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托孤(祝大家端午安康!)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无语的命运字数:5220更新时间:22/07/10 02:01:36
随后的一个半月里,正像王化行说的那样,尽管清军依托坚城、堡垒层层布防,层层阻挡,但是坚城却无法阻攻城炮,要塞无法阻挡火药,看似坚固的要塞在攻城炮的炮机下,被轰击成了废墟。曾经坚不可摧的要塞变成了一个个坟墓。
接连几仗,清军的防线不断的被撕开。尽管在费扬古的指挥下,库尔代等地的清军还是撤了出来,未伤元气,但是却无法阻挡连连取胜的明军进攻。尽管清军没有损失主力,但也是损失惨重,费扬古的麾下已经只剩下不到二万人马了。
天险、地利,并没有给清军太多的保护,甚至反倒让试图信赖天险地利的清军,陷入新的危机之中明军多次翻过大山迂回到费扬古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层层阻敌,尽管每一次,费扬古都可以冲出明军的阻击线,但每一次都会丢下不少人马。唯一让人庆幸的事,因为那些山路险要。所以每一次明军派出的阻敌部队,大都是小股部队。甚至,他们的目的只是在于扰敌。所以清军总能够轻而易举地冲破他们的阻挡。
面对追击而来的明军和阻拦,费扬古开始变得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他心里很明白,只要自己退却的慢一点,随时都有可能陷入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必然遭到全军覆灭的下场。可要是全军后撤,又必须有皇上的旨意,没有旨意后撤,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恰在这时,皇上的派来了信使,直接下旨告诉他,让他撤下来,有了皇上的圣旨后,振作起精神的他,立即下令全军后撤。
清军撤退的速度很快,甚至明军追击部队根本没有机会迂回阻拦,而且崇山也阻挡了大部队的迂回,小股部队的袭击,也不过是只是袭扰罢了,就像之前一样,只是起到拖延的作用。
所以到最后追击的明军也只能望敌生叹,感叹着清军行动的果决,撤退的果断,当然更让人感叹的恐怕还是他们逃跑的速度。逃跑速度之快,甚至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全部都骑了马,成了骑兵,恐怕即便是骑兵也赶不上他们逃跑的速度。
有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在面临生死关头,人们的潜力总会得到最大程度地挖掘,就像现在这些仓皇逃跑的清军一样。
士兵可以逃。将军也可以撤。
但是皇上能够逃到什么地方呢?
屋里的御案上,堆满了各地来的奏报,最多的当然是靖南留守的太子送来的,而且大多是劝皇上说,皇上万金之体,不宜再受征战之苦。请皇上以国为重,立即回銮。这些奏报的内容,没有一个人去提现在的时局,似乎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局势的紧张,奴才们看不到,作为皇上的玄烨却不能去看,不能不去想。
“朕,把费扬古从前边撤下来了。”
头也不抬的玄烨直接说道,他都没有去看一眼王化行。
“看样子,这层层防守是不行了,王化行,你告诉朕,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将费扬古撤下来!
这并不是王化行的建议,他只是说出了层层防守不行,是徒劳的送人头。与其这样给明军送人头,还不如把军队撤下来。至少只要有人在总还有办法去想。
万一要是人都没有了,到时候可就没办法去想了。
接下来怎么办?
皇上的问题,让王化行一时间不知应该如何回答,他也知道,皇上想要听到什么样的回答,可他同样也明白,大清与明国的差距,现在一开始就出现失误,又如何能收场呢?
可即便是在不好说。有些话总是需要说出来的。
想到这儿,王化行跪奏道。
“皇上,臣斗胆问上一句,咱们大清国与明国打起来的话,论实力,谁会赢?”
其实问题的答案大家都很清楚,只不过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直接的说了出来。即便是直到现在对于大清国而言,他们仍然会用自我麻痹的方法。去逃避着现实,逃避着大明远远强于大清的现实。
甚至有时候为了逃避这个现实,他们会拿当年如何在辽东击败明军,打的明军不敢出城。如何浩浩荡荡的杀进中原,占据中原的昨日辉煌,来证明大清国的强大。
但是即便是自我麻痹,也知道事实的真相。有一些问题总是无法逃避的。
玄烨沉默着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盯着王化行,似乎是想看出他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见其满面的赤诚,心知他是想知道答案,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看法。片刻后才答道。
“明国人口过万万,实属当世之大国,火器犀利,远非人力所能挡,其披甲精锐不下百万,几与我国人口相当,两国交战自然是明国占上风。”
尽管这么说,尽管说的也是事实。但是玄烨随后又说道。
“但水无常势,兵无常态,明国再强,当年太祖皇帝不也是轻易败其数十万大军吗?”
电视只到了这个时候,作为皇帝的悬液,仍然选择在言语上,为大清国挽回那么一点面子。毕竟现在大清国的里子已经丢了,要是面子上再不想办法去保住那么一点。那日子可就变得更难过了。
“皇上所言甚是,说得也有道理。”
抬头看着皇上,王化行又说道。
“臣这两年,自甘堕落,不曾为皇上分忧,只是在家里看着史书,尤其喜好看元史,还有明史朱洪武那段,毕竟,明人皆称兴乾是“小太祖”,而他中兴明朝,确实也是如此。臣看元史时的,总看到蒙元失国之后,面对明军,即便是蒙元有数十万,也总是一败再败,所谓朝廷也只能在草原上四处奔逃,不知多少蒙人先后降明。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朱洪武应该放过北元,可是他仍然决心要拿下北元,从不曾给北元偏安于蒙古的机会,后来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北元一路逃至到捕鱼儿海,蓝玉一路追击,随后被蓝玉杀的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行至土剌河一带,为其部将也速迭儿所缢杀,捏怯来、失烈门南下,投降明朝。经此一役,乌萨哈尔汗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明军俘获。”
从王化行提及北元时,玄烨就陷入沉默之中,他垂着眉头默默不语的坐在那,他同样也看过史书,尤其是这一段,更是字字翻看,字字推敲。早已经倒背如流了。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北元的身上看到了大清国的将来,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此役之后,黄金家族,也就是忽必烈家族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中央汗国的地位,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独立,先后降附明朝,再后来,永乐讨伐草原,将其余部荡尽,世间也就再无北元了。”
王化行的话声落下时,玄烨点头说道。
“对于明朝皇帝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的元朝已经完结了,草原的那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无上的威望和号召力。那么,元对于明的威胁就应该自此结束了。当年,父皇为何对永历穷追不舍,也正因如此,永历是正统,不杀他,我大清国永远不得安宁啊!”
一声长叹后,看着王化行,玄烨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在那里赶尽杀绝。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能够坐稳江山。为的是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玄烨又说道。
“这么多年,也就是你,能说出句真话来,其它人……”
可不就是这些年,可真没有几个人会说出这样的实话,他们都在那里想办法维持着大清国的面子。
也就是一群奴才,只有一群奴才才会千方百计的维护着主子的面子,而不是帮主子摆脱眼下的难关。
摇摇头,玄烨长叹道。
“他们心里知道,可却没有谁出这句话,于他们而言,也就是奉诚主子罢了,这忠言逆耳啊!”
他的话说得十分亲切,可也说得十分动情,甚至言词诚恳非常。大有一副到现在才认出忠臣的模样。
“朕这两年没用你,你有怨言也是对的!”
王化行连忙叩头说道。
“臣不敢!”
这个时候当然只能这么说,要不然的话岂不就是在说皇上是有眼无珠,不识忠良?
“算了,错已铸成,即便是朕现在重新重用你,又有什么用,大局难返了。这件事,朕失算太多,朕只想着中兴大清,却不曾想于明国来说,只要朕在,爱新觉罗家的大清,就是他们的心腹之患,他们是绝不会允许我们在那的,就像当年朱洪武灭北元,咱们剿永历一样,大家都知道,不能给对手喘息之机,只要朕在,我大清对明国就是威胁。兴乾皇帝一代贤君,又岂会看不到?这些年对我大清穷追到底,不把咱们大清国灭了,不把朕杀了,他就不能安卧中都,这……”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当年大清国对永历就是如此。为的是什么?为的正是大清国能够千秋万代的坐稳江山,为的是不给子孙后代留隐患。
现在在明国的眼里,大清国也就是那个隐患。他们不杀尽爱新觉罗家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站起身来,玄烨在屋内走了两步,然后长叹道。
“所以,只要朕在一天,朝廷在一天,明国就会穷追不舍的,朕说的对吗?”
其实对于这一切,从书中看到元朝的下场。玄烨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将来,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不管不甘心,但是即便是在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大清国已经到了眼下这种地步,即便是在争,又能争出一个什么所以然。
跪在皇上面前,王化行叩着头颤声答道。
“臣无能,臣无能,让皇帝忧心如此,臣实在是罪该万死,万死。”
这个时候除了叩头认罪之外,就不能说其它的话了。再说话恐怕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也就只能跪在这里唯唯诺诺的磕头认罪了。
“其实,黄金家族败了,但是蒙古人还是在的,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不是让大明丢尽了脸面?再后来达延中兴,其实,蒙古还是有机会再崛起的,只是……”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玄烨并不仅仅只是想到了蒙古人,他同样想到了那个逃到印度的蒙古人,他们当年是何等的仓皇,但是现在却几乎占领了整个印度。国土之辽阔甚至不逊于大明。
既然他们可以,为什么大清国就不可以呢?
在大清国的实力可是远远超过当年那群形同乞丐的蒙古人。
当然并不是没有区别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大清国的身后有一个不死不休的敌人。
对于大明来说,只要他爱新觉罗玄烨。还活在世上一天。他们就绝对不会放过大清。只要大清的朝廷还在,他们就会继续追击下去,哪怕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停下来。
而这一切正是那些史书给他的提示,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做出那个决定。
沉默片刻,已经打定了主意的玄烨说道。
“只要有人在,总有机会再崛起,可如果没有人,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就像哈萨克、布哈拉,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
人才是最关键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把前方的部队撤下来,就是为了保住人。只要大清国还有人就还有那么几分恢复当年的希望。要是把人都丢在了这里,到时候大清国就会像这里的布哈拉人一样。彻底的从这个世上消失。
看着远方,玄烨又继续说道。
“就像你说的那样,咱们这么层层阻敌,其实,并没有多少意义,永远挡不住明军的进攻,最后他们会打到靖南,会不断的夺下咱们的地盘,在这时候,咱们的兵被他们杀光了,人也被杀完了,大清国就再没有崛起的希望了,王化行,朕说的对吧!”
盯着王化行。玄烨的语气中带着一些无奈,但是神情却又很坚定,毕竟他的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已经到时候了,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
“臣万死!”
又一次叩头,王化行又一次请罪。现在除了请罪磕头之外,他连大气都不敢出。
“万死?要是万死能救大清国的话,朕是不惜万死的!”
玄烨感叹一声,那些个当奴才的,动不动就是这副样子,在那里磕头请罪,可是除了磕头请罪之外,他们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为大清分担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对于那些奴才们的失望,才会让玄烨今天说了这么多的话。而且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万死,是死不成了,可是一死却是可以的,朕或许救不了大清国,但是,却有法子救下旗人,有法子给爱新觉罗家留下一丝元气!”
皇上的话,让王化行跪的更低了,他没有说话,只是跪在那里。他已经猜出来了,皇上想要怎么样去保护爱新觉罗家的一点元气。
回头看到王化行跪在那里候着,玄烨按下心中的烦燥,对他说道。
“起来吧,朕给你一万精骑,你从这里一路撤往靖南,要日夜兼程,等到了靖南,告诉太子,然后带着太子一路向南撤去,现在阿富汗那边兵力空虚,你们撤到那里,多少总还是会有一线生机的!”
什么!
瞬间,王化行的后背猛然一颤。然后他的心里无数个念头在那里翻滚着,这就是皇上的打算吗?
“皇上……”
王化行抬头看着皇上,看到皇上在那里沉默不语的样子,他知道皇上已经决定了。于是又问道。
“皇上,那你怎么办?”
只是皇太子出逃,那么皇上呢?
片刻后,王化行就理解了皇上的做法,或许也只有如此,能够接受这一切,能够保住爱新觉罗家的一点元气,让爱新觉罗家将来还有那么一点希望,有那么一点盼头。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呢?
是皇上。
现在皇上说出的这番话,无疑就是在向自己托孤。
一想到自己被冷落了这么长时间,居然在这个时候突然成了托孤之臣。想到这王化行的,心里不由得一声长叹。
“朕……朕这次御驾亲征,实际上已经知道结果了,朕是无颜回京的,即便是回了靖南,又能如何?无非也就是再拖延上几天,明国是不会放朕一条生命的,也不会放过大清朝廷,待你撤到靖南后,朕会先与明军决战,决战后,再率中军撤往靖南,然后……”
玄烨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站在那里沉默着,似乎就在那里想象着想象着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对于将来的事情,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只是静静的看着王化行,盯着跪在地上的他,良久之后才说道。
“朕今日托孤于你,太子,将来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