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缺点味道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吃仙丹字数:2177更新时间:22/07/03 13:28:03
汪学宾看了看另外两只箱子里的器物,有些不满:“怎么只有瓷器,没有书画?”
蔡潜挠了挠额头:“汪总,我这人对书画研究不深,水平不高,之前转让给您的那几幅书画,是我攒了好久才有的。”
这话汪学宾是不信的,他问道:“一副都没有了?”
“这个……”蔡潜显得有些犹豫。
汪学宾有些不耐烦地说:“有话快说!”
蔡潜连忙说道:“是这么回事,我那到是有一副潘天寿的松下高士图,但那幅画我也不知道真伪,之前请过几位专家掌眼,但分歧比较多。”
汪学宾说:“你请过哪几位掌眼?”
蔡潜说了几个京城和燕省鉴定书画的专家。
汪学宾来了兴趣:“你去把那幅画拿过来吧。”
蔡潜犹豫了一下,张了张嘴,又答应了下来。
大家继续鉴赏蔡潜夫妇俩带来的东西,让汪学宾有些好奇的是,从头到尾,苏国源都没有说喜欢哪一件。
汪学宾问道:“苏总,一件都没瞧上?”
苏国源笑了笑:“我比较喜欢大气的东西,这里都没有我中意的。”
“什么大气的?”
“就是大的玩意儿。”
“得,你还真是土老冒,回头我给你搞几对五六十公分高的赏瓶。”
苏国源说:“五六十公分也不高嘛,有没有一米多的?”
汪学宾没好气地说:“越大越好是吧,我给你指一条道儿。”
“什么?”
“三星堆博物馆有高四米的青铜神树,有能耐你自己去买去,放家里保管大气。”
苏国源嘿嘿一笑:“那玩意儿要是能卖,我砸锅卖铁也会买回家。”
“做你的春秋大梦吧!”汪学宾有些无语,转过头问赵琦道:“老弟,你也没看上中意的?”
“汪总,你先选吧。”到底是汪学宾带自己来的,赵琦总要客气一番。
“不用客气,刚才都说了,你们喜欢什么就直接说,别顾着我。”
“那我就不客气了。”赵琦选了两件文房用品,一件龙泉窑青釉砚滴,以及一件青花人物笔筒。
汪学宾点了点头,指着蔡潜第一次搬来的青花罐说:“老弟,这罐子不好么?”
赵琦说:“是乾隆时期的真品,但有一点问题,它有修。”
“哪里有修?”苏国源看那青花罐非常完美,见赵琦这么说很是惊讶。
汪学宾也挺意外,问赵琦哪里有修。
赵琦指着罐子的口沿部位,说道:“注意看这里,纹饰的青料和旁边是有些不同的。”
苏国源看过之后,向赵琦伸出了大拇指:“我靠,还真是啊,这人修补的很到位啊,要不是你指出来,我肯定看不出来。”
赵琦笑了笑:“跟这里光线不足有一些关系,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此人的瓷器修复水平确实挺高的。”
汪学宾说:“唔,我手里还有两件不小心打碎的瓷器,一会问问老蔡,知不知道是谁修复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蔡潜带着东西进来了,除了一个书画卷轴之外,还带了一圈塑料薄摸。
“你带这玩意干嘛?”汪学宾指着塑料薄摸问。
蔡潜说:“这里桌子太小了,不太方便,我打算放地上,汪总,没关系吧?”
汪学宾皱着眉头说:“你怎么就这么笨呢,桌子放中间,一人站一头举着不就行了,放地上难道还让我们撅着腚子看?”
“对对对,是我脑子不好使。”蔡潜连忙让老婆过来,之后把桌子搬到屋中间,再把画拿了出来。
等他老婆到了,两个人小心翼翼地一人拿着一头,把画卷展开,中间部位就放在桌子上。
对近现代书画稍有些了解的人,肯定知道潘天寿,他著名的写意画家,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在现代不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幅画为《松下高士图》,松树是潘天寿一生中不断创作的题材,曾作诗云“我爱黄山松,墨沈泼不已。高者盈尺咫,低者直参天。”
此画作于八尺条屏之上,高近八尺,阔近二尺,一般来说,国画的尺幅越大,创作难度越高,当然,这是指有内涵的作品。
画中松树符合潘天寿的用笔,其奇崛果断,通过方圆兼济的线条,富有节奏感的点苔,表现松干的苍虬斑驳。在松针的布局上,充分发挥“疏处疏、密处密”的布局方式,疏处不着一笔,密处丛丛簇簇,于湿墨之上又加干笔重墨,使松针更显层次。
背景仅在树根附近勾勒山石底部,略施淡赭,其上并不着色。松下绘一秃头高士,持书闲坐。
从整体的风格和用笔的老道等方面,赵琦认为这应该是一幅真迹,但看到最后,他总觉得一些细节之处,有些别扭。
“书画方面,还是得再加把劲啊!”赵琦心里想道,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阅历,还要有艺术方面的天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提高的。
汪学宾看到这幅画的内容,目光灼灼,神情激动,整个人恨不得趴到画上鉴赏。
汪学宾一看就是二三十分钟,蔡潜夫妻俩,都有些受不了了,他才起身,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老弟,你也仔细看一下吧。”
赵琦点点头,说道:“先让他们休息一会,举了这么久,也怪累的。”
汪学宾淡淡地说了声好。
蔡潜向赵琦笑了笑,笑容之中带着些许感激。
等夫妻俩休息了片刻,赵琦也仔细观察了这幅画的每个部分,当他注意到钤印部分时,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汪学宾说:“老蔡,你先忙你的去吧,我们商量一下。”
“哦,有事叫我。”蔡潜把画收好,放在桌上,带着老婆走了。
等人走了,赵琦说道:“汪总,这幅画我也说不好,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味道。”
汪学宾也同意这个观点:“是呀,我也有这种感觉,但风格和用笔等方面,又符合潘天寿的特点,真是奇了怪了。”
“我有个想法。”赵琦说道:“你觉得会不会是揭二层?”
汪学宾沉思了片刻,双手用力一拍:“有道理,还真有可能是揭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