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失业大军】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启煜字数:2237更新时间:22/07/05 12:46:29
“红尘呀滚滚,

痴痴呀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

陆坤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换鞋呢,就瞅见刘丽萍带着俩儿子在客厅唱歌,母子仨玩得还挺欢乐的。

家里几个孩子都继承了他的歌唱天赋。

尤其是小光头。

陆坤记得这小家伙刚学会说话不久的时候,陆坤自个儿闲下来时哼唱《那一夜》,结果这小子只是听了一遍就记住了,完后一段时间里动不动就嗷着嗓子唱“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你满脸泪水......”

后来这小子每次见着家里有外人在,也不怕生,放开嗓子就唱,每次都把人逗得乐呵呵的。

完事人家哄他继续唱的时候,他就傲娇的背过身子,留给对方一个潇洒的后脑勺。

他人太小,也就勉强能记住几句顺嘴的歌词。

你让他继续唱,他会认为你在刁难他,想看他出丑。

“爸爸,你唱不唱?”

小光头一脸兴奋的把话筒递过来,眸子里满是期待。

“你给我放好,我吊吊嗓子。”

陆坤把公文包交给他,让他帮着放去书房,自己则松了松袖口与领口的扣子,轻咳几声,一本正经的模样让几人不由得把目光投过来。

“铁门啊铁窗铁锁链,手扶铁窗我望外边......”

刚引吭高歌两句,陆明哲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到他身后,双手一使劲差点没把他推趴下,往前踉跄了一下。

陆坤刚想口吐芬芳教训他几句,眼瞅这小子一脸怒容,也不好意再说了,直接展开臂膀把他搂入怀里,对着他的小脸蛋一顿猛啃

这小子不如小光头省事好哄,脾性大着呢。

老一辈的都说头顶两个璇儿的男孩子,比较一根筋,这话倒是应在陆明哲身上了。

“我说你这人......”

刘丽萍有点受不了自己对儿子这种表达父爱的方式,有些无语道。

他能一本正经的跟儿子讲道理,也能没个正形的跟孩子玩闹,偶尔还以把儿子欺负为乐,把儿子气得直哭鼻子。

“没事,男孩儿自小多受点打击,将来更坚强。”陆坤张口就来,胡说八道一通,试图掩盖自己的恶趣味。

傍晚的时候,陆坤又接到了李尔福的电话,邀请他一起盘下香港的一家影视公司和院线,被他毫不客气的拒绝掉了。

他对自己有很强的自我认知,对电影对娱乐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也没多大兴趣,两世为人加起来,看咸湿片比看电影多多了。

况且,这玩意容易和洗钱沾染上,他不愿意沾。

或许李尔福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身家洗白,但他则没那个必要。

他有那个自信,前世不论,这辈子没几个同时代的商人能比他更干净的了。

......

1998年的元旦,不似往年般热闹,反倒显得极为萧条。

1998年初,不仅民营企业迎来了倒闭潮,外企、国企同样也跑不了、甚至更为严重,都在大规模倒闭。

失业人员陡增,社会消费也在持续收缩。

现如今,哪怕是升斗小民都知道,经济不景气。

以往的铁饭碗,如今也不再那么炙手可热。

啥叫铁饭碗?

子女教育有子弟学校,天冷了有职工澡堂,无聊了还有厂办电影院娱乐,退休了甭管儿女成不成器,还能把自己的职位直接传给他们,生病了有职工医院,人死了单位还帮忙料理后世。

典型的高福利、大锅饭、平均主义,人浮于事。

企业变成了小社会,生老病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结果是什么呢?

国企的非经营性费用支出,绝大部分都占到了总体管理支出40%以上。

也就是说,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国企在跟私企外企竞争的时候,要平白多出近40%的管理成本。

这一极大弊端,在这次的经济危机中第一个显现出来。

所以,人们看到的,面临倒闭困境最大的,不是外企私企,反而是人们认为最靠谱的国企。

相当一部分国企都是资不抵债,各种包袱一大堆。

为了给国企兜底,以前一直都是政府直接拨款,改革开放之后变成了银行当国企奶妈,经年累月下来,银行都差不多要被国企掏空了。

今年国企起码有上千万,乃是几千万职工被迫下岗。

在如今这种经济大形势下,唯有改革、甚至改制,才有可能继续安置这些下岗职工。

这种想法和决策都没有问题,只是在推进的过程中,显现了不少问题,平时被掩盖住的弊端,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贪污与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反应很快,对这种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但范围太广,目标太多,根本差不过来,只能抓几个典型从重处罚。

眼下下岗职工还只是心慌,成天担惊受怕,再过几个月,很大一部分人没米下锅的时候,那才叫真的惨。

现在已经有一些花边小报报道什么下岗职工没有收入菜市场捡烂菜叶、怕丢人大晚上翻垃圾牌捡瓶子卖钱之类的,在小范围内引起了热烈的议论。

“当家的,咱们家的员工,能不裁就不裁,成不?”刘丽萍靠在陆坤身后,被报纸上的夸张描述吓得心惊胆战。

“放心吧。”陆坤捏着她的小手轻声道。

其实早在去年年初开始,他就以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为由,裁汰了一批人。

不过,那倒是无碍,毕竟他们那个时候有很宽裕的时间可以轻松找到一份工作。

至于经济危机下的裁员计划,哪怕是各人事部门积极主动提交上来的,也被他直接压下了。

如果可以,他希望一个不裁。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面对经济危机,很多人的心理恐惧远大于经济危机的实际影响,很多方面都是人的恐慌情绪,人为的放大了危机的影响。

事实上,这次的经济危机主体在国企,他们一直以来都靠政策靠银行兜底,积累了沉重的债务。

而中小企业,一直都是后娘养的,想要从银行贷款跟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所以尽管体量小,但负债大多较轻。

顶多就是暂时关门歇业,等经济景气了再把架子支棱起来。

反正这年头的厂房租金又用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