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梨花丞相吐血致仕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前所一闲人字数:2525更新时间:22/07/02 16:38:34
“呃?...”
谢胡雍匍匐在地,闻言懵了,愕然抬头。
皇帝准了?
准了什么?
谢胡雍发现皇帝“误解”他了,神情顿时无比的惶恐。
不~,老臣不是请求致仕的意思!
他谢丞相虽七老八十,但是依然筋骨强健,在床榻间尚且雄风依旧能战,当然还能在主相的位置上干的动,为皇上和朝廷效力十年。
皇上,老臣是恳求您严惩小昏侯啊,不是真的想致仕啊!
按照正常的套路,丞相应该是三辞才是真的致仕。
他请辞,皇帝挽留。
他二次请辞,皇帝二次挽留。
然后第三次他就不能说了,勉为其难继续留下来效力。因为说第三次那就是真辞了。
这才第一次呢...皇上,您不能这样啊!
谢胡雍激动的颤抖,这一瞬间几乎要崩溃,泪流满面。
皇帝项燕然宝座上从站起身来,下了大殿台阶,扶起谢胡雍主相,心情沉重道:“老丞相辅佐朕十余年,治理天下,这份劳苦功高,朕是知道的。
朕赏赐黄金百斤,良田百顷。老丞相,回去之后,好生颐养天年。至于小昏侯,胡乱写诗,朕定会好好的惩罚他。”
“皇上~,老臣叩谢圣恩!”
谢胡雍泪流满面,叩首谢恩。
他还以为皇帝会稍微挽留一下,他也好借驴下坡,继续为皇上效命。
可是,皇帝一口就批准他致仕的请求。
他纵然有百般不舍,也无力回天。
谢胡雍摘下自己的丞相官帽,交给皇帝,再次叩首谢恩。
他心头酸楚,蹒跚的站了起来。
在众朝臣复杂的目送下,恋恋不舍的离开金銮殿。
走了!
他谢胡雍主政大楚皇朝丞相府十余载,终于到了告别金銮殿的时候。
...
金銮大殿内。
数百计的王侯、朝臣们面面相觑,王肃副相、太常卢梓、郎中令崔浩然...,尽皆默然,鸦雀无声,无不震撼和惶恐。
稳坐十余年的谢胡雍丞相,忽然之间就倒台了!
门阀勋贵派的文官领袖,辞官了!
这固然有谢主相被小昏侯的一首《梨花丞相》诗,给气的激愤之下提出请辞,以退为进要求严惩小昏侯,结果疏忽大意中了招的缘故。
但是,小昏侯是无法让丞相辞官的。
这是圣意。
皇帝要改革“岁举制”,反对者定然是要被扫出朝堂,只是在等着谢主相亲自开口请辞。
众臣终于明了,皇帝的心意坚如铁。
废除“岁举制”,势在必行。
再阻挠,唯有致仕回家一途。
...
御史大夫孔寒友愣在殿上,难以置信。
他最大的希望,也不过是废除“岁举制”。
却没想到,谢主相忽然倒台了?
谢胡雍主相是门阀勋贵派系官员的文官领袖,可谓是金陵十大门阀的主梁骨。
这个剧烈的变化来的太突然,以至于他这个谢丞相的最大政敌,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小昏侯和谢胡雍丞相之间,实力相差悬殊,犹如鸡蛋和巨石,毫无可比性。
小昏侯这本是自杀式的一波冲锋。
却居然无意之间,对稳坐十年的主相谢胡雍,砸了谢主相一脸的鸡蛋糊,完成了一记绝杀。
成功的在万军之中,攻陷了敌方固若金汤的主大营,直取上将首级。
太子项天歌趴在桌子底下,憋着笑,肚子都在抽筋。半响,才恢复过来,钻了出来,一本正经的端坐在太子位上。
楚天秀挠了挠头,看到周围众朝臣们一副惶恐之色,望向他。
他不由满脸都是无辜。
这关他小昏侯啥事啊!
谢主相自己气愤的大声嚷嚷要辞官,皇帝一口痛快的批准下来。
他什么事都没干。
不对,他干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补了一份贺礼,送了一首贴切无比的《梨花丞相》诗,给老丞相新纳小妾进行道贺而已。
仅此而已嘛!
谢主相倒台这件事情,跟他半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
“谢主相请辞,告老归隐,朕深感痛惜啊!
然,朝堂不可一日无丞相总领百官政务。
御史大夫孔寒友,这主相之位就由你来接任吧!
另外,王肃副相,你接任空出来的御史大夫之位。
至于副相由谁接任...孔爱卿这几日拟个人选上来,朕看看再做定夺。”
皇帝项燕然重新登上了金銮殿上的宝座,威严的目光扫过众王侯朝臣,淡淡道。
他拍板,把这件事情彻底定了下来。
新主相上位,谢胡雍想厚着脸皮回来要官,那也不可能了。
“臣领命,臣抓紧把副相的人选草拟出来。”
孔寒友心头激动,上前一步谢恩。
朝堂三公排位,“丞相”统领百官居首,“太尉”统领军政次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最次。
他的权势原本是最小,只能占着御史台。
可是随着谢胡雍主相的倒台,他现在由御史大夫一跃晋升主相,为朝廷百官之首,终于可以大手笔,主持大楚皇朝的制度改革了。
他晋升为主相之后,废黜“岁举制”已经变得要容易许多了。
“老臣领命,谢圣恩!”
王肃副相有些无奈,却又甘之如饴,接受了这个安排。
而副相看似离主相只差了一个主副,其实差了足足三个位置,并非“三公”。他要先晋升御史大夫,才有希望晋升主相。
这次升任御史大夫,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升迁。
毕竟,位列三公者,方可封侯!
他已经有资格封侯了,只等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殿内,太常卢梓、郎中令崔浩然、少府萧恭望、大鸿胪刘骐、廷尉郑景荣、大农令杨褚,等等九卿们彼此看了一眼。
这副相之位,应该会从九卿高官里面选出一位来。
“臣等附议!”
众王侯、朝臣们附议,再也无人坚持反对改革岁举制。
所有朝臣们都知道,大楚朝堂的格局大变了。
孔寒友晋升主相。
而王肃晋升御史大夫。
这相当于,把儒派首领孔寒友,放到了一群门阀勋贵官员之中,成为了他们的名义长官。
而把门阀勋贵派的副首领王肃,放到了儒派御史们中间。
两位领袖进行了一次对调。
门阀勋贵派还怎么团结一致的战斗?
御史们看到王肃成了御史大夫,也都有些懵!
还有一点极为关键,皇帝给了孔寒友一个草拟“副相”的提名权。
这意味着,孔寒友有机会用“副相”的位置,拉拢一名九卿,跟他同盟。这无疑,会极大的瓦解门阀勋贵派内部的团结。
“今日大午朝,众卿商议许久,天色已晚。其它事务来日再议,退朝吧!”
皇帝项燕然对这个战果已经很满意。
谢胡雍丞相主动辞官,搬开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换孔寒友上位,废黜岁举制已经相当于大功告成。
鸣金收兵。
下一步是确立新制。为朝廷,选拔出一大批最出色的人才,为帝王所用。
究竟是采用孔寒友提出的“中正制”,或者是其它什么制度,这要让众王侯、臣们回去好好商量、谋划一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