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给十年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唐晓非字数:2482更新时间:22/07/02 12:50:36
唐睿的想法是好的,理想也很丰满。
但现实却很骨感啊!
赵桓不认同唐睿的想法,但还是称赞道:“不错。”
皇帝只说了两个字,表示赞扬。
但也没有明确表态自己说的到底对不对,唐睿沉默不再敢多言。
唐睿的逻辑是正确的,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当然要大力去推广。
超市这种在21世纪随处可见的东西,在古代的确是新鲜玩意儿。
古人的粮铺就是粮铺,手工艺品就是专门卖手工艺品的。
超市的模式是从销售终端解决了消费者购买中信息隔离的问题,同时也诞生了更多专业从事供应商的从业者。
看似简单的百货超市,其实是商业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它的确提升了消费效率,也改变了商业结构。
但超市是一种重运营的模式,重执行和经营,对供应端把控要求非常高,对店内的管理要求也非常高。
稍不留神,就要亏本的。
这种事,朝廷肯定是做不来的。
朝廷庞大的组织架构,优势是具有权威性,能够把控住核心资源,公平调控。
但要在商业活动中,做重运营的事情,是肯定要吃大亏的。
在赵桓看来,朝廷的皇家商社只需要把控住供应端,通过规模化供应,将货品从供应端的成本压低,来压低市场价格,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若是我真的在这东京城开了一千家超市,凭什么卖的就会比东街好?”
唐睿欲言又止。
他暂时理不清楚皇帝的意思,但隐约又觉得皇帝说得有道理。
“若是换做你唐睿来去给真经营一家超市,自然没有问题,但我不可能将你放到那个位置,也不可能让一千个唐睿去经营一千家超市。”
“所有下面的人员,可能都没有你唐睿有责任心,有头脑,会算账。他们可能拿着自己的俸禄,整天混日子等死。”
“于是,刚开业不久的超市,货品数量不齐全,质量很差。”
“让市场上看不见的那只手自己去决定吧。”赵桓笑了笑,他这样说唐睿应该是听得懂的,毕竟自己来的这十年也写过几本书。
“只有个人投了钱进去,才有动力经营下去,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卖受欢迎的货品,这是天理。”
“朝廷的任务是均衡物价,而不是去前方卖货。”
唐睿明白了一些,道:“陛下睿智如大海,臣万分不及。”
赵桓对唐睿还是很满意的,至少他不像他老爹,脑子已经快要已经被自由贸易占据了。
人这种东西真的很奇怪。
赵桓的《经济论》并没有提到自由贸易的概念,不过的确说到市场上有看不见的手做调控,但又利用凯恩斯主义来做了详细的补充说明。
主要阐述了在朝廷的宏观把控下,大宋的民间商贸的发展规律和逻辑。
但朝中一群士大夫居然把凯恩斯主义自动弱化,开始吹捧起亚斯斯密的那套自由贸易理论来。
赵桓这才意识到,这是这群新政改革派,在前十年的粗犷式发展中尝到了甜头的想法。
赵桓清晰记得,在靖康二年,自己提出新政之策的时候,朝堂上还一致认为商人不能放任,否则国必乱。
但短短十年,新崛起的商人,朝廷每年巨额的商税,以及商业的空前繁华,让朝中许多人都忘记了初衷。
这其实也是赵桓当初为何要替换掉徐处仁的原因之一,唐恪也是。
这些老派的新政大臣,已经深陷其中。
不然前年民间也不会出现商人弄权,勾结官员的丑事了。
唐睿从皇帝的马车上下来,马车匆匆离开。
一个小厮匆匆忙忙赶到户部侍郎丁秋的府邸送信。
“可是看清楚了?”
“千真万确。”
那小厮离开后,丁秋陷入沉思。
唐睿现在是商虞司的司丞,不容小觑,是什么人在马车里,让他进去了,又下来?
恐怕也只有一个人了。
皇帝去东京超市那里做什么?
他们又聊了什么?
大朝会期间,如此敏感的时期,皇帝居然还出了皇宫。
明年的政策方向到底是什么样的,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虞允文一定会继续加大皇家商社的数量来扩充自己的势力,皇帝会不会同意?
丁秋收拾了一下,他也跑到东京超市,看那里到底有什么,能让皇帝微服出访。
老实说,丁秋这个管人事和户口的,对经济那一套并不算在行,他对东京超市的理解不深,只是觉得这是新鲜玩意儿而已。
赵桓回到皇宫,还没到延福宫,一边走一边道:“让虞允文来见朕。”
邵成章提醒道:“陛下,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开始大朝会了。”
“半个时辰足够了,迅速让他来见朕。”
邵成章连忙跑到政事堂。
此时政事堂已经有许多官员聚集,正在等候大朝会的开始。
有的在喝茶,有的在闲聊。
见邵成章来了,连忙都作揖道:“邵中官。”
“大相公呢?大相公。”
虞允文正在和陈下棋,见邵成章急匆匆赶过来,便知道是皇帝要找自己了。
“大相公,陛下有请。”
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虞允文身上。
大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陛下怎么在这个时候请虞允文过去呢?
虞允文也不敢耽搁,快速跟邵成章一起,向延福宫赶去。
“臣参见陛下。”
“坐吧。”
“谢陛下。”
“朕将你的下一个十年之计都看完了。”
虞允文不说话,但他心里已经有数,皇帝要临时改了。
“大相公,东京超市去看了吗?”
“启禀陛下,臣去看过。”
“如何?”
“甚好。”
“那你打算如何?”
“在东京开设一千个超市。”
见皇帝不说话,虞允文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被皇帝认可了。
他也不再多说,静候皇帝说话。
赵桓站起来,来回走了几转。
虞允文也不敢单独坐着,他站起来在一边等着赵桓。
赵桓突然停下来,似乎打定了主义:“再给十年,让一批人先富起来吧。”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暂时不增加皇家商社了,让民间自由去发展。
皇帝这个想法,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徐处仁、唐恪和周朝等人的观点。
依然保持着新政以来的态度,对民间不做过多干涉。
就目前来看,皇家商社已经够多了。
它们把控着大宋的核心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的侦查和储存,例如粮食的生产、畜牧业、钢铁、铁路、公路的制造等等。
虞允文想要将一些手工艺品和服装业收归上来,对战争的物资储备做宏观调控,这个想法没错,但显然束缚住了大宋商业自由发展。
“陛下,若太过放纵,官商勾结会在此重演。”
“大相公,朝廷通过皇家商社,平衡物价,控制核心即可,其余的,让民间去折腾吧,官商勾结不法,按照律法严惩不贷。”
赵桓突然想起一句话:“除了防,还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