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五 平生只负云山梦(6)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美味罗宋汤字数:3179更新时间:22/07/09 23:32:39
“新近传回的消息,我大明多了一个小岛。”朱慈烺笑道:“考察队在化外之地发现了一片无主之地,我已经命名为澳洲了。”

崇祯比划了一下大小:“小岛?”又道:“看着可不小啊,这块飞地有多大?”

“跟大明差不多大。”

崇祯手轻轻一颤,差点将地球仪落在地上。

准确的测绘数据自然不可能出现,但朱慈烺可是知道澳大利亚的土地面积高达七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不可能因为他的穿越导致澳洲水土流失吧。

现在大明刚刚恢复了河套,蒙古、西域、乌斯藏、海西以北的奴儿干都司地区都还在控制之外,严格来说澳洲一岛的土地面积比大明本土实际控制区域还要大。

“这么大?”崇祯颤声问道。

自己持国期间收复一个河套已经觉得脸上有光了,儿子竟然在当政第二年就捡到一个堪比大明本土的飞地,这莫非真是祖宗显灵赐下的贺礼?

“不过土地贫瘠,能够种植作物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只能放牧,还有三分之一无法利用。”朱慈烺顿了顿:“不过矿产丰富,尤其是铁矿。”

澳大利亚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多种矿产出口量为世界第一,绝非浪得虚名。虽然以现在的开采技术并不能勘测开发许多矿脉,但最重要的富铁矿却已经发现了数处,而且还发现了露天铁矿,正可以助力大明的钢铁工业。

“好,好,好啊。”崇祯连声道好,将地球仪放在一边。道:“这个也别入库了,给我放在书房的玻璃柜子里,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要来。”

“哪有年年发现一块飞地的好事?”朱慈烺笑道:“父皇,是这,最近大臣们一直在催我放两位弟弟之国就藩……”

崇祯见儿子来征询国策家事,收敛颜容。道:“照理说,他们的确该就藩了。你可想好了让他们去哪儿么?”

“父皇,儿子倒不是吝啬财土。”朱慈烺道:“永王知道规矩还好些,定王只是一味消遣游乐,放出去恐怕难逃都察院的弹劾。”

这就是金口成宪。

无论定王如何小心谨慎,既然皇帝做了这个预言,那么以后势必会发生都察院弹劾他的事。

崇祯对这个道理十分清楚,沉声问道:“你想将两个弟弟封在澳洲?”

“那边地阔人稀,物产富足。正是立国之处。”朱慈烺答道。

崇祯有些舍不得。不过大明的藩王一旦封出去也就没有机会再入京了,是以两个儿子封得远近倒不是问题。只是那边化外之地,终究是要过苦日子的。

“父皇,”朱慈烺道,“澳洲既然如此广袤,儿子希望设三个布政使司治理,并派一总督统管。如果皇父皇母同意,儿子希望由永王慈炤担任首任总督。”

“永王知兵。去那边镇守倒也说得过去。”崇祯突然不知道定王能干什么,似乎是个不上不下的人。文不足以为官长,武不能摄貔貅。

“定王就封在台湾吧,离得近些也能放心。”崇祯道。

朱慈烺心中暗道:台湾的确离得近,但那里的生活环境比澳大利亚可就差远了。

报刊、奏疏上多报喜不报忧,然而朱慈烺却是拿到了准确的疫病、死亡统计。在台湾的汉人移民因为疫病而死者,高达一成有余。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病死的。这还是做了充分的医疗准备。

这样的地方封给弟弟,真是没吃羊肉还惹得一身腥膻。

“定王莫若就留在京师吧。”朱慈烺咬了咬牙:“等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再封藩国。”

崇祯知道儿子的理想是“非贤不封”,如果就此答应定王留下,恐怕自己的次子这辈子也没希望得封藩国了。

“台湾若是不合适。朝鲜如何?”崇祯认为朝鲜比台湾贫瘠,所以算是退了一步。

朱慈烺却觉得朝鲜要比台湾强许多,起码都是熟地,没有瘟疫横行。

——说实话,朝鲜实在有些不舍得封给他啊!

朱慈烺心中这么想,却也知道手背手心都是肉。父皇可以跟他一起钳制其他远亲宗室,那是因为血缘远了,且本来就没什么亲情。朝夕相处的儿子却不一样,绝不会因为无才无能就扔在一边不管不顾。

而且兄友弟恭,朱慈烺如果拿自己弟弟开刀,终究会留下不好的名声。

——还是得拿自己儿子立规矩啊!

朱慈烺躬身道:“那便将定王封在朝鲜最为富庶的汉阳城吧。”

崇祯听到“最为富庶”四个字,总算放了心,又问道:“那朝鲜国王……”

“李氏本就是郡王爵,为了让他们代为镇守才享受亲王礼遇。如今我朝既然派了宗室亲王过去,自然也就用不着他们了。”朱慈烺淡淡道。

虽然说得有些阴冷,但崇祯也觉得颇有道理。论说起来,李氏朝鲜本就不该算是独立一国。既然国朝修了元史,就是承认了元朝的法统。既然大明承继的是蒙元的法统,那么蒙元退走之后,其国土自然就该由大明继承。

朝鲜立国之初大约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请求册封,请求赐名。不过现在的朝鲜越发像个独立小国了,也该好生敲打一番,以免他们忘了本分。

“就照此办吧。”崇祯点头同意。

朱慈烺告退而出。

……

隆景元年二月,定、永二王的封国通过了内阁下达部议。部议结果自然认为朝鲜近而澳洲远,以朝鲜封上皇嫡子而以澳洲封庶子,这是亲疏有别,符合礼制。只是国民对于澳洲并不了解,而且对参军的永王颇有好感,所以惋惜之情溢于报纸。

朱勇此时却骑着马在大漠上奔驰,兴奋地哇哇直叫,放肆地学着蒙古人的呼号声,将鞭子凌空抽得啪啪作响。

因为西北战略的需要,各地讲武堂学生见习、拉练的方向都放在了西北的漫长边境。朱勇在年前就跟同学们到了张家口外骑兵第一军报道,成为一名见习参谋,归属于骑兵第一军军部。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京师讲武堂的地域优势,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整个京师讲武堂都沾了永王殿下的光。就算给大都督府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让皇帝陛下的幼弟身临前线,整日与蒙古游骑兵搏杀。

“见习参谋朱勇少尉!军长有令,速速返回军帐!”

远方驰来一骑传令马,高声喊着。

朱勇勒马止步,与同行的几个参谋展开地图,查看今天地形勘察的进度,有些失望。

“今日还有三十余里没有勘察核对,这就回去么?”朱勇问道。

传令兵纵马跑到朱勇面前,道:“军长命令朱勇少尉回去,没说其他人一起回去。”

几个参谋一合计,道:“朱少尉就先回去吧,剩下的工作交给我等便是了。”

朱勇无奈,只好跟在传令兵后面,纵马返回军部大帐。

现在骑兵第一师的军部已经设在了察汗淖附近,在张家口以北两百里。

虽然大都督府对骑兵第一军的期望是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但这种要求对于注重阵列的集团冲锋型骑兵而言显然有些过分。所以现在骑兵第一军并不能做到神出鬼没、日行百里,甚至还需要固定的补给路线,导致扫平漠南蒙古的作战计划进度迟缓。

朱勇回到军部,先在大帐外摘了盔帽,拍去上面的沙尘,大声道:“骑兵第一军见习参谋朱勇报道!”

“进来。”帐篷里传来周遇吉沉稳镇定的声音。

朱勇这才挑开帘幕,大步走了进去,却发现里面除了军长周遇吉之外,还有一个身穿棉布军装的陌生少校。

那位少校见了朱勇,连忙站了起来,主动行礼自我介绍道:“本官是大都督府总参谋部初级参谋林正文,特来递送一份公函。”

周遇吉看了一眼朱勇,转头出去了,只留下了那林少校与朱勇两人。

朱勇疑惑不解地接过公函,原来是调他前往澳洲担任总督的征询函。

总参谋部派人为吏部送公函,这也算是国史趣谈了。不过吏部也没办法送,谁都知道永王就在军中服役,但到底在哪里却没人知道,只好交给总参谋部。

“还有口信么?”朱勇看完征询函,觉得这并不是兄长的习惯,周全地问道。

“殿下不知道自己的封国在哪儿么?”林正文压低声音问道。

“在哪?”朱勇是真的不知道。

“澳洲三省中的某一府。”林少校道。

朱勇这回真是上火了:“我去那儿干嘛?这都马上要跟蒙古人开战了。不行,我得回去见皇兄,他把我封在海西都比澳洲好啊!”

林正文只管传信,其他并不在意,只是觉得若能跟永王殿下一同回京复命倒是不错。如果路上互相都觉得可以相处,谋求个外放也是好的。现在总参谋部的参谋要想下部队一步登天实在太难了,魏云那样的故事已经成了传奇,或许考虑一下外藩倒是不错。(未完待续。。)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祝大家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