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举重若轻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庚新字数:3535更新时间:22/07/01 16:57:21
这些东西,若是几年前,便是让苏大为知道,也不会想到这么多。
可现在他执掌都察寺,对大唐官制机构运作,了解日益增加。
也清楚更多内情和细节。
明白高阳公主告房遗直,这是多么小概率的事件。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因而更加能确定,这后面,是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
安文生听着苏大为说的话,沉默片刻,迟疑道:“就算如你所说,陛下有……就算高阳这么做了,可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是长孙无忌,这么做,对陛下并无好处,反而令长孙将朝堂功臣和宗室一扫而空。”
“你说得不错,表面上看,确实助长了长孙无忌的威势,但是有一个问题……”
苏大为语音平静,显然深思熟虑已极。
“当初‘废王立武’,朝堂除了关陇门阀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几乎没有别的阻力,你觉得正常吗?”
“呃?”安文生细长的眼眸一下子瞪大,里面爆发出异样的光芒。
“废后这么大的事,照理说,宗室应该会过问吧,但整个事件里,皇亲宗室几乎失语,这是为何?”
“……”
“宗室还活着的名将里,战功最多者是太常卿李道宗、高祖儿子中最长者司徒李元景、太宗儿子中最长者是司空李恪,这三人是宗室里最有权力和最具威望的三个。
本来陛下要‘废王立武’,他们三人才是最激动的。
有他们三位,再加太尉长孙无忌,大唐最高官职司空、司徒、太尉齐聚,立武之事断不可能。”
安文生喉结微微蠕动了一下,说不出话来。
废王皇后,立武媚娘这种天翻地覆的事,最大的阻力本来应该是宗室。
但三位宗室在谋反案里全被长孙无忌给干掉了。
这么一想……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谁能信?
好处是李治得了,锅是长孙无忌背了。
若按高阳那事的逻辑,会不会,也有李治在后面,拉着长孙无忌的手深情的说:“舅舅……帮帮雉奴。”
“除了宗室,武将里最厉害的当时是谁?”
苏大为问。
安文生愣了一下道:“太宗晚年曾说,当世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
“对,很对。”
苏大为颔首。
安文生,感觉自己的嗓子再一次堵住了。
除了很早就表示支持李治的李勣,另外两个同样被长孙无忌在谋反案给灭了。
再想深一点,除了唐将,那归化胡将呢?
左戏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并坐与房遗爱交通,流岭南。
一个谋反案,将宗室和大将中,最有可能威胁到李治的人,都给铲除了。
那么文臣呢?
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中书舍人李义府、中书舍人王德俭、大理寺正侯善业,此六人得到封赏。
这些人里,看似官不大不小,属于中上层官阶。
其中有些只差一两步就能做到宰相位。
永徽六年十月,百官上表请立中宫,即立武媚娘为后。
“为什么会这样?”
安文生沉默良久,憋出一句。
他很疑惑:“当时中枢由长孙无忌一手把持? 可谓权势滔天? 为何除去了宗室和名将后,文臣都上表请立武后?”
“因为文臣当时与长孙无忌离心离德。”
苏大为笑了笑,笑容里却有些冷意。
“别说是你,我也是近几日才想明白……”
他伸手? 将面前的残酒握在手里,抬起欲饮,到嘴边又放下。
“你知道房玄龄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房相?”
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从大唐草创,房玄龄就是替太宗收人才的,类似汉朝的萧何,太宗登位后,也是房玄龄主持裁撤冗余官员,剩下的那些人,都欠着他一份恩情。”
安文生缓缓点头,细长的双眼微眯:“此事我略有所闻,贞观三年,太宗曾谓房玄龄和杜如晦: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
房相在位二十余年,一直在收罗人才。”
“房玄龄任左仆射二十余年,而右仆射在不停的换人,杜如晦、李靖、高士廉等,其中最长的是高士廉,做了五年。”
苏大为这番话,点到为止。
安文生却是懂了。
二十年的时间,房玄龄掌握着大唐的人事大权,这要结多深的人脉,施下去多少恩情?
“而且房玄龄故去,继任者,也都受过他的恩情,但房家在谋反案中,几乎被长孙无忌给灭了,你想,长孙无忌还能安稳吗?”
“呃,这事,长孙无忌怎么……”
“他没想到,或者说,他太骄傲了,没想过陛下会成长得这么快,也没想过除掉房家人,对他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房玄龄本就有旧怨,这也算是阳谋。”
安文生微微皱眉,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在长孙无忌那个位置,一向乖巧的外甥皇帝,李治求上自己,而且是一桩谋反案,对象还是与自己有旧怨的房玄龄后人。
与公与私,这案子都会办下去。
扩大一些打击面,也都是顺手为之。
哪怕知道会得罪一些官员,在长孙无忌当时那个位置上,也根本不惧。
想到这里,安文生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可是长孙无忌身居高位,必然也有死忠,怎么会倒得那么快?”
若说开始与苏大为说时,安文生还有些不以为然。
现在他真的是放低身段,在向苏大为求教。
人是会成长的。
苏大为此时的眼光,见识,已经超过了他。
“长孙皇后的遗言你记得吗?曾说过,房玄龄可以重用,无忌要慎用。
自贞观二年,长孙无忌的右仆射就被转成了开府仪同三司,后来又做了司徒、司空、遥领扬州都督,但一直没掌实权。
这种局面直到贞观二十二年,长孙无忌被授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
在原中书令马周死后,长孙无忌才得到掌三省的大权。
所以长孙是到贞观末期才掌大权,根本没机会培植太多亲信。
他的优势是首席顾命大臣,陛下的舅舅,他没离开朝堂太远,但也一直没太近。
这种情况下,他动了房家,就是根基动摇。
随后那些百官背离他,倒向陛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苏大为说完这句,终于将那杯残酒饮尽,将杯倒扣在地上。
“你觉得如何?”
“若是……若真是陛下在背后谋划,这份心机手段,当真有鬼神莫测之机。”
安文生苦笑道。
他那张白脸,都透着一丝灰色,脸颊有些僵直。
厉害的人所做的事,并非一定有多神妙手段,多诡谲的布局。
只看最终效果。
像李治这样,举重若轻,借力打力,将错综复杂的局面变得对自己有利,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明。
“我现在有些相信了。”
安文生琢磨了一下道:“房遗爱之事,打击了宗室、大将、胡将,房家,甚至连长孙无忌,唯一得利者,只有陛下和武后。”
停了一停,他看向苏大为:“这事你觉得,有没有武后在给陛下出主意?”
“这我怎么知道?”
苏大为扫了他一眼:“我说的这些,都是卷宗资料里有的,写的明明白白,稍加推敲,至于陛下后宫里发生什么,我又没有开天眼。”
安文生轻拍大腿长叹一声:“我以前觉得你对朝政一窍不通,现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只是信息不对称罢了。”
苏大为倒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夸耀:“在都察寺里,收罗天下情报,只要有心想查,都能比别人多知道一点。”
“什么信……息?”
安文生摸了摸自己有些发僵的肥胖脸颊,大脸上现在恢复了几分血色。
他眸光一闪:“刚才听得太入神,你说了这么多,和眼前的事有何关系?”
“关系大了……”
苏大为黝黑的脸上,双眼露出复杂的情绪。
“有了上次的事,你再看这次上官仪的案子,谁得利?”
“呃……陛下。”
上官仪被诛,跟着一大批门阀贵族被打压。
世家刚刚露头,想要死灰复燃,掌握朝堂中枢,又被李治给无情的打压下去了。
至于武媚娘,虽然后位是保住了,但手下露头的一些人,也被牵连给打掉。
李义府被诛。
武顺死得莫名其妙。
贺兰敏之也因此失势。
武媚娘本人,也被打掉了气焰,不得不放低姿态,收拢爪牙。
从这结果看,最大的好处,依然是属于李治的。
“一件事,最后谁得利,谁就有最大的嫌疑。”
苏大为喃喃自语了一句,浓黑得眉头挑起来,向安文生道:“我当时也是当局者迷,陛下既然没有废太子的意思,怎么会动武后?”
安文生点点头:“说得不错,母凭子贵,子凭母贵。
陛下在太子身上花费了无数心血,就算太子病重,也依然疼爱有加,没有丝毫疏远的意思。
而且以陛下的身体,恐怕也再难有这般精力,去重新培养一位太子了。”
“所以陛下从开始,就没有真的想废武后……”
苏大为手指在篝火旁轻轻敲击着,如同演奏。
“若说演技,陛下才是影帝级的,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就让下面的人自己激动起来,一个个极不可耐的跳出来,最后被陛下一掌推平。
朝局重新洗牌平衡,短时间内,无论是世家门阀,还是武后,都只能乖乖做人。”
“是极是极。”
安文生抚掌道:“陛下果然不愧是太宗之子。”
他的话锋一转,又回到最早的议题。
“不过接下来,阿弥你打算怎么做?陛下再厉害,他这身体状况,咱们也得做长久之计,太子那边,你是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