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东方大梦没法不醒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肉都督字数:2178更新时间:22/06/28 11:26:56
王孟坐在客厅,看着一大客厅的人,老的小的,几世同堂。那些玄孙辈的男孩女孩,他大多都叫不出名字来,到了他这个年纪,子孙太多,根本顾不过来。
要不是因为他还在世,这些后辈也不可能年年还聚在一起,等到再多几年自己咽气了,该散的就要散了。
或许也用不了几年,现在他已经感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限之期,大概也不远了,好在,这个年应该还能过去。
年纪小的孩子们,嬉闹玩耍,只敢离得远远的,生怕惊扰了堂中的这位老祖宗。
王克望跑过来给爷爷添了点茶,“爷爷,慧珍问您晚上要不要吃饺子,还是吃米饭?”
慧珍是王克望的夫人,现在也是王府的“厨师长”。
“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王克望说道。
“我们这么多人,肯定也都不一样,饺子和米饭都有的。”
“那就吃饺子,你爸呢?”
“他去刘叔叔家了,刘叔叔最近身体不太好,这两天躺在床上已经不下床了。”
王孟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孙子口中的刘叔叔他当然知道,是刘岩家的小儿子,刘岩是王孟当旅长时候的政委,王孟算是看着那小子长大的。
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太多了,跟他一般大早已经就剩他一个,比他小一辈的,也不剩几个了,基本上每年都要有一个两个熟人去世。
王克望他们那一辈,也都已经开始减员了。
“那你父亲晚上不回来吃饭了?”王孟又问。
“应该回来,我刚才打电话问了,说过一会儿走。”王克望应道。
王孟嗯了一声,“张重这些天你们有联系么?”
“他最近应该挺忙的,上次来燕京签售之后,我们就没联系过了。”
“下次他再来,提前跟我说一声。”
“好,我知道了。”
“你去忙吧。”
王克望其实没什么忙的,家里面人多,忙活的人自然也多,也不需要他。不过老爷子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他待在旁边也感觉有些不自在。
等到孙子走了,王孟看了一眼外面的院子,今晚的月光不错,影影绰绰的,浑然不像大年二十九燕京该有的样子。
张重的新书《平凡的世界》他今天上午才终于看完,年纪大了,看书的速度明显跟不上别人。
下次等到张重再来,他一定要表扬张重。这个年轻人给了自己太多惊喜和意外,跟别人不同,华夏的这一百年他可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过来的,对于其他读者来说张重写的背景叫历史,但是对于他来说,只叫过去。
不论是这次看的《平凡的世界》,还是之前的那本《许三观卖血记》,书中写的时代背景,他都亲自经历过。
天赋这种东西果然奇妙,自己弃戎从文这么多年,靠着别人没有的经验积累,依旧无法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
王孟正想着刚刚看的《平凡的世界》,孙子王克望去而复返,“爷爷,张重又出了一篇新作品。”
“哦?”王孟挑了挑眉毛,这才几天?又有新作?
“是一篇短篇小说,发在微语上的,我也是刚才上网看到的。”王克望说道。
“手机呢,拿来给我看看。”
王克望把手机递了过去,王孟拿着手机却皱起了眉头,“你这手机太小了,字都看不清楚。”
“那我去拿电脑?”
“不用了,你读给我听吧,反正是篇短篇,用不了多长时间。”王孟说。
王克望嘴角抽了抽,张重的新作他自己还没看呢,估计给老爷子读也是磕磕绊绊的,要是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字,脸可就丢大了。
“你在想什么呢?不愿意?”
“没,没有,我这就给您读。”
王克望接过手机,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始给王孟读书,“断魂枪这是书名。”
王孟挑了挑眉毛没说话,王克望继续读道,“生命是闹着玩的,事事显得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额,这句话好像是题记?”
张重只是把这句话放在了头前,也没标注,王克望是研究了一下才这么猜测,他猜得没错,这句话确实是题记。
“沙子龙的镖局已经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有办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
因为是第一次看,所以王克望确实读得不太流畅,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王孟。
反倒是王克望,因为注意力都放在字句上,虽然读了一遍,却没有过脑子,看得懵懵懂懂的。
王孟有些愣神,两只眼睛盯着茶几上的茶杯,像是被点了穴道一样。
王克望伸头看了看,茶杯里的水还是满的,刚刚添了没多久,还冒着热气。
“爷爷?”
王孟回过神来,“没了么?”
“没了。”王克望往下拉了拉确定后面没了,他看着王孟,不确定老爷子刚才是不是认真听了。
“东方的大梦没办法不醒了。”王孟叹了口气,忽然又笑了起来,“是啊,大梦醒了,醒了才好。”
王克望没听懂老爷子说的意思,又低头看向手机,他想从文章里面找答案。
却听王孟继续说道,“那样的时代,又有几个是沙子龙。”
醒的人总是少数,大部分人还在沉睡。
但是当大部分人都在沉睡的时候,醒的人只能承受醒来的痛苦,却无法改变什么。
沙子龙是被逼醒的,在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面前,他手中的长枪,只有失败的命运,所以,他把枪收了起来,甚至不再往下传,因为他知道,即便他的那套断魂枪再精妙也无法挽回东方了,他们需要其他的东西,那些能够抵抗洋枪大炮的东西。
所以,他将镖局改成了客栈。
王孟能从这篇几千字的小说里面感受到华夏这个国家和人民近代遭到的苦难和凌辱的内外原因,尽管书中没有对这些东西的描述,但是含蓄的巨大魅力使这些话都已经意在言外。
其实不仅仅是近代,即便是当代,当国仇家恨已远,这些“言外之意”依旧能够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华夏这些年变化太快了,快到时代更迭让很多人跟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