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疏散任务

类别:现代都市 作者:犇命牛字数:3171更新时间:22/07/07 01:17:47
刚码完一章,晚了一点!

——————————————————————

“能,当然能。”李老板没有私毫的犹豫道:“不过……咱们的战士们都是外地人,又年轻……”说到这儿,李老板欲言又止道。

“年轻怎么了?”袁团长不解其意的问道。

“您知道,现在外面做生意的人都鬼精鬼精的,要是战士们再遇上几个和我之前这样的,可不就是麻烦么?”说到这儿,李老板讪讪的笑了笑,脸上满是不好意思的表情。

“那,你说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袁团长皱了皱眉头道,他有点不放心这个李老板,心中暗想:难道这家伙被教训了一通后还不死心?

“这样吧,我反正差不多每天都要去那附近进肉的,我在那个批发市场也多少认识几个人。我给推荐一下,回头买不买咱们部队上定。”李老板这话说得倒是挺客气,经历过这次管涌救灾的事情后,他有些想法也慢慢的改变了。

只是他不知道,他这个“好意”的建议却没能让袁团长直接信任。作为一团之长,再加上现在又来了近两千的预备役和民兵,袁团长作为临时的最高指挥官,不能不考虑得周全一点。李老板这个不避嫌的直谏一提出来,就让袁团长起了疑心。毕竟这关系到三千多人的吃饭问题,也关系到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的抗洪救灾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可是轻忽不得的事情。

袁团长表面上没说什么,吩咐主管后勤采买的军官带上几个战士和预备役的后勤负责人开上车,一起跟着李老板去他说的那个批发市场看一看。当然私下里,袁团长也把这个李老板的事情跟他们交了个底。让他们多个心眼儿,到那里多看看多问问。如果这个李老板敢在部队采买上打歪主意,等回来他绝对会让他这个老板当到头。

采买的人派出去了,袁团长、王政委和赶来增援的军区某部王师长,以及预备役的马团长等人开会,研究特警团负责的这处三公里的河道的防汛问题。

根据上级防汛部门传来的信息,沱江上游的雨势并没有减小的势头,这轮洪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且会在未来五六天的时间内迎来最高峰。目前特警团负责的这段江堤总体来说情况尚好,特警团虽然来得比较晚,但经过不算长的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对这三公里的江堤进行了系统的加固和加厚,让这一段江堤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防洪防汛能力。

但由于这段江堤的长度较长,只配备特警团一千多人是显得有些少了。上级经过综合考虑后,将这个预备役团和配属的几百民兵也放到了这里。由于预备役的级别要比正常的部队要低一级,所以预备役团的马团长要听从袁团长的指挥。

虽然人手虽然多了,但相应的这两个团三千多人的任务也更重了。

由于沱江流域的广泛性降水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这附近的一些沱江支流的河道和河流蓄水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一些低洼地带也都蓄满了水。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哪怕沱江大堤不出问题,这附近的老百姓也将肯定受灾。

更要命的是,如果现在沱江大堤发生危险,哪怕不是特警团负责的这段江堤出问题,这片区域的两个县,七个乡,两百多个自然村,也将成为一片泽国,受灾人员将会达到三四十万。

而且由于这片区域原本地势就有些低洼,一些道路本就等级不高,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降雨和淹泡以后,一旦发生沱江大堤溃坝等重大险情,目前已经淹泡的一些区域的老百姓想集中转移都会比较困难。

因此负责这个区段的特警团在力量得到加强以后,指挥部布置的首个任务,就是要将临近区域的四个乡,一百多个自然村的村民们尽量转移出来。当然这项工作只由部队去做也是不现实的,指挥部已经协调了地方政-府,地方行政机关将协调各村村委会的人,帮助执行转移疏散的任务。

同时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三四天的时间内又将有一场强降雨在沱江流域形成,届时将对沱江流域老百姓的出行造成不小的麻烦。也就是说,特警团和预备役团执行这个转移疏散的任务只有那么三四天的时间。等降雨下来之后,恐怕想转移老百姓都要坐冲锋舟去进行了,那个时候就需要劳动舟桥部队出动了——那样的话,麻烦就更大了。

修筑新堤的工作不能停,对沱江大堤的加固和加厚工作也不能停,而且还要分出人手来疏散和劝离附近区域的百姓,这些任务加在一起不可谓不重。好在有新来援的预备役和民兵,否则只是特警团自己的话,这些个任务还真是没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拿着预定疏散区域的地图好一阵研究,袁团长和特警团的参谋们很快就议定了一个总体解决方案。修筑新堤和大堤加固加厚的工作不能停,而且是越早完工越好。这样的话,派出去过多成疏散工作的部队,就可以安排一些前期抗洪抢险中比较劳累的部队和班排去执行,也好让他们疲劳的身体得到一些休整和缓解。一些前期在抗洪抢险中有了伤病的战士,也将被安排进疏散群众的队伍中去,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另外,考虑到民兵大多是本地人,都是当地口音,和老百姓沟通起来更容易一些;而且民兵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比特警团和预备役都远远不如。所以这些民兵也被打散了分配到了特警团战士的手下,专门配合战士们做当地百姓的疏散工作。

对这个安排,不管是预备役团长还是带民兵的地方武装部人员,都没表达出什么不同的意见,很顺利就通过了这项安排。

这不仅仅是因为预备役团现在已经划归特警团指挥,实际上现役军官转任预备役军官,都会升一级任职。也就是说,预备役团长的档次,也就相当于特警团的一名营长的职位。更别说特警团不是一支重要连队采用四四制配备的部队,全团人数近两千的集团军主力部队。

而在特警团的人员划拨上,连续参加了抗洪抢险和突击队等重要任务的几个连队全都被轮换了下来,被拆散开来,分配到了疏散老百姓的小分队中去了。

修筑新堤的工作还在继续,但需要轮换的连队已经退了下来。一些民兵连长队长也跟着退了下来,在特警团参谋的分配下,接受和熟悉新任务。

虽然上到沱江大堤上的时间才没几天,但特警团的一些主力连队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很多了,一些伤病情况也出现了。能让这些连队和战士们退下来休整一下,调剂一下,还是比较科学的。

这边忙着布置新任务,划分各自负责的片区,那边出去采买的人也已经回来了,那个领路的李老板也跟着回来了。

看到后勤军官回来,袁团长特意把这几个军官叫到边上问了一遍。谁知得到的回复还真挺让他意外,这个李老板确实跟转了性似的。他帮着战士们跟其他卖家讲的价,让跟着去的战士们都挺惊讶。有几个军官趁李老板不注意,用他们刚淡定的价去向其他卖家询价,结果只换来了一片白眼儿。

如果说这个李老板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他自己以同样的价格也搭车进了一笔蔬菜和肉。用李老板的话说,眼下的洪灾看样子还会持续下去,这鲜肉鲜菜的价格恐怕今后会越来越高的。

不过,虽然后勤军官们买菜省了不少钱,但却还是花超了,超出来的那部分是他们按照李老板的建议买了不少煤回来。

因为自特警团上到沱江大堤上参加抗洪救灾以后,战士们只能在沱江大堤上开火。一般情况下,部队都是就近向附近的老百姓采买一些木柴。可是由于近些日子一直下雨,老百姓自己用的木柴都不够用,又怎么能有足量的柴火供应部队呢?

为了应付这个麻烦,后勤的人不得不每天派出一部分人马,去周边的田野和树林里去搜集柴火。结果搜集来的柴火都是湿湿的不能用,还要安排专人把这些柴火拿去灶台边烤干。但是由于全团需要用的开水量比较大,所需要的柴火量当然也就一样比较大,后勤那边的压力非常大,往往需要人每天不间断的烤柴火,占用了不少人手不说,效率还挺低下。

这回出去采买,在考察了这个李老板做事还算妥贴之后。后勤军官便和李老板说起了眼下部队用柴方面面临的窘境,问李老板有什么建议没有。结果,李老板就给出了这么个弃柴买煤的建议。

因为按现在的季节发展,未来一两个月内持续降雨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部队今后还是用柴火做饭烧水,估计今后少不了要面临有米有面,却无柴可用的窘境。由于后勤部的人在外没法和团部联系,后勤部的军官便大着胆子动用了预备金,买了一批煤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