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6章 史书不说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历史系之狼字数:3386更新时间:22/07/02 15:06:58
延康二年,元月
延康的第二年如期到来,而朝中依旧在忙碌着四大要事,分不出身来,就连朝议,也已经许久没有召开了,这不仅是因司徒不在,更是因为群臣本身就已经足够忙碌了,而手中这些事情还没有做完,根本不必开朝议来商谈接下来做什么,最为无奈的,大概就是天子刘熙了。
在登基的时候,他就想着,定下每一年的目标,全力为之,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心里的宏图大志,却没有想到,事情往往都是比自己的谋划要来的迅速,而问题总是出现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延康元年,他本来只是想要全力行官学之事,要印刷三万本书籍,要在大汉的每一个县城内成立官学府。
如今,足足过去了一年,而延康元年最大的成就,竟然是宁州驰道的修建完成,这就很让刘熙无奈了,朕上心的明明不是这个,诸葛亮与司马懿施行官学制度,他们原先就曾跟随刘备在各地施行官学,倒是有些经验,他们走遍了大汉各个郡县,除了西州,贺州,交州这样极为偏远的地区以外,中原地区他们都是走遍了的。
同样的,官学的成就巨大,中原六州,每一个县城内,都拥有了官学府邸,启蒙教材也是印刷完成,幼童们大量的入学,虽说增加百姓的一些负担,可是对百姓而言,这是幸事啊,从古至今,哪户百姓的孩子能够入学的?能够识字的?幼童们大量的入学,也都学习起何子所编写的启蒙教材。
官学在读的幼童人数,从熹平二十三年的十七万,增加到了如今的九十八万,这是在一年里的变化,幼童的人数近百万,这代表了什么?在十年之后,大汉将会拥有几百万的识字群体,这些人,会让大汉的国里再次上涨,或许有一天,大汉的百姓都能识字,到了这个时候,真不知大汉的国力会达到什么样恐怖的地步。
在官学的事务上,诸葛亮与司马懿平分秋色,两人暗地里的斗争渐渐转变到了明面上,可无论从建设的官学,还是新入学的幼童来说,两个人的政绩都是相差不多的,在建设的官府方面,司马懿稍多些,而入学幼童数量上,诸葛亮又小占优势,不分伯仲,而他们都有一批的支持者。
经过了一年,大量的书籍得到了印刷,大汉的识字率飞速的提升,刘熙将首要目的放在官学上,不是没有道理的,官学不像是其他的工程,他的效用,往往是日后才能得知的,元年入学的这些幼童,在延康二十年左右,才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震惊天下,这就是刘熙所想的。
在元月,两个人都返回了庙堂。
不约而同的朝着厚德殿出发,却又在皇宫门口相遇。
两人远远就看到了对方,下了车,司马懿就犹如看到了自己多年的好友一般,微笑着走了过来,大笑着抱住了面前的诸葛亮,一副极为亲近的模样,诸葛亮也是面带微笑,从容不迫的抱了抱他,两人分开,司马懿看着诸葛亮,笑着说道:“孔明啊,许久不见,身体可还硬朗??”
诸葛亮说道:“自然硬朗,我又没有像仲达那般滥用刀兵,让这官学盛事,都沾染上血色,我整日都是清净处事,身子不会有事,倒是仲达,你可要多注意啊,我听闻,在冀州,你大开杀戒,甚至还杀了几个治学博士,这样动怒,只怕命不久矣啊!”
“哈哈哈,没有办法,我没有孔明这般的聪慧,不能靠着言语来让他们动起来,那就只能用刀兵了,他们也是罪有应得,难不成,他们犯了错,我还不能处置他们麽?”
“当然可以,不过,只是因官学府邸的成立晚了几日,或者因教材没能在规定时日内印刷完,就要大开杀戒,怕是有些不妥罢??”
“对他们而言,我奉天子之令,多数人能完成,而他们不能完成,那他们就是抗旨不从,杀了他们,就能震慑更多人,让他们全心投入到官学之事内,孔明,莫非我做的不对麽?”
诸葛亮轻轻笑了起来,说道:“我怎么敢说你是错的呢?在地方上,但凡敢反对你的人,你都杀的差不多了罢,若是仲达不开心,要来取我的命,我又当如何啊?”
只是刚刚见面,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就已经达到了巅峰,两个人都是完成了自己应做的,在效率上,司马懿算是超过了诸葛亮的,诸葛亮虽在入学幼童数量上超过了司马懿,可是他还是占据了地方人数的优势,司马懿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他的行事风格,残酷而又迅速,绝不拖沓,没有人敢拖后腿,众人在惊惧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故而如此。
而诸葛亮,就与他不同了,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诸葛亮都是极为温和的对待,躬亲而为,亲自指导,礼贤下士,使得官吏们对他敬重有加,诸葛亮的命令,他们也是施行的很是彻底,不过,效率还是比不过司马懿的那一套手段,当然,诸葛亮对此是没有任何看法的,他做事,乃是为了大汉,不是为了与他人比个高下。
两人正在门前对峙着,黄门走了出来,迎接他们进入皇宫。
刚刚进入厚德殿,刘熙就笑着走了出来,看着面前两位心腹大臣,他一手牵着一人,拉着他们,坐在了自己的面前,刘熙也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孔明,仲达,许久不见,朕实在是想念你们啊,这些日子,没有你们,朕感觉心里空荡荡,做事都没有了把握...”
“不敢。”两人连忙附身。
刘熙又说道:“官学之事,很是成功啊,如今有了这官学台,有管宁,华歆这几个人负责,你们也能清闲片刻了,他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前几日,还跟朕上奏,讲明了地方官学上的不少弊端,朕全部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决定,他们做的不错,还有那印刷之事,负责刺史的王君,已经在城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印刷府台....”
刘熙讲述着一些事,两人都是时不时的点着头,两人自然也都跟天子汇报一番自己的成就,刘熙虽早就知晓,却也是笑着赞叹,说了片刻,诸葛亮忽然问道:“陛下,我听闻,司徒公正在忙碌着运河之事?”,刘熙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朕本来觉得耗费巨大,人力也不足,不想让他去做...”
“但是司徒公说,新开凿的运河,能够立刻投入到运用上,可以承担一部分的钱财耗费,另外,他准备从海外找些人力来进行此事....”刘熙说着,诸葛亮却是皱了皱眉头,他说道:“陛下,司徒公想的倒也不错,可是,这样一来,实在太耗费国力...”
“孔明此言差异,纵然耗费国力,可日后定能造福与天下...不可不施...”司马懿说道。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方才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钱财之事,还能够解决,主要是人力问题,从海外找人手帮着,不如,从另外一个地方去找....”,诸葛亮顿了顿,方才说道:“倭国乃是我大汉诸侯之一,在倭国上,始终有庞大的奴隶,那里的贵族都不愿意释放这些奴隶,就算释放了他们,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开垦耕地,那里的土地并不多...”
“我想,可以让太史慈将军,从倭岛上运输奴隶,至于扬州,进行开凿运河之事。”
听到诸葛亮言语,司马懿顿时陷入了思索之中,他想要找到由头来反驳,可是思索了片刻,他又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臣也有一策,关于钱财之事,我想,可以让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承担小部分的开凿费用,就算是司徒公向他们所借的,当运河开通之后,所产生的税赋,可以还给这些人...”
诸葛亮的谋划,刘熙尚且没有多说什么,司马懿又如此急切的上奏,这倒是让刘熙有些茫然,他皱着眉头,问道:“庙堂向豪强借钱??这如何可行??”
诸葛亮一愣,想了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诸葛亮会支持自己,司马懿倒是没有想过,他瞥了一眼身边的诸葛亮,咧嘴一笑,诸葛亮却没有看他,刘熙咬着牙,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好,就按着你们所说的去办!朕就给司徒下令,还有太史将军,荀君!”
.......
从厚德殿走出来的时候,两人是并肩而行的,走出皇宫大门,司马懿忽然问道:“孔明,方才,你为何要开口支持我呢?”
“我所看的,是是否对国有益,是否能帮到百姓,至于提议者是何人,我从不放在心里。”
“哈哈哈,孔明真乃天下少有的贤才啊!”司马懿笑着赞叹道,诸葛亮听着,却总是有一股讽刺的味道,他也不在意,他看着司马懿,认真的说道:“仲达,你与我是多年的交情,有些话,我本是不想多说的,可是,我还是不得不提,仲达行事,太在乎与结果,而多酷烈,如此为之,不入正道,迟早有一日,会尝到苦头的...”
“孔明啊...”司马懿笑了笑,他瞥了诸葛亮一眼,说道:“自古至今,所有的事情,天下人看的都是结果,从来都不会有人介意,你行事之中所使用的手段,庙堂里自然是需要你这样行正道的正人君子,可是,这庙堂内的诸事,也不见得全部都能见的了光,而这种时候,就是需要我这种人了...孔明怕是对付不了啊...”
“从古至今,但凡有贤者与庙堂,未曾听闻有见不得光的。”
“史书不说,你如何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