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绿黄白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八月炸字数:2642更新时间:22/07/03 10:12:09
一天上午,吴天放正在画室里和几位同学一起画“裸模”,突然接到了二哥吴天然打来的电话。)听说二哥目前正在山东调研,还说过两天要来看他,吴天放非常激动。要知道,上一次去甘肃和新疆,要不是吴天然的两个电话,他还有吴天娇的处境该是多么难熬。

吴天然在潍坊市副秘书长张桂昌的陪同下,到寿光实地看了看。他在街头随便问了几个菜农和商户,没有一个不记得老书记王伯祥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王伯祥很是怀念。

吴天然对寿光的印象很好,这样一个县级市,在吴天然看来,已经进入到了精细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农业发展上,寿光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优质高效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吴天然对张桂昌说:“寿光的农业是绿、黄、白三大色块儿啊,让人过目难忘!”

张桂昌问:“三大色块儿?”

吴天然说:“是啊,南部是绿色的蔬菜,中部是黄色的粮食,北部是白色的棉花和盐田!”

张桂昌说:“吴司长,你总结得好。我们还没有人这么总结呢,绿、黄、白,真的是我们寿光的农业特色啊!”

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4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60万亩、棉田12万亩、、海淡水养殖10万亩、盐田133万公亩。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吴天然听说寿光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第八届菜博会参观人数达到146万人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3个,签约额89亿元时,非常高兴。

他对张桂昌说:“昆明举办过花博会,咱们寿光举办的是菜博会,好啊。花博会上是能看不能吃,咱这菜博会上是能看又能吃。”

在寿光的工业发展上,同样做的很不错。让吴天然感兴趣的是这里的晨鸣工业园、渤海化工园、侯镇项目区三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张桂昌拉了拉自己身上穿的西服说:“吴司长,我身上穿的这件西服,就是寿光自己生产的,仙霞牌的。”

吴天然说:“这个牌子我听说过,是国家的名牌产品。前几年我去过一次福建的晋江和石狮,那里的服装品牌很多。在咱们北方能有一个像仙霞这样的品牌,很不容易。”

看了看寿光的两处网上交易市场,吴天然大发感慨:“再传统的产品,也能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走在世界的前沿。”

寿光已经建成了国内首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首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蔬菜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突破70亿元。中国工业盐电子交易市场近期又落户到了寿光市,交易情况同样业绩不俗。

在寿光的两天中,吴天然给随行的小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就是把寿光的发展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小陈就在寿光市委办公室的帮助下,很快就拿出一篇调研文章。

吴天然看了看,主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改革开放使寿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寿光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和气魄。

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市贫穷落后,发展缓慢,在潍坊12个县市区中处于末位,在山东县域经济中也处于靠后位置。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种植业占农业的比重接近80%,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5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7%;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的工业都是封闭型的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大部分为农机厂、化肥厂、小盐场、砖厂等粗加工型小厂,仅能生产化肥、水泥、原盐、小农具等初级产品,工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及30%;城乡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仅有30多万平方米,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自来水、供暖、供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整个县城只有1座3层高的楼,城乡交通状况很差,农村道路坑洼连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1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人均每月口粮21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4元,有14的生产队无现金分配,农民基本上以玉米、红薯等粗粮充饥,北部一些村庄甚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寿光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进出口总额增长2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财政总收入33.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和36%,农村住户电话基本普及,城镇家庭25%拥有小轿车;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到14%,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到53%和33%,城镇化水平超过50%,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已经形成;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村通客车、户户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全面快速发展使寿光市在山东省和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快速跃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寿光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名列第四十一位;2003年以来在潍坊市组织的历次县市区现场观摩点评考核中,寿光市连续9次位居首位;在2005年开展的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寿光市被确定为总书记的联系点;2007年,寿光市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25项,夺得潍坊市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如今的寿光,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成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