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拓边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唐晓非字数:2110更新时间:22/07/02 12:51:26
桑贾尔原本是打算趁着大宋与耶律大石两败俱伤想分一杯羹,结果现在不仅没有分着,眼下三十万军队正在广袤的沙漠边缘崩溃。
接连不断的火炮划破长空。
每一处火炮落下,便碾压得地面泥土四溅,砸得他的士兵血肉蹦碎。
一声声火炮,像是天公在怒吼。
这一次带来的耻辱比之前他跟耶律大石打的时候更加让他无法接受,同时也正在击溃他的意志力。
他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军队。
但恐慌和绝望已经如同瘟疫一样的噩梦,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
逃!
现在除了逃,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不仅仅桑贾尔感到恐惧,兵败蛰伏起来的耶律大石也感受了恐惧。
宋军到底是怎么做到拉出如此长的战线,还能保持如此强大战斗力的?
宋军后方正在叛乱,前线应该快要支撑不住了才对。
直到他派人出去打探了才知道,叛乱已经平息,从东方源源不断有粮食运输过来。
宋朝皇帝到底出动了多少匹马,买了多少只骆驼,根本没有个准数。
他只知道现在整个高昌,不仅仅大部分人被调集起来做这件事,几乎所有的骆驼都被征用了。
从东方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连碎叶城的人也在逐年累月的增加。
不断增加的人,带来了粮食,带来了生产。
这简直就是一场全所未有的大移民。
耶律大石还专程躲在家里给赵桓算了一笔账,这账怎么算都是天文数字,怎么算他耶律大石都得崩溃。
可偏偏事情就在发生。
躲在家里算了足足两个月,耶律大石得出了一个结论:赵桓一年的军费开支至少在六亿石以上,牵扯进来的人多达近两千万!
算上在西域铸城,将人口迁移,一口一口粮食的运输,还有人员的死亡与消耗,后续的抚恤。
这全部都是钱。
打仗打得这个规模了打的就是钱,打的就是国力和财政。
大宋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这种玩法简直就是刷新了耶律大石的三观,仗还能这么打?
大宋刚刚经历了叛乱,居然还有这么多钱打仗?
这一刻,耶律大石才深深体会到了绝望,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蚂蚁,在一头史前的神兽面前。
之前的想法是如此的可笑。
从这次的调兵西进可以推断出。
一、大宋的行政组织以及动员能力,已经超越了历代任何一个王朝。
二、大宋的财政也超越了任何一个王朝。
三、国内对战争的认知,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人们开始放眼于世界之外,那些社会底层没有机会的人,走出自己的家乡,向远方寻找新的机会,为拓边提供了远远动力。
四、一支全新的军队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们的钢铁意志以及火力碾压。
十七年前,宋朝差点被金国打灭国。
这十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耶律大石想不通。
他当然想不通,这十七年,为了改革,为了将大宋身上的顽疾消除,赵桓到底杀了多少人!
又有多少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仅仅铁路、公路之下,为帝国之崛起,埋骨无数。
那是用一整代人的血肉堆出来的。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做不到的。
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拥有如此顽强的韧性。
赵桓的基本盘,是这颗星球上最好的基本盘。
所以他才能做到今天的成就。
而这就是巅峰吗?
并没有!
李宝的军队在注辇节节胜利,天竺诸国被打得溃不成军,东南亚第一港口注辇已经彻底控制在宋军之下。
杭州湾、泉州、广州、香港,四大港口的商船逐年累月,形成了空前的规模。
它们穿越南洋,穿越凌牙门绕道进入了更加广阔的海洋,将一船船的丝绸、茶叶、陶瓷、香料、衣服、手工艺品运输到西方世界。
它们在注辇的港口做停歇,随后沿途进入阿拉伯海域,进入红海,在埃及登船后,一箱箱运输到开罗。
有的被运输到亚历山大港,从亚历山大港运输到欧洲世界,给那些贵族老爷们享用。
有的被运输到罗马,有的被运输到君士坦丁堡。
从海港分发到内地的城市,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
商船换来的是大量黄金和白银。
耶律大石当然不能理解,他看到的只是大宋的冰山一角而已。
木鹿城上飘扬其红色的星旗。
桑贾尔的溃败很快就传到了西方世界,传到了正在打仗的耶路撒冷。
一时间,神圣教廷的信徒们都被震撼到了。
与此同时,他们乐开了花儿。
他们亲切称呼宋军为圣约翰,是从天国降临来拯救他们的。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信仰的秩序,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打倒怀疑人生。
一封封捷报从遥远的地域传回来,当到赵桓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之后了。
宋军在前线的全面胜利,一批批移民的推进,以及一座座城市的开发,都在按照他的意志力往前推进。
这里面或许会死很多人,但将整个西域彻底打穿,兵临欧罗巴,传播儒家圣道,乃是不可动摇之意志。
靖康十七年十月,赵桓接到了另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找到李纲了。
李纲躲在什么地方?
北大荒!
当赵桓得知个消息的时候,笑得像一个孩子。
“那个家伙居然躲在了大宋最北边的粮仓!”
两个月之后,李纲回到了东京,与赵桓见面。
赵桓与他一起规划了接下来辽东的开发战略。
从铁矿、煤、粮食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
随后,赵桓大手一挥,从京东路(江苏、山东一带)、江浙移民三百万进入辽东。
十年之内,建立三座大城市,分别从上京府到辽阳府,将整个辽东的城市带和交通打穿,将辽东彻底与中原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