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超国家主义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吾谁与归字数:2151更新时间:22/07/09 23:40:30
“尤其是以河西九州的情况最为不堪,救还是不救?”赵桓抛出了问题。

朝臣们左右看看,李弥逊硬着头皮拱了出来,说道:“陛下不是我们不救,是大宋救不了西朝,我们没米救他们,暖冬大旱,临到现在滴雨未降,各地常平仓的粮食都在等着春耕。此时我们援助西朝什么都换不回来,国朝有倾覆之危。”

陆宰看有人起了头,也站了出来略带为难的说道:“官家,臣以为李少卿所言极是。大宋救不了西朝,户部的粮食都有定数,大宋哪怕是挤一点各路的口粮,给了西朝,最后也不过是重复鄂州旧事,肥了西夏王室、勋贵、外戚和梁家。对于西朝百姓说无任何益处。”

鄂州的粮价飞涨,常平仓无粮可用,粮商、勋贵联合哄抬物价,斗米从价六钱,抬到了每斗米价一百六十余钱,民不聊生的惨状,赵桓对这事印象非常深刻。

正如陆宰所说,哪怕是大宋扣一点自己的粮食,大慈大悲,割肉喂鹰的结果,还是落实不到百姓的头上。

赵桓点了点头,将札子放在桌上,看了一眼李纲,问道:“李相有补充的吗?”

李纲琢磨了一下说道:“青塘、秦凤路、永兴军路和河东路应该准备难民冲关了,还有这段时间得禁了前往西朝或者路过西朝前往西域的商贾。尤其是西域那边的行商,让他们绕道清河镇州到大同。也该通知在西夏行商和探亲的宋民归宋,若有必要,黄彦节也可以召回来。”

“若是蝗灾起,这些商贾和宋民必然遭重。”

“那就不救了。李相你发一份札子给诸路,命令他们严阵以待。户部配合一下李相的工作,把西夏的宋民召回来。陈子美你们商部在这些路的邸店发动起来,贴出告示,口口相传,行商莫要路过西夏。”赵桓在札子上大大的画了个差,留中不发。

西夏,大宋无力救援,大宋接连遭到了水患、水疫的大宋,真的是凑不出粮食来。

哪怕是硬生生的凑粮,给了黄龙府不比给了西夏更划算吗?

小冰川时代,亦或者百年间的温度低了两度的气候灾害,就是气候的多变带来的瘟疫、旱灾、蝗灾、水灾接连不断,赵桓也是真的小瞧了这种小冰川时代带来的严峻压力。

“若是无事,那就散朝吧。”赵桓站起身来,示意大家散朝。

“退朝。”赵英大声的喊着,群臣从文德殿鱼贯而出。

赵桓满脸笑意的看着陈子美拉住了户部尚书李弥逊说着什么,李纲还站在旁侧打着圆场。

户部一天造不出天下黄册,这海粮司的肥缺就挂靠在商部一天。

“赵英,你去一趟曹贤妃那里,把今天廷议的事跟曹贤妃说一声。”赵桓冷不丁的派给了赵英一个任务。

赵英走了两步,忽然眉头紧蹙,揉着肚子说道:“孙历你去一趟吧。我肚子疼,急着出恭,哎哟哟,我这肚子!”

赵英用他特有的快速消失在了文德殿上,一眨眼就不见了踪迹。

孙历瞪着眼看着门口的位置,用着询问的眼神看着大宋皇帝。

赵桓无奈的摇头,示意孙历跑一趟就是,这件事是给曹娴心口上递刀子,尤其是熟知赵桓行动路径的赵英,更是知道大宋皇帝从未宠幸过曹娴,经过此事之后,曹娴被冷落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赵桓靠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求救札子,他不是不想救,是真的救不了。大宋是个大地主无疑,可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倘若是西夏真的属于大宋,赵桓也不介意号召全大宋的百姓勒紧裤腰带驰援,可惜不是。

西夏从唐僖宗中和元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谋求自立起,就已经离心离德。至今已经将近两百余年。事实上,西夏计算他们的政权时间,也是从李思恭算起。

至于李纲说的那些禁止商贾以及警告探亲宋民归宋,在赵桓看来并不是反应过度。

西夏现在的人,在李纲眼里,都是期货死人。

哪怕他们还活着,但是在李纲眼里,早就是死人无疑。

因为西夏导致的永兴军路尾大不掉,一直是大宋朝堂的一颗阴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轰的一声炸裂。

在李纲的眼里,西夏的存在就是大宋西北不得安宁的根本原罪,大宋忙着和金人博弈,没空清算他们,他们还舔着脸上门求助,李纲的话并未带有任何侮辱性的语言,已经表现了一个士大夫的修养了。

任何一个时代,在大灾大难来临之际,其国民和政权都会不由自主的选择拥抱民族主义。

尤其是在灾难时期,危急存亡之秋的时刻,民族主义都会以一种不可遏的态势,迅速崛起。

在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时候,猛然化身成为一头无法控制的恶龙,吞噬掉一切。

大宋面对靖康元年的国难,直到现在伤口都未曾愈合,哪怕是从北境规划而来的汉儿,在大宋,依旧被宋民所排斥。

那么西夏会不会拥抱狭隘、民族运动以及民族主义?

事实上在大灾大难的面前,拥抱民族运动,几乎是每个国家必经的过程,尤其是小国,更是会将民族这两个字,当成救命稻草一样握在手里,否则他们早就因为武德不够充沛,变成了一段历史的注脚了。

民族主义这本来就是一个中性词汇,也是在面对大灾大难兵祸的时候,一种重要凝聚力的工具,种师道当初制定的清理计划,正是出于此种考虑。

但是随着民族主义的愈演愈烈,就会化身为超国家主义,到那时言一切皆晚矣。

所以,西夏会不会排外?答案是肯定的。

站在宋人的角度看,似乎西夏在针对大宋的百姓,其实站在契丹人的角度,西夏也在针对契丹人,站在西域诸国的角度,西夏也在针对西域人。

这是一种不分彼此,高等贵贱的排外,目的是保证自己的生存的延续。不搞一致对外的结果,就是内讧,国将不国必然是定局。

而西夏的党项人和汉儿是两个巨大的团体,他们的冲突也几乎在这场蝗灾之中,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