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针锋相对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让你窝心字数:3127更新时间:22/07/01 03:28:30
事到眼前,李耘等人已经没有退路,他看看左右其他几人,不知道是天冷,还是害怕,脸色惨白。而郑友梅最为不堪,浑身颤抖,牙齿相叩,发出‘嘚嘚……’串响。而跟随他们前来的太学生们似乎也心生惬意,尽皆噤声,面带惧色。

“吾等身为圣人弟子,当胸怀天下,有为万民赴死的勇气。今朝廷奸佞当道,官员昏聩,弊政丛生,吾等为万民请命,伏阙上疏,行的是正道,又何惧刀斧加身!”正当太学生队伍踌躇不前时,那些前来助威的名士大儒及士绅们也皆已聚于他们队伍之后,一老者出列朗声说道。

“静山先生说的不错,尔等行的是大义之事,必将青史留名,永载史册!”士绅队伍中又有人站出‘鼓励’道。

“吾等之行乃是正义之事,为民请命,刀山火海,又有何惧,我们当学先贤,慷慨赴难之举!”李耘转身高声吼道。

“李兄真乃当世男儿,吾等愿共赴国难!”杨连山施礼道,与其并肩站在一处。

“对,吾等与李兄同往宫前叩门!”刘慕夕咬咬牙,抬起灌了铅似的腿向前两步与其站在一起道。

“吾也同往!”郑友梅好不容易稳住身子,不再哆嗦,勉强提高声音道。

“好,我们同往!”李耘点点头,心中松口气,总算没有冷了场,又对众太学生道,“今日宫前伏阙上疏,生死难测,诸君可愿同往?”

“愿与诸君同往!”众太学生喊道,但是声音参差不齐,少了当初的气势。

“好,吾等在前,诸君在后,同去!”李耘等人却也不敢再计较许多,他们也担心再拖下去,队伍会散了,趁热打铁道。

李耘手捧奏疏在前,张瑞丰等五人连襟随后相随,其他一众太学生列队跟随其后。而那群所谓名士和士绅则缓步在后,好似压阵的将军一般。上疏的队伍向前,离阙楼越来越近,而皇宫中并没有什么反应,守护宫门的军兵依然如木头人一般伫立,似是没有看见他们一般。

阴沉沉的天空,空旷的广场,紧闭的宫门,高大的宫墙,肃立无声的兵卒,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太学生们的脚步愈加沉重,似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举步维艰,心脏狂跳,喘不过气来,有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而让太学生们坚持不退的理由似乎已经变得简单了,过去行至阙门宫中就会有人查问,兵卒相阻。但现在居然视他们如无物,如此‘慢待’岂能不如太学生们感到愤怒,这也激发出了他们心中那仅存的傲气。

作为上疏主导人的李耘此刻却是骑虎难下,感觉向前迈出每一步,都像距离深不见底的深渊更近一步,而似乎离自己当初的理想好像又远了一步。他咬了咬嘴唇,低头看看手中的奏疏,抬头看看雄伟的宫门,脚步又坚定起来,自己是为民请命,行的是正道,何惧之有!

与坚定的李耘相比,后边的几个人却是显得脚步虚扶,心神不安。现场太过安静了,惊得让他们魂不守舍。张瑞丰不住回头看向队尾的名士队伍,希望先生能给他些提示,但是他失望了,先生的神情漠然,显然当下的情形出乎了预料,一时也弄不清状况。

刘慕夕则是左顾右盼,心中不住的大叫:“人呢?人都去哪里了!”而此刻亦有人发现这里的热闹,陆陆续续不过百人而已,缩着脖子、袖着手远远观瞧,不像是为他们站脚助威,倒像是看戏一般;陈旻越近宫门,却愈加胆怯,他知道陈家的荣耀皆来自于宫中,而自己向其示威,会不会触怒陈家宗主。而现下已无退路,只能搏上一搏,能够自立门户,不再寄人篱下。

郑友梅若说没有悔意也是瞎说,但是想到兄长信中描述家中的‘惨状’,又让他生出些勇气和恨意。他是闽南人氏,父亲以科举入仕,做过两任知县,因病致仕,做了个乡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庇护相邻,将他们的田地划入自己的名下,免于朝廷苛捐杂税的盘剥。

江南沦陷,家乡同样为蒙元所占,田产被鞑子侵占,直至朝廷再复江南,将被鞑子所占之田发还。郑家依照旧例将乡邻田产纳入自家名下。但朝廷税赋要低于佃租,去岁减免期满,乡邻纷纷要讨还自家分配的田产,后来官司打到官府,被判朝廷禁止假托于士绅,防止兼并土地,只能将田产归还。

失去这些‘佃户’后,郑家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佃租,自己的田地也没有人耕种,大片被撂荒,而朝廷又取消了士绅减免税赋的特权,家中反而要倒贴税赋,以致家境趋于败落。而恰在此时大批士绅进京上书反对士绅一体纳粮,但无结果。太学之中有人倡议伏阙上疏,他便参与其中,以求达成所愿……

各怀心事的众人终于过了阙门,大家跪伏于地,手捧奏疏,高呼请陛下接收谏议。连呼数声后,才有守护宫门的护军前来询问,他们讲明来意后,兵卒称需要回禀。同时警告众人不得再往前行,擅过阙门者视为侵犯宫禁,将当场击毙。

一个小小护军军卒竟然敢出言恫吓,自然激起重学生不满,纷纷上前与其争辩。而其中正有人唯恐不乱,难以吸引百姓围观,当然在后边推波助澜,甚至上前欲与护军撕扯。这种事情,他从前也干过,知道护军不但不敢开枪,还会好言安抚,而宫中见事情闹大,也会很快派人前来。

不过,这次好像碰到了硬茬,两名军卒并不与他们争论,退后两步摆脱纠缠,摘下步枪挂上刺刀,做出预备刺杀的姿势。而同时一名军卒吹响哨子,立刻有一队军卒从宫门内冲出,赶来增援。面对一排明晃晃的刺刀,杀气腾腾的军卒,太学生们立刻冷静下来。

“吾乃御前护军亲卫旅都统皇甫,尔等为何在宫前喧闹,可知这乃是禁地!”一位军官手扶战刀,厉声喝道。

“吾等乃是太学士子,于阙门外向陛下上书,恳请陛下除奸佞,正道统,恪守祖宗家法!”李耘上前道。

“这里是宫禁要地,你们要上奏疏,自可去谏院、御史台,或是尚书省进谕司,此处非是你们喧哗吵闹之地。”皇甫面色稍缓言道。

“将军,吾等已经几次上谏议书,皆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只能跪伏于阙门,以求能上达天听!”李耘见吵闹声果然吸引来不少百姓围观,目的已经部分达到。而眼前这些军卒如此强硬,显然是刚刚换防的,想着他们随护陛下出征刚回,杀气正盛,弄不好一言不合,真的会开枪。他也赶紧让众太学生噤声,施礼道。

“若是如此,也不可在宫前喧闹!”皇甫哼声道,“吾会向宫内有司禀告此事,但是见不见你们,吾不敢保证。可是你们必须退到阙门之外,不要吵了宫内的安宁,否则一律按惊驾论处!”

“吾等乃是太学士子,天子门生,你们胆敢出言恐吓,我们要弹劾尔等!”眼见对方丝毫不给面子,杨连山上前叱道。

“哼,要弹劾尽管自去,丢官罢职也是后事,现下尔等胆敢再上前一步,休怪吾不客气!”皇甫冷哼声道。

“尔等胆敢!”杨连山向前踏出一步道。

“尽管一试!”皇甫面对其逼视,只是鄙夷的一笑,抬手下令道,“举枪,准备射击!”

“……”旦见皇甫身后的军卒听令立刻齐齐举枪瞄准,压下击锤,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开枪。杨连山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身子一滞,额头见汗,抬起的脚一时不知该是否落下。

李耘见状也是被吓了一跳,身体不由的想要躲避,他没想到对方一言不合就敢举枪相向,与以往的姿态大不相同。而身边其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晃着身子试图躲开对准自己的枪口,围观的百姓也发出声惊呼,向外围躲闪。那些士绅、名士也是愣在当场,他们同样没有想到那些军卒在没有圣命的情况下敢于如此,这在从前是根本难以想象的。

“我们要陛下面见圣上,否则将长跪于阙门不起!”眼见情况复杂起来,刘慕夕还算见机的快,一把将举脚不定的杨连山拉了回来,同时色厉内荏的高声威胁道。

“吾等为万民请命,何惜此身!”杨连山被扯了回来,也是冷汗淋漓,自觉自己的窘态后,又哼声道,但脚万不敢再往前迈了。

“尔等静候回复吧!”皇甫没有再与他们多言,摆手让军卒收枪,列队撤回宫门内,同时向御前禀告。

皇甫倒是没有哄骗他们,不多时宫门又开,有一名官员在两名小黄门的陪侍下匆匆走过来。看看众人道:“陛下知道此事了,你们将奏疏交予吾,会予以转呈!”

“不妥吧……吾等要面圣禀呈,请陛下听谏!”李耘将手中奏疏递上,可忽又觉不明不白的交出去不妥,收回手警惕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