距离,有点意思,我对着墙一坐,就感觉闹中取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就算旁边坐着人都没感觉。”

哎哟,这是个行家啊!楚垣夕心说风格问题还是原世界中小康已经上路一段时间之后才意识到的,然后立刻从岛国请来设计专家,给出一套标准化的参数。这套参数不拘泥于户型,讲的是装修的色调,货架之间的距离和高低尺寸,空调吹风口的位置等等,甚至货物怎么码,零食袋以什么角度蹲在货架上为宜,严格控制每一行货物的高度。

其中最精髓的就是面对山墙的一字长桌。小康的店大小不等,但是再小的店,也要最少五个客位,如果不能是“一”字,顺着拐角折一下也可以,这五个孤独的位置是必须的。

可以说这套设计是有着鲜明风格的。岛国便利店企业最领先的是什么?724和罗森等等,在这条赛道上最领先的就是文化。岛国便利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氛围,是可以产生文学和哲学的地方,在天朝的新零售创业者中有这种意识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可以说原世界中小康能够成功,这套风格是个加分项,特别是存在前后对比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感觉的到客户粘性的增加,比如客单价的提升。

要知道什么东西量大了之后都可以归入大数据,客单价的提升对便利店的效益是立竿见影的,因为便利店的客单价特别低。特别低的时候五毛钱都很重要,从15块提升到15.5,就是3.3%的提升,换网游里一把剑加上3.3%的吸血就是神器了。

因此这次重新做小康,是直接以这套参数起步进行装修的,而货物摆放方面苛刻的要求使得每个店员一开始接受培训的时候都很累,需要适应的时间。这也是小康店员为什么提前那么久进行培训的原因。

顿时,楚垣夕由衷的说:“哎呀大佬您真是太有见地了!一针见血,孤独寂寞正是我想渲染的气氛。”由衷和谄媚在感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袁苜本来想开开玩笑,发现还真没什么毛病,只听楚垣夕接着说:“小康,就是大城市年轻人避世的空间。”

“你还挺会拔高自己的?”袁苜说着站到店门前,自动门滑开,一股凉风立刻从店内刮出来。

“这叫品位升级。”楚垣夕跟着走进店内,这是上午十点多钟,正是店里没人的时候,店员有的在弄热餐,有的在上货,听到有人进来,不论看见的还是背对着门正在忙的,几乎同时说:“欢迎光临小康生活,注册会员6点9折优惠欢迎您注册。”

这是店员培训第一条,进客人之后立刻把黑话先喊一圈,不追求整齐,但是每人都要喊一声,一天下来几百上千声,对嗓子是很高的要求。这个黑话还是随时更新的,要跟着小康的销售策略走,现阶段就是推注册。

说完之后有的人才反应过来是总裁来了,楚垣夕赶紧一摆手,示意他们该干啥干啥,然后说:“您有什么问题?”

“就先说说你这个避世的空间吧?怎么理解?”

“很简单啊,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是租房住的,相当于宿舍,特别是那些跟二房东租的房,要啥没啥是多数。便利店的用户体验如果合适,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我们热餐区和微波炉就是他们的厨房,我们冷柜就是他们的冰箱,冬天和夏天,这里就是他们取暖和避暑的地方。”

楚垣夕有房,但是也租过房,特别是刚工作那阵,找的工作离得贼远,每天通勤路上三个多小时,然后下班还晚,周末还加班,家变成一个纯粹用来睡觉的地方,还不如在公司旁边租房。因此他也有过类似的感觉,而且这个感觉时隔多年仍然强烈。

“那什么体验合适呢?谁也不认识谁是最好,互相不打扰,不交流,也没人会赶你走。所以整体风格上我选择孤寂,就算店里人不少,只要这个孤寂的感觉在,我们的店就相当于他们的私人空间,体验上是这样。”

袁苜从来就没注意过这个,甚至于她到小康的店里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根本就不是便利店的目标用户,因此听得一愣一愣的。“私人属性,有那么重要?”

“真的很重要啊。你没看最近公众号上有一篇很火的爆文,说中年男人下班回家,车开到楼下了但是不下车,要在车上坐十分钟?”

徐欣立刻插话:“哎,我看了,感情渲染挺好的。”

“这个就是私人属性,一天24小时要么属于老板要么属于老婆孩子,挤出十分钟属于自己。”

“嘶……”胡世恒的疑问更多了,“便利店生意做的不是时间稀缺属性么?客人买了东西就走。你提供私人空间,那坪效怎么算啊?”

“这个吧,相对论。”楚垣夕知道这是很多人的误区,“便利店确实是快节奏的产物,但是用户是跟着体验走的,体验好的地方自然值得多分配一些时间。现在的用户就这样,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体验最重要。至于坪效,制造需求的坪效并不直接反应在数据里,店里的冷气、自动门、免费充电器都会制造需求,这个私人空间的体验也一样。”

当楚垣夕说到“用户根据体验分配时间,线上线下都一样”的时候,胡世恒顿时陷入沉思,因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从对用户的争夺**裸的转变为对用户时间的争夺。为此,所有大厂都不惜制造铁幕横沟,把用户圈在自己的圈子里,用尽手段充分杀死用户的时间,把这些“时间的尸体”当成自己的战利品,并变现为财富,绝不留给竞争对手。

从没有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把“时间就是金钱”演绎的这么**,这是大企鹅并不惧怕阿里的理由,也是视头条系为劲敌的原因。头条系的时间吞噬效应大踏步的追逐着微信和手q,而且是生吞,微信手q被用户使用的时间也长,但不是生吞,过去只有小说游戏才会生吞用户的时间,但也是有限的,而头条系的几大信息流app吞噬用户的时间就像黑洞,根本不讲道理。

胡世恒假装看四周,实际上用余光瞟了一眼指挥若定的楚垣夕,心说这人不愧是一年不到就做起一家估值300亿的企业,对互联网领域的理解不可以说不深,说出来的都是干货。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呢?“都跟着体验走的话,那性价比呢?”

“性价比么,我把用户分成两类,一类叫重视性价比的,一类叫重视体验的。”

这是便利店的核心问题,也是小康最有见地的领域。“都追求性价比的话,很多商业模式是无法存在的。京东的东西比淘宝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体验好。所以对于体验型的用户,性价比不是问题。当然性价比本身也是用户体验之一,所以,我准备了一套经济内循环的系统,配合付费用户系统来满足性价比型的用户。”

“经济内循环,配合付费用户系统?有点意思啊这个?”

看胡世恒不理解,袁苜和徐欣默契的对视,然后哈哈一笑:“老胡你不玩游戏吧?”

“我不玩游戏,但是我投游戏。”胡世恒很自豪,认为自己对游戏有一定理解。然鹅……

“一看小胡就是不玩游戏的,楚垣夕这套经济循环简直就是,就是国产坑爹网游的套路端出来,以前坑玩家,以后坑用户。”徐欣开心的说,“他套路太深了,你先把他那个app里的优惠券体系理解一下试试?”

胡世恒心说看来不止我一个人糊涂啊,“这也是我今天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就是算不过来这帐所以才要当面问问的。”

“大佬,我跟您说。”楚垣夕凑近了小声说:“小康的优惠体系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人算不清帐。”

胡世恒心说这就聊不下去了,以前坑玩家以后坑用户,那今天就坑我呗?各种期限不等的优惠券、多重会员资格的叠加让利幅度,还有购物返点,这特么怎么聊啊?

但是聊系统什么的,确实不是这个场合应该聊的事情,应该对着电脑和文档聊,他也是创业多番的人了,这点b数还是有的,这种实地考察的场合确实只适合聊体验。

因此问题再次转换:“楚总,除了陌生这个风格,你还有什么提升体验的地方?这个体验什么时候才能显示出价值?”

“那多了去了啊,小到免费充电器、免费创可贴之类的,大到关东煮机器人,自助结账,这些都算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做便利店在我看来就两件事,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效率。开便利店想要提升这三个地方,唯有专注,专注才能注意到细节,要长期持续的投入精力。至于体现价值么……形成规模,小康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就是1+1远大于2。”

“可我看某些规模已经很大了的店,比如全时,现在在收缩啊,并不是越大越好。”

“小康的规模和别人的规模,不是一个规模。我们是有单车的。”楚垣夕非常自信的说,“单车不只是出行工具,也获取数据,这个数据和用户的消费数据搭配起来非常有用,我们的规模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组成网络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类似‘向量’的数据,不止是大小,还有方向。”

胡世恒心说这是欺负我数学不好吗?但我数学确实不好啊!向量是什么鬼?下一个问题!

这时徐欣给他解了围:“小胡,你跟我说说你为什么不投开门客吧,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开门客你也考虑的。”

“投可能还是会投一点,财务属性的。”胡世恒对徐欣点头,“开门客的打法类似于超市,我想来想去,还是缺乏吸引力。”

“为嘛?超市的客单价多高啊?”

“对,超市客单价高但是业绩普遍一般,大规模关店的比比皆是。便利店客单价超低,但是你看看现在咱们圈子里想投便利店的有多少?唉!”

胡世恒感叹一声接着说:“增速是不会骗人的,便利店的行业增速在现在这个整体大环境下吸引力就是高啊。其实去年已经有苗头了,潮水退去,还保持增速的才能不裸泳。我也不知道红利从哪来、因为什么,但是看结果就是有趋势红利支撑便利店这条赛道。楚总跨界搞便利店很多人觉得突兀,反正我从一开始就是拍案叫绝的,结果开路演袁敬不请我,让我很失望。”

袁苜一缩脖,心说这锅应该是楚垣夕哒,他就释放那么点份额,狼多肉少不够分的啊。再说老哥还跟我吐糟他太难伺候了呢,谁知道他后边又对投资人的资质提了那么多条件……

徐欣倒是很清楚,相当长的时间里投资圈对便利店的看法都是“同质化严重、性价比不高、货物品类局限性大”,总之缺乏投资价值。

但是不看好归不看好,到今年玩便利店的大部分都开始盈利了,这个时候再想投进去的人都比较尴尬,因为没抄到底,再进必须追涨。

所以这段时间她拉关系的难度并没有楚垣夕想象中那么高,投小康要求的估值虽然比较高,但是已经开始有序运转了,显示出仍然还不错的性价比。

但是尴尬的是,投资人基本上都是油锤灌顶式的思维,先看赛道大小再看趋势红利,所以盲目性其实也非常大,忽然看到某条赛道的gmv比预期的高,第一反应就是慌。为什么数据这么高?增长的逻辑在哪里?别人为什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