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谋划深远(第四更)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字数:2221更新时间:22/07/03 02:41:34
想了半天,赵曦觉得还是得用给自家女人解释的方法来说合适。

主要是有些概念和常识,他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想用文绉绉的话说清,对他来说也难。

“诸公,辽夏苦寒,而毛料保暖性不次于皮毛,且可贴身,又易于清洗。若毛料做成衣,想必辽夏之民也喜好。”

“如此,采买羊毛就如同东川铜矿一般,辽夏养羊提供原料,而国朝做成成品再行交易。此为一。”

“其次,新币本身的价值,取决于钱监制币的多寡。也就是说,朝廷可通过新币来左右辽夏之民收益,决定其所养羊的贵贱和多寡,相当于间接操控辽夏。”

这个道理应该能理解。

就跟自家的下人,你做活,我给赏赐,不做活不给赏赐,做多做少,给不给赏赐在自己。

这些话直白,可所提及的问题很大。所以一时间整个垂拱殿都静下来了。

得给大家消化的时间。赵曦点燃了红泥炉,开始泡茶了,是泡茶,不是煮茶。

南征之时,在叙州,他终于见着了鲜嫩的茶叶。不会炒茶,就那样随便的晾晒后带回来了,味道不醇,好歹比煮调料入口清爽。

功夫茶不会玩,但还是知道一些皮毛。

饬差不多了,就给老爹和各位相公斟了茶,很恭敬。

赵祯喝过,也觉得比煮茶口感好。

只是他现在顾不得品茶,曦儿今天这般说,似乎他也能明白一些。

“这是……”

刚开口,富弼又觉得好像不是说饮品的时候。

“殿下,可是王道?”

到底是精英,富弼开口,众人的表情,都说明,一个个想的很深远。

对于谋略,一直就是士子们侧重的。抛开交易羊毛这个手段,单纯的想道理,这些相公们都想得通。

“王道,必须是在打服乃至打怕的基础上才能施行。正如相公所言,若羊毛之事日久,势必形成辽夏民生与国朝不可分割的地步。”

“或者说相互依存更合适。辽夏不擅耕作,却善于放牧,机关奇巧机械制造更是落后于国朝。如此,最终的局面是不可分割。”

“但有一点,辽夏之蛮夷有其掠夺之本性。若国朝不能自保,或者说武备不足以抗衡,就是怀璧其罪了。”

这些事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本来一个国度就繁琐,任何事情都不能单独谈论。

赵曦思谋了很久,也只是有个大概的雏形,若想实现,抛开国朝内部的擎肘,即便是君臣一致,也得十年八年,甚至更久来实现。

“殿下,如今国朝军备实情,众所周知。欲到达殿下所谋,非一时之事,需循序渐进。”

文彦博说的也是实情,两千护卫营军卒,对一厢京西路禁军,虽然有他指挥的差距,兵员素质是根本原因。

“宽夫所言极是。殿下,此谋划深远,如若能成,乃万世基业。”

有个如若,也就是说,很赞同殿下的谋划,只是要想做成,不会太容易。

当初范相十条陈也是经过谋划的,结果又如何?还不是夭折了!

倘若庆历新政可以延续至今,太子殿下如今的谋划便可以尽快进度,也能让自己有生之年看到国朝一统西贼,收复燕云。

只是……想到这些,富弼总是禁不住的要埋怨官家。

如今知道为太子殿下打基础了?早这么想多好?

“诸位相公,曦此次所谓招工,并令护卫营分散于国朝各军,实为对国朝军备做些了解。”

“钱币作为手段,如弦上搭箭,何时拉弓,何时放箭,皆在朝廷。如今只需要将弓打磨,制作精良的箭矢!”

”待事态发展至羊吃人时,国朝军备有十年八年的整顿,做到可以自保,甚至战无不胜的地步,也就是朝廷放箭之时。”

赵曦说的有些兴奋了,思路也清晰了,最起码清楚的知道结果了。

“羊吃人?”

“哦,诸公,人的逐利是本性。羊毛贩与国朝,并不影响羊原本的价值,也就是说,羊的价值会增高。”

“辽夏勋贵也是人,也有逐利的本性。既然养羊价值高,自然要多养羊。因此,养牛,养马,甚至耕地都会被摈弃。”

“发展到极致,人们会因为养羊的利益,而不考虑人的生存,或者说不在意人的生存。那便是羊吃人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后世是有这样的教训的。

这不是不可能,这些精英,这些相公们,都是阅尽天下人,历尽天下事的主。岂能不明白赵曦所言?

“国朝应禁止养羊!”

这就有点过了。再说了,如果朝廷真禁止,反倒是在引导更多的人去养羊了。

国朝对酒管制,你去看看,那个士大夫家里不酿酒?国朝禁止青盐,你再问问西军,那个军头不做私盐生意?

禁和管制,就意味着存在暴利。

“大可不必!诸公,羊毛纺织的的秘法仅此一家,也就是说这是买方占主动权的。采买何人之羊毛,价格几许均是朝廷说了算。”

有时候禁,就意味着放,因为有通道才会禁。如果直接从源头上杜绝了,不禁也没人干。

再说了,就国朝这点疆域,所产出的粮食,也只是刚刚温饱。一个以农为本已经深入骨髓的民族,谁舍得丢弃耕作去养羊?

“殿下,此事莫置于朝堂商议了,纺毛线也无需通晓朝堂。不是不相信臣工操守,实乃干系过大,范围越小越有利于达成目标。”

赵曦极度怀疑文彦博有吃独食的想法。

经过议论,谁都知道这可能会有不可估量的前景,自然利润也不必说。

看一个个颔首……就是不于朝堂商议,赵曦也没想着小范围划分。

团结大多数,直至朝堂的多数臣子,都有舍不得丢开的收益在他手里……这是赵曦一贯的原则。

“诸公,曦明白。只是由于铜铁矿,一直到漕运线等等,东宫有些捉襟见肘了。还望诸公莫吝啬,为朝廷大事谋,支援些钱粮。”

“另,纺线事宜,乃为妇道人家之为。东宫欲遣赵琴出面操持。随后若赵琴登门,还请诸公告知各位诰夫人,且让她们商议吧。”

都喜欢这一套,文人不言钱货,女人无所谓。那就这样操作呗。

赵祯看着儿子跟相公们流畅的作假,有点不可名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