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7章 不同的法子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大秦骑兵字数:4103更新时间:22/07/09 08:03:18
第0547章不同的法子
谷雨拍了拍手,把这些想发财却没有足够资本的日国上流社会的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他拿出一份事先草拟好的协议书,让这些人看了看,这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他谷雨愿意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保证他们拿到了钱之后,如果去种植第一代耐海水红树的话,最后肯定能够赚到钱。只要签了协议,就能够从谷雨这里拿到三千万美元,去做地主去。
当然,想签协议,不是什么都不需要抵押的,谷雨会让人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查证、审核,只有通过审核的人,才能够顺利拿到贷款。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些人还是显得极其的兴奋,纷纷的上前,争先恐后地和谷雨签署协议,争取能够从谷雨这里贷到款项,这可是一个上杆子给他们送钱让他们挣钱的机会,不去争取就太没有追求了。
谷雨这边只是小头,橘先生那里才是真正的大头,短短的几个小时,他就累计签署了几千亿美元的订单出去,都是日国的大集团、大财阀下的订单。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相当看好第一代耐海水红树的未来,而且这东西不但能够赚钱,而且还可以在全世界竖立起来他们热衷环保的形象来,这可是平常花多少钱都办不到的事情,现在只是花点钱就可以做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钱中的九成九以上,只是在橘先生的手中停留了不长的时间,就转到了谷雨或者是谷超科技日本分公司的账户中了,橘先生真正赚到的也就是几千万美元而已,这笔钱比之几千亿美元是少了很多,但是却是他一分本钱都没有投入的情况就赚到的,他对谷雨只有感激,没有丝毫的嫉妒和怨恨,他很清楚只拿自己该拿的部分,其他的部分要是贪图的话,就连赚这几千万美元的机会都没有。
橘先生转过来就他刚刚赚到的几千万美元也到谷超植物研究所下了订单,准备继续购进大批量的第一代耐海水红树,继续种树。
谷超植物研究所那边的研究非常的顺利,目前耐海水红树以及开发到了第三代,而且从第一代到第三代每一代都是货源充足,随时都可以装货上船,送到全世界各地。在接到日国这边的订单之后,就有十万吨巨轮出发,装了满满一船的树苗,驶出了港口。
谷雨看着价值几千亿美元的订单,喜笑颜开,这些订单累计起来,撇来各种支出,利润能够达到三成多点,有一千多亿美元。赚钱倒是其次,让他这么开心的原因是这笔生意能够进一步抽干日国国内的现金,让日国经济的复苏进一步的放慢。
日国方面不是没有人看不穿这一点,但是日国不缺钱,日国政|府也不缺钱,在这样的前提下,有第一代耐海水红树这么好的投资项目,要是不及时抓住,以后再想抓住可就难了。于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和橘先生签订了订单。
谷雨那边确实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华夏那边的货船已经,最多三四天,第一批第一代耐海水红树的树苗就能够运到,到时候就可以在日国沿海大规模种植了。
谷雨在宣布了第一批第一代耐海水红树已经起运的同时,还宣布了一个消息,经过精密锣鼓的赶工,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已经制作完毕,近期就将在巴||西国那边的经济特区起飞,然后横跨太平洋,进入到第二药剂厂服役使用。目前,第一艘万吨级货运飞船的运营情况良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谷雨可能会考虑将两艘万吨级货运飞船错开,将其中的一艘专门用来运送耐海水红树的树苗。
谷雨的这个消息传开,全世界又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太平洋的上空。
谷超飞行的第一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在飞经太平洋上空的时候,遭遇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的攻击,这件事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各种消息满天飞。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是谁这这么牛气哄哄的,竟然干出这种拦路打劫的事情来。
但是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谷超科技这边一点调查结果也没有,其他地方也都跟吃了哑药一样,都是沉默不语。有好事者推测双方肯定都憋着放大招呢,或许对对方都有了一定的猜测,都还在等着第二次交锋,从而从中找回面子。而谷超科技可能是想通过第二次交锋,从战场上拿到真凭实据,然后再去找幕后黑手算账。
这样的推测还是很有市场的,目前主流意见基本上都是这样。在这个时候,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又要横跨太平洋,想不吸引人眼球都难。
一时间全世界的媒体都亢奋了起来,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手段,组建采访团队,然后或是雇佣飞机,或是雇佣船只,有的干脆购买商业卫星的使用权,准备对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进行全程跟踪,如果能够拍摄到第二次海上交锋的太空照片的话,那就更好了。
谁也不知道谷雨其实是特意将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即将的消息散播出去的,他这次甚至是婉言谢绝了华夏、巴||西国以及阿|根|廷等多个国家提出来的沿途进行护送的请求,他不相信巴||西国和阿|根|廷两**队的战斗力,而华夏那边,有了第一次护送的时候,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来第二次,第一次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必要,谷雨之所以那时候请华夏军方帮忙,更多的原因还是为了让国内习惯万吨级货运飞船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存在。
如今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即将,想来国内的老百姓都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再看到的时候,也不至于慌乱,觉得是世界末日来了。
谷雨故意散播消息的原因就是为了让上次出现的联合军再次联手,然后再次在太平洋的上空狙击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这次谷雨在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上做了更完全的准备,肯定能够让第二批的联合军好好的品尝一下被全歼的滋味,到时候,可就热闹了,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戏码上演。
事实并没有超过谷雨的预期,在消息传播开之后,就有人开始积极奔走,准备组建第二批的联合军,准备在太平洋的上空,却拦截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这玩意儿对他们诱惑太大了,如果能够将之弄到手,可以从中解析出来太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则是目前他们花多少钱都不可能从谷雨那里买到手的,只能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了。
日国这边的代理首相也接到了邀请,代理首相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实话,他把谷雨当朋友,在先后两次埃博拉疫情中,谷雨也却是做了很多让他感同身受的事情,他都把谷雨当成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了,这个时候,突然要对朋友下刀子,还是在背后捅,实在是接受不了呀。
不过他的幕僚却不讲究那么多,先不说能够把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弄下来之后可能获得的巨大好处,单单将邀请函送来的人,他们日国就得罪不起,这可是米国的总统先生亲自打来的电话,能拒绝吗?敢拒绝吗?
若是讲起私人感情来,谷雨可是米国的总统先生的救命恩人,可是你看看这位是怎么对待谷雨这位救命恩人的,还不是该对付对付,该收拾收拾,什么时候见这位总统先生手软过?
米国总统都能够将私人感情丢到一边不讲,代理首相怎么不能丢开?难道他和谷雨之间的私人感情,还能够超过米国总统和谷雨之间的感情吗?
幕僚成功的说服了代理首相,他朝着谷雨所在的方位鞠了一躬,然后就大笔一挥,签下了秘密的命令,调集精兵强将,驾驭着从谷超飞行那里购置的战斗机,火速赶到太平洋去,准备集结,准备联合起来,一起朝着第二艘万吨级货运飞船下手。
接到米国的总统先生亲自邀请的,可不止日国一个,还有好几个,都是米国在全世界的小弟或者是盟友、跟班,无一例外,都是唯米国马首是瞻。
谷雨这次可是专门小心提防着,他倒是不怕这些人组建起来的联合军有多么的强大,他担心的是掺入的国家太多,这要是将来暴露出来,他这个始作俑者之一,声望还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毕竟第一次海战的时候,就让米国、日国等都死了不少人,这第二次海战,只怕是死掉的人更多。
谷雨希望和第一次海战的时候相比,最好参与的国家不要增加了,能够减少几个,那是最好的。这样也免得他以后难做人了。
通过谷雨布置的种种监控手段,他最后总算是把第二批的联合军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基本上参与者都是第一次太平洋的那伙人。并没有新增什么国家,反倒是还少了一个。
这次的联合军准备了不少东西,单单飞机,既有超过三百架之多,而且海面上舰船也有十艘之多。其中就有上次给第一艘万吨级货运飞船制造了不少麻烦的激光炮。
这里面的主力自然是米国了,他们出动的飞机超过了一百架,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谷雨卖给他们的,之后,他们对这些战机进行了必要的改造。之后,他们拿他们改造的飞机和谷超飞行的飞机进行对比,发现自家的飞机可以在各方面虐杀未经改造的谷超飞行的飞机。于是,他们这次是为了胜利,把上次从谷雨这里订购的飞机,几乎全都派了出去。
排在第二位的不是日国,也不是鹰国,竟然是澳洲,也就是南太平洋的最大岛国了。这些年,澳洲在**这条路上走的越来越急,越来越远了,上次排队参加第一代联合军的时候,澳洲仅仅能够在各队的实例中,居于中游的水准,没想到这次成了急先锋,竟然派出了七十多架飞机,其中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从谷雨那里买到的,之后经过了升级改造。
在澳洲之后,鹰国排第三,日国排第四,之后,还有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飞机,也都在这支的联合军总拥有相应的地位。
说实话,看到这样一分名单,谷雨还是挺生气的,米国出手,他能够理解,日国出手,他也能够理解,但是他和澳洲那边可是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可是澳洲在这种事情上还是屁颠屁颠地参与其中,而且参与程度还这么深,真是为了表现自己,什么都顾不得了。
谷雨不恨其他的国家,但是对于这个上窜下跳的澳洲,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收拾日国,效果还是很显著的,至少坑了日国很多钱,还让日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别说是第一次的太平洋了,就算是把还没有发生的第二次都算上,谷雨受到的惊吓也都得到了足够的补偿了。
米国那边,借着米军基地的时候,也狠狠地收拾了米国一番。在这个时候,澳洲就显得格外扎眼了,谷雨觉得无论如何,也得让澳洲知道一下疼,他们既然这么热衷对付他,哪么他是不介意抢先一步坑澳洲一把的。
当然,想收拾澳洲,肯定不能够像是在日国那样,投放一些携带有埃博拉病毒的蚊子,然后让日国陷入到埃博拉疫情之中,达到惩罚日国的目的,毕竟已经有了一次先例,他要是继续把这样一个过程拷贝到澳洲之中,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怀疑,给他自己弄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谷雨不想看到的,想收拾澳洲,就得想一个不一样的法子,让人们都无法将之和日国的两次埃博拉疫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算是收拾了澳洲,让澳洲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会有人将之联想到他的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