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新老交接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徐二言字数:2288更新时间:22/07/04 08:10:55
洪承畴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规划公布在大家面前,但这在事先并没有和他的顶头上司,辽东督师孙师傅详细谈过,今天有一些越庖代俎的嫌疑,于是就歉意的看了一眼孙承宗。
孙承宗就轻松的微微一笑:“我刚刚说过,我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和力气再做什么了,在局势危急的时候,我凭着这把老骨头镇一下那些骄兵悍将。但是经过这一场战役,你洪大人已经威名远扬,让三军折服。你的能力也让人放心,而且超出了大家的期望。所以我已经写好了致仕的折子,昨天就送到了内阁,并且保举你继任我的辽东督师的职位,让你可以不受掣肘的自由行动啦。”
洪承畴当时大吃一惊,赶紧施礼:“孙师傅万万不可,小子年轻学浅,怎么能当如此大任?没有您老坐镇,小子心中没底。有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小子去做,您只要坐镇在山海关,在关键的时候提点一下就行了。”
自称小子,这不为过,因为自古至今,中原王朝都是老人政治,今年洪承畴不过虚岁三十七岁,的确是一个小子,能做到辽东巡抚已经是出类拔萃,如果再直接做到辽东督师的位置上,的确太过异类。
袁可立站出来化解了尴尬:“你不要一口一个小子小子的,你放眼现在整个朝廷的中枢,有几个是七老八十的啦。”然后指着杨嗣昌道:“首辅今年也不过虚岁40,曹文诏也不错,才刚刚39,还有那个正在为帝国考察各地的马维忠,也就是定下来的首辅接班,不过是三十一。”然后再指了一下八贤王:“坐镇江南的八贤王,稳定了江南和西北的局面,今年不过刚刚17。”然后看向了天启皇帝。
天启哈哈一笑,骄傲的道:“朕今年也不过十九。”
孙承宗就感慨道:“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原本一个多灾多难的大明帝国,正是有你们这一群年轻人,才力挽狂澜,走向了中兴之道。我们这一群人老了,没有了进取之心,也没有了新的思想,我们应该让位给你们这些年轻人。”
然后看着踌躇满志的皇帝和他这帮年轻的臣子,和几个老人互相对望了一眼:“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我把我的担子子交给洪承畴,袁可立将他的担子交给王东,沈光祚准备将他的顺天府的担子交给来宗道。”
王东,直隶人,幼年好学,万历年三元,曾经任过山东督御史,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因厌烦党争而退隐,今年四十一。
来宗道生活简朴,深谙为官进退之学。万历三十三年奉使肃藩,曾考察黄河,登陟泰山、华山、嵩山,遍览胜迹。天启元年,来宗道补经筵讲官,算是天启半个老师,敷陈恳切,深得朱由校重用,他今年五十四。
张慎言也道:“西南大事已经结速,也不需我再操心,而且湿气太重,现在弄的老臣百病缠身,想再干几年也力不从心了,所以臣请回京养老,将我的担子交给四川巡抚朱燮元。”
朱燮元,今年五十九,算是这次大家举荐中最年纪大的了。他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其后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底定”西南。后来,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剑,再进少师、左柱国。是明末少有的名臣,军事家。
骆思恭喘着气道:“王洪亮可接我的班。”
王洪亮,纯属借了毛文龙的光。不过这个人做事稳重而守规矩不僭越,没有权力野心,是个四平八稳的人,正适合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
张维贤有些尴尬:“臣想让我的儿子张之及接替。”
现在的小胖子已经是战功累累,而且继承了他的家族的传统,对皇家是忠心耿耿。更在各地历练中,军事才能得以显现,绝对是大明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这些条件下,没有人认为张维贤是搞子承父业,这个京营都统的位置,交给他,皇家放心,大家也安心。
魏忠贤也轻松的道:“咱家也老了,我看好了八贤王手下的王承恩。他这个人,对皇家绝对的忠心,也没有老奴的野心和贪婪,将三宝库的钥匙交给他,老奴是再放心不过了。然后我去香山太监忠烈祠,做一个闲散的老家伙,如果不配,或者直接回老家去,让老奴的侄儿给我养老,也让老奴有个寿终正寝的善终。”
对于魏忠贤的求去,天启非常不舍,但他听见他所推荐的,正是当初寝宫毛文龙当初悄悄的和他说,陪着自己弟弟唯一上吊的人,只有那个王承恩的时候,想一想那个对皇室千古的忠仆人的时候,感动的认为,自己还是没看走眼魏忠贤这个忠心的大伴。
看到大家都推掉了现在的职务,毛文龙认为自己该表现一下,于是就凑趣:“臣的担子准备交给张盘或者是齐飞,但我更看好张盘。”这纯属是趁机表忠心。但现在天启皇帝已经不需要毛文龙表忠心了,于是就直接打住。
对于这些老人纷纷让位年轻中的佼佼者,让大明彻底的掌握在一群有朝气有进取之心的强者手中,天启被彻底的感动了。
天启悄悄的擦干眼角的泪水:“诸位师傅不要这样,如此朝堂——”
孙师傅淡然一笑:“皇上放心,我们并不是撒手不管,我们这些老家伙准备还要拿几年朝廷的俸禄喝酒,于是决定请求皇上成立一个顾问宿老院,我们还得看着你们这些小年轻几年,看着你们别折腾。”
天启就高兴的拍手:“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宿老院,有您这些老人给我们作阵监督,修订我们的得失,大明中兴指日可待。”然后对着毛文龙道:“不过你没必要跟着瞎掺和,七老八十的宿老里,有你这个五十几岁的家伙了,是不是不恰当?”
大家就轰然大笑,袁可立当时就定下了规矩:“年不满六十不得进入。”
就在这轻松的谈话中,就在不久之后,大明的老一代英杰退出了历史的前台,是前台。新一代年轻力壮富有闯进的精英走向了历史的舞台,顺利而悄悄的完成了新老的权力交接,这才是真正的推陈出新。只有在这一刻,大明才真正的走出了原先老大帝国的阴影,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