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三国培训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一剑之刃字数:3650更新时间:22/07/05 12:26:19
2月19日,在京城一下飞机,陈卓给施南生打电话,报了一下平安,并说明自己这段时间将在内地,不回香港的决定。
“阿卓,你确定不回香港吗?你知道你现在有多火吗?很多电影公司找我想要你主演电影。富艺公司的《轰天龙虎会》、嘉禾的《重案组》都想要你出演男主角。你不考虑一下吗?”
“不了,这边培训已经开始,我恐怕脱不开身。南姐你就多担待吧。”
“唉,真是不懂你,为什么要为了一部电视剧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啊?你好不容易才在香港拼出这番局面,如果一年之后你再来,光环不再,热度下降,恐怕又得从头做起了。香港这边很现实的!”施南生感叹道。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呢?放心吧南姐,我心里有数的。”
“唉,你有自己的打算就好。”
挂断电话,陈卓直奔京都体育大学,找到了门惠丰老师,由他领着到中.央.电.视台去拜访了一下任大惠先生。门老师和任先生是当年的至交好友。此次任先生便是《三国演义》剧组的制片人,很有话语权。.
任大惠看了看陈卓,不住点头,虽然了一些,不够魁伟,但足够英气勃勃,特别是额头还贴着胶带、嘴角带着血痂。
“你这是?”任大惠奇怪道。
“老任,我这个弟子陈卓,这是刚从泰国曼谷回来,代表香港武术界夺了个冠军。这些伤就是擂台比赛时受的。我以前跟你提过的。”门惠丰急忙解释道。
“哦,我记得,我记得,你说的东南亚国术邀请赛嘛。但是武术比赛还需要打斗的么?”任大惠道。
“论拍电视剧你厉害,可说起武术界的事,你就不懂了吧!这是东南亚“国术”邀请赛,东南亚九国本地特色武艺擂台实战教技。加上台湾和香港、rb,这次十二个地区争雄!阿卓在最后一战,一人独战rb四个相扑力士,大获全胜,获得冠军头衔。可算是扬我国威了,哈哈哈”
“什么?打败了rb啊?那可真算是民族英雄了。了不起,了不起,果然英雄出少年!”任大惠也喜道:“我好像有点印象!咦,找到了。”
任大惠在桌子上翻找了一下人民日报,看到昨日的报纸,上面一副陈卓飞起一脚踢倒泰国拳手的照片,底下配有文字“少林小子扬威海外,中华少年振我国威”。
今日的新报纸上正是陈卓腾空跃起脚踢曙太郎的照片。底下配有文字“斗巨人,少年腾空跃。勇夺冠,武术显神通。”
不过这照片有点模糊,脸都看不清,但文字版清清楚楚的写着“陈卓”的名字。
在人民日报这么严肃的报纸上,能够连续两次登上版面,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九十年代改开之后,正是民族急需世界认同感、人民急需提升自信的时候,所以,任何为国争光的事件都会被一提再提。
“好,好,好!小卓就像是现代版的常山赵子龙,勇闯敌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我看这个赵云非他莫属啊。”任大惠大笑道。
中午一起吃了个便饭之后,任大惠道:“正好我也要赶去涿州影视城,小卓搭我的车去吧。”
“这怎么好意思!”
“没事,正好给他办理一下手续,那里培训班已经开始一个多星期了。小卓算是插班生,手续得特意安排。”
“好,那就拜托您了。”
2月19日下午,电视台的专车送任大惠去涿州,陈卓搭车到了影视城,在任大惠的特意安排下,陈卓顺利进入培训班。
《三国演义》剧组在涿州搭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每个棚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共耗资约4000万元;涿州的“汉城墙”、“街道”、“铜雀台”约耗资3000万元。
在九十年代初,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可谓罕见。也只有同期拍摄的《唐明皇》可以与之一较高下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为了增强演员的时代感,主要演员都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比如汉代的礼仪、汉代的说话语气,汉代的坐卧行走。
要不然,很容易出现《新三国》中“主子爷,主子爷”、“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洛阳就是豪华啊,在这里我董卓都乐不思蜀了”、“袁绍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我刘备不屑与其为伍”、“你以为一壶酒就能留住一颗被你伤了的心吗?”这样的笑话。
当然,这也不是说,《三国演义》就完全符合历史,其实真正贴近历史的是陈寿的《三国志》,但太贴近历史,人们也不喜欢看,带点演义色彩、英雄传记这类的,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三国演义》一书毕竟是明朝所写,里面一些对汉朝不符合实际的描写很多。比如马镫、马鞍,这在明朝很普遍,但在汉代其实是没有的。汉代战马只有马背上的一个毯子和单边上马蹬。
再比如,《三国演义》里各种冷兵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赵云的暴雨梨花枪、吕布的方天画戟。这些都是后世的兵器。汉末时期马背上的兵器还是以张飞的“丈八长矛”和“长戈”为主,再配上环首刀。
还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拿出中国地图一对照,发现关羽老人家完全迷路了嘛,乱走一气。
陈卓知道自己来上培训课晚了,所以特意花钱从外面买了一些比较高档的笔记本,每个十块钱,一共买了五十本,交给了培训老师,让他帮忙发给同学们。培训老师很满意陈卓谦虚的态度,在上课前将陈卓给大家介绍了一下。
“这位是陈卓,赵云的a角扮演者,大家鼓掌欢迎。”
“哗啦啦”
一阵鼓掌声后,将陈卓安排到了后排的一个位置,跟一个高个中年帅哥做同卓。
之后老师又把十块钱的高档笔记本一人给发了一个。说道:“这是陈卓同学特意买给大家的,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做好笔记,将学习的知识点牢牢记在心中。”
众学员接到笔记本后反应不一,有的很珍惜的收起来,有的回头朝陈卓点头微笑以示感谢。有的却啐了一口,丢在了一旁,朝旁边的小声道:“装什么大款!”
这声音说小不小,刚刚够后面的陈卓听见。陈卓的脸色就是一僵。
“别介意,这个笔记本挺好的。谢谢你,我是濮存晰,孙策a角的扮演者,很高兴认识你。”同桌的中年帅哥伸出手道。
“你好,你好,我是陈卓。”陈卓也急忙伸出手握住道。
“这个培训班里集合了大部分a角和b角演员,大家都想表现自己,所以难免就会有些负面的情绪,不去理会他们就好。”
“谢谢,我会的。”
“嗨,小老弟,我们又见面了。你好像了很多。”旁边座位上的杨凡朝陈卓笑道。
“你好杨哥,最近有些比赛,所以控制了体重。”
陈卓对杨凡很尊重,这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而且自己抢了他的赵云一角,多少心里也有些愧疚。
“下课了,一起去食堂小灶,我请客,这里的小灶相当不错。”杨凡笑道。
“你别争,我比你们大的多,算是老大哥,听我的,我请客。”濮存晰拍着胸脯道。
正当杨凡还想争辩两句时,老师在台上喊道:“安静一下,开始讲课了,都在位置上做好。”
接下来,老师讲的就是汉代坐姿和分餐制。
老师是从历史系请来的老教授,旁征博引,讲述的很是精彩。陈卓也边听边记着笔记。
下课之后休息十分钟接着是另外一个教授讲述汉代语言的口语化应用。一些话语怎么断句,怎么重音。
最后一节是人艺的老师讲述舞台剧表演的技巧。
忙忙碌碌一上午的课程总算讲完。
濮存晰拉着陈卓和杨凡去食堂小灶花了二十五块钱弄了好几份好菜,众人攀谈了起来。
“怎么没见鲍国安、李彦军老师他们呢?”陈卓好奇道。
“他们还有陆树铭、李靖、唐国强算是常驻演员,人家提前一年就开始培训了,跟咱们不一样。”杨凡解释道。
“说的也是。”
“小陈,听说你是体育大学的?”濮存晰问道。
“是,我现在大二。”
“以前学过表演没有?”
“没有。不过我在香港拍过几次电影,也算有点经验。”
“是吗,你以前在香港混啊,那里怎么样?去年华东水灾,香港艺人可是出力不少,竟然募捐了上亿善款。”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发展的比较快。亚洲四小龙之首,可不是说笑的。我在香港混的还行,主要是靠朋友帮衬。”
“那也很不错了,你能放弃香港的发展回来拍戏,真的不容易。”濮存晰感叹了一句。
“听说香港拍电影电视剧工资挺高的?”杨凡好奇道。
“是不少。普通的龙套,一个月能拿一两万.......”
“这么多?”濮存晰和杨凡都很是惊讶。
“咱们内地,像鲍国安、李彦军老师他们这种一线明星,一个月才225元,拿到手里不到两百元。我是二级演员,一个月拿到手里只有186块钱。”濮存晰感叹道。
“我更少,只有175块。”杨凡苦笑道。
陈卓闻言也是一愣,看了看桌子上的这几道菜,虽然只有二十五块钱,但那几乎是人家八分之一的工资了,陈卓心中一暖。
这部经典的《三国演义》,就是这些拿着不到两百块工资的艺术家们,辛辛苦苦三年拍出来的结晶。真是令人敬佩。对比二十年后的《新三国》,大明星们拿着百万片酬,拍出了“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了”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刚才你说龙套都能每月挣一两万,那大明星们能挣多少?”
“大明星一般都是论片酬的,一部片子赚多少钱。少的一部十几万,多的比如程龙,一部就有五百万片酬!”
“五百万?!”
“不行,不行,这个数字太大,让我吃口菜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