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摸索试探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让你窝心字数:3106更新时间:22/07/01 03:29:16
由于船队的大型船只较多,过闸的时间很长,进入长江后要重新编组然后再过闸进入运河,尽管船队享有优先过渡的特权,也难以改变漫长的等待。
入夜后,御舟进入长江,船上除了警戒的侍卫和值班的水手皆已入寝,而赵昺却躲进船上的工作室。他白天已经了解到枯水期船只过闸缓慢的症结,而也有了初步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他觉得应该尚有更为容易和简单的方法。当下他想到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利用‘倒虹吸’原理将长江水直接引入澳闸补水。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物理上水往高处走的现象,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沟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需要修一构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与虹吸管一样,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其弓弯向下。而加以利用是一种水利工程的技巧。
这种方法在现代已经普遍使用,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早就已经有成功使用的先例。而且,虽然倒虹吸管和虹吸管的输水原理相同,即都借助于上下游的水位差,但倒虹吸在开始工作时不需人为地制造管中的真空,因而更为普及。
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水锤泵’扬水入澳闸。这是一种以流水为动力,通过机械作用,产生水锤效应,将低水头能转换为高水头能的高级提水装置,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的一种简单机械。
水锤泵的结构简单,没有运动的工作元件,结构简单,而且不需要外部动力源,也无须专人看管。使用寿命很长,可使用三十年左右,平时维护费用也很省,不需要建机房,不需要专人值班管理,只要适当时候进行检修维护即可;此外水锤泵细水长流提水量大而且提水扬程高。
赵昺以为这两种方式都比较适合,但也各有优劣。建造倒虹吸管引水,工程量很大,工期长,而且要‘破坏’江堤,这就在防洪上存在隐患。此外就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以保证水流畅通。同样优点也明显,因为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只需按图索骥就能上手,工程成功率有保证。
至于水锤泵则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毕竟这个时代还只有赵昺明白原理,没有成熟的案例。但一旦成功,这种方式具有投入小,节省人力,且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安装,并进行全面推广普及,用于多种行业,解决灌溉和水利设备的汲水问题。但此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水源必须具有流动性。
赵昺经过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将两种方案都做为备选方案,以便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而水锤泵对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只能有劳他进行发明创造了。他首先大篇幅的对水锤泵的应用和原理进行了论述,而后又绘制了图纸,写出计算公式。
但赵昺想想自己这片论文若是放在现代也许就能通过了,但是对于皇家研究院那帮自己培养的研究员来说肯定还过于抽象。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制造出一个模型,以让那些学生们能直观的看明白,并加以仿制和实验,如今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亲力亲为了,虽然他很喜欢自己动手。
一夜之间赵昺完成了模型的设计图纸,并罗列出所需要的材料,然后第二天在过渡后让打前站的人员尽快准备后,又从船上抽调了几个技术好工匠当助手。皇帝有命,底下的人哪里敢怠慢,要的东西有的要立刻备好,没有的也要设法准备好。
而被抽调的工匠更觉荣幸,况且大家也都希望看看陛下这次又会鼓捣出什么新东西,上次北伐小皇帝‘发明’的洗衣机,如今还再造福整个船队,免了大家的洗衣之苦。因此对皇帝的新发明也是十分的期待,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两天之后,当随扈的众臣看到顺着水槽留下的水,不需水车,不用人力被皇帝发明的那个东西成功的送到高于水槽两尺的水桶内无不感到惊讶,而众人更是被皇帝的奇思妙想所折服,感叹这非是人力所能及。在成功进行展示后,这套东西就打包好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京师皇家学院,同时一道旨意也到了工部,要求他们对运河澳闸进行升级改造,以便提高通航能力,保证枯水期船只依然能够通航……
再有一日行驾就进入扬州,陆秀夫十分感慨,他的仕途就是起步于扬州,被当时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赏识,收到幕下,成为其的僚臣,最终做到了淮东机宜文字,后又受到其的举荐入朝为官。李庭芝可以说对其有知遇之恩,但没有想到当日一别成为永别,自己进入行朝为右相,而其却战死在扬州。
“陛下,当年北伐战扬州,麓战数月,破了扬州,为李相建祠设祭,臣十分感激!”陆秀夫施礼道。
“李相乃是大宋的忠臣,朕拜祭他也是有感其对国的忠贞,重兵压城之际率军死战,不惜性命,理应褒奖,青史留名!”赵昺言道。
“嗯,此实是吾等的楷模,不愧当朝名士!”陆秀夫感叹道。
“其实蒙元之中也不乏忠贞之士,当年朕领军破城,蒙元行中书左相马绍便自尽于府衙之前,也是令人唏嘘!”赵昺看着河面轻声道。
“嗯,中原历朝重儒,不乏名士,待陛下收复中原便能将天下士人尽收手中,多了他们的运筹谋划,我朝必然兴盛!”陆秀夫言道。
“朕却不敢!”赵昺轻笑道。
“陛下何意?”邓光荐听了有些惊诧地道。
“当年中原儒学兴盛不假,但自我朝失去中原之地已经有二百余年,留于北地的儒士早已非当年,他们先投女真,后侍蒙元,早无儒士的风骨,也再无什么大儒可用。”赵昺冷哼声道。
“陛下担心他们即便投靠我朝,也毫无诚意,只是迫于无奈。一旦我朝失利,他们依然会转投他人?”邓光荐言道。
“嗯,不错!”赵昺点点头道。
“中原儒士也并非皆是如此,其中也有学问深厚的名儒。陛下还是要有容人的气度,要加以善用的。”陆秀夫劝道。
“朕对此并不否定,也非无容人之量,但连衍圣公都可以投靠蛮夷,为他们述功颂德,这些所谓的毫无风骨的名儒朕信不过,更不敢用!”赵昺面露讥笑道,“而今蒙元儒士皆以投靠世家门阀为荣,受其庇护,为他们出谋划策,当年蒙元南下灭宋,又有多少百姓间接死于他们之手。”
“陛下,儒学传承有道,他们如此也算保住了中原儒学一脉,留下了儒学的种子。”陆秀夫再劝道。
“哼,中原儒学已经为无良儒士把持,传承的已是伪学,必须要消除其学说影响,重树新儒学,而不是让他们再散播余毒!”赵昺哼声道。
“陛下要如何做?”陆秀夫急问道。
“灭世家,除门阀,让天下寒门学士得以一展才华!”赵昺沉声道。
“陛下,如此不妥,这岂非是要断绝儒家传承!”邓光荐一听大惊道。
在收复江南后,皇帝一力打压江南世家,将他们排斥在权力圈之外。当初他以为是皇帝在报复那些在国破之际叛国背信的士人,而其后朝中又爆发了学说之争,陛下大力支持‘功利’之学,加强法家学说。当下邓光荐也知道蒙元统制之下,士人得不到重视,且将儒学列入宗教之列,可以说那些士人只能依附权贵和世家才能得以生存,而陛下若是这么一闹,就等于断了中原儒家的命脉,这对于士人并非是件好事。
“陛下,最近是不是在读《荀子》?”陆秀夫却是没有再劝,而是略一思索问道。
“嗯,这段时间朕是在看,也有所得!”赵昺没有否认,点点头道。但他也知道宋儒以降,荀子一直被认为是对儒家思想的偏离,将其视为异类,一直受到自认正统的儒家排斥。
赵昺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在军事和经济上,甚至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传播上自以为有所建树,但是在政治上觉得力有不逮。他不否认士人治国,毕竟一个国家可以靠着武夫打天下,但是无法依靠他们治国,而这也是后世的共识。
不过赵昺也知道自己并非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没有本事开创一个思想体系,现在就像一个修补匠,东家摘点儿,西家偷点儿,古代的用点儿,现代的也拿点儿。所以他就是以实用为标准,什么管用,就用哪些,弄得政治观念不免有些不伦不类。
他也知道这种治国之道,在开创初期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终归不是长久之道。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也需要不断的革新,但同样需要有一个主体观念,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会导致国家的思想混乱。但是当下没有一种现成的学说可以利用,他更不敢照搬现代制度,那对于当下的社会就是自寻死路,因此他也在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