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棚改旧改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凉小柒字数:2119更新时间:22/07/07 06:05:00
夏家父子的事件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从始至终,方宁都没有表过态度。正所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而眼下,他最关心的还是家里该往哪个运营方向转型,如何转型,这才是最关键的。
餐饮方面这一块,方宁很清楚,估计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内,苏灿家的烧烤店也将遍地开花,将本来就剩下不多的蛋糕,在从群狼嘴里抢夺都出大部分利润,这里面势必会异常激烈,往往需要生死拼搏。
所以方宁也就没必要冒这样得罪人的风险再去横插一脚。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原因。按照这个时间节点,苏灿一行人的成都之行,也应该快把王雪伟收入帐下了,这个川蜀麻辣掌门人和苏灿联合在一起,绝非1+1等2的数学算法,而是呈几倍递增的化学反应,好比如虎添翼,这对强强组合,在平海小城无疑是没有敌手的。要知道王雪伟可是有狡狐之称,想法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没有行迹可以琢磨。
要是能够抢在苏灿的前面把陶然给拐来,那说不定还是能够和苏王二人博弈一下游戏。
当然这顶多也只是想一想,毕竟他对陶然还处在一无所知的地步,中国版图这么大,不知道她目前还在哪个疙瘩角落接受自闭症治疗,不过这治疗的结果多半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方宁从苏灿的记忆里,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个女孩骨子里偏执和疯狂。
上天是公平的,给她开了一扇门,却也给她关上了一扇门。
苏灿有温柔的一面,他对事物的接受方式是往往被动的。可以说有着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逆来顺受的劣根。
而最典型的特征是在需要客观性发挥战斗的时候,选择‘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但是在需要克制的时候却像一个慷慨激昂的斗士。
当然,方宁也并非完全否定苏灿那种‘逆来顺受’的方式。
作为做四大文明古国从未灭亡,相反一直源远流长,靠的恰恰就是逆来顺受这四个字。
在苏灿集团中,他本人更多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而作为‘一南一北’发展策略中的王雪伟和陶然,起的则是血肉和筋脉的作用,他们两人南征北战,裂土封疆,将苏业连锁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可以说苏业集团扩充到空前繁盛的地步,王陶二人功不可没。
苏灿那是一个好汉三个帮,相反方宁可是独木难支,光杆司令一个,他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人员可以去执行。
不是说田向平不行,只是和王雪伟,陶然这些人来比,那确实是远远不如。
幸好爷爷对他还是比较信任,没有制肘的地方,他可以大展拳脚。
方宁倒是想到了几个赚钱的项目,比如说开几个小店,可大部分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不是像一些那样,靠卖几首歌曲几部电影剧本或者写几本小说捞到第一桶金,动辄成千上万,也不想想,没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就突然拿出举世骇俗成果出来,换做是哪个人都觉得是神经病或者是你盗窃了别人的成果。
正常人想要在没有别人投资的情况下,赚取大量的财富可以说非常的困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一堆钱的问题,更何况我们都不是英雄。
不管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还是平头小老百姓,抑或是达官显贵,无不需要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就是温饱问题。
现实生活中,没钱英雄也气短,没钱生存都是问题。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区区一分钱的事,就能让你焦头烂额举手无措。
好了,绕过话题再来说说麻辣烫,烧烤,奶茶之类餐饮的生意。
虽说也有一部分人像苏灿他们那样,将麻辣烫烧烤或者奶茶店做的很好,但那始终是一小部分人,还有很多人在街道起早贪黑出来摆摊做生意,或许他们是赚了些钱,但是在那光鲜的外表下也有别人看到的心酸。
就奶茶店的例子而言,不能以‘一杯奶茶七毛钱的成本,而售价却在七八分不等’这样的计算能衡量的。每一门生意都不简单,都是整套的系统,产品设计与创新,推广营销,客户管理,客户服务,成本控制……能成就一个赚钱的生意,往往都是一整套的系统,在‘天时地利人和’情况形成的偶然与必然。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光靠一张嘴皮子吹嘘,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日进斗金,弄出一个商业帝国,那也只是存在于网络小说的意淫中,相当于还没有睡醒。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叫马云和李彦宏。
好了,话题扯远了,这些是在常识性下的,既然是常识普遍性,也有偶然的意外性。
对方宁而言,他是重生人士,尽管属于那种一穷二白的主,但好歹也是重生者,拥有斩掉界限的力量,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对于国家的五年计划那些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不是很清楚,但好歹和他身边周围息息相关的事情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说连云大道的附近的断桥将于二零一四年通车,并且更名为简青大桥,还有东兴大道几个区域,将在未来半年内被政府征收,形成以中心城市区域干道沿线和‘一江两岸’沿线十五大片区棚改旧改的改造工程。
这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表面政府是为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实际上还是征收后土地挂牌转让,让开放商进行运作,变成金山银山,商人们拿了财富,领导们获得了政绩,只剩下那些拆迁户们拿了点碎末补偿款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下去。
方宁对这个事情比较熟悉,还是因为有一个远方亲戚就住在那所谓的棚户里,后来拆迁,获得了一笔赔偿款和公租房,随后半年内大量开放商蜂拥云集,一大片大片荒地变成了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