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孙享福的脑回路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爱吃鱼的胖子字数:3243更新时间:22/07/10 02:34:30
不管怎么说,现如今直接与大唐接壤的国家里面,也就只有骠国和吐蕃,能对大唐造成一定威胁,而孙享福提议发展云南,是想借云南之地,逐步向中南亚地区推进中原的文化。
毕竟,云南再往南边的地方,都是印度语系,崇尚佛教,想要让这一地区的人,不被这个时期更加容易被百姓们接受的佛教文化侵蚀,大唐就必须抢先在云南之地树立起自己的文化信仰,对抗,甚至逐渐向这一地区推进中原文化。
孙享福是后世来的人,他知道,即便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佛教在这一地区,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不是说他有多厌恶佛教,只是在政治层面上来说,这种佛教文化,会阻碍中原文化的传播,这与大唐的利益不符,这就必须要出手了。
“陛下,想来,吐蕃是不想认输的,拉了骠国这个盟友为自己壮声势,他们此行之中,定然是有可以代表其国主意志的人在,臣建议,您比照其它诸国的来宾,接待他们,并且,还可以送他们一些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
“四书五经一万套。”
“呃”
不光是李世民,在场诸位大臣,也被孙享福这个提议弄的有些发懵,送四书五经,这是什么用意?
骠国佛教文化已然是发展起来了,但这个时期的吐蕃,却并没有受多少佛教文化影响,因为文成公主还没有进藏。
在孙享福看来,文成公主将大量的佛经带入吐蕃,看似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实际上,却是遗祸千年,使这一地区在后世,也很难融入中原,乃是李世民的一大政治败笔。
佛经,那有四书五经好,让他们根深蒂固的崇信佛教,那有让他们学习儒家思想,成为道德君子来的妙?
此时正值松赞干布一统高原,国家尚未形成核心政治思想的时候,大唐向其展现强盛之姿,再传授其强盛的根本,即‘儒家思想’,乃是正当其时。
收到这些四书五经之后,即便松赞干布不将其当成治国宝典,也一定会组织吐蕃高层认真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传播的,孙享福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他不相信,松赞干布会不眼馋大唐的强盛富裕。
待得孙享福将自己的一番打算说出来之后,所有人再看他的眼神,就都有些怪异,如果他们知道‘脑回路’这个词,一定会说,孙正明此人的脑回路,一定与常人不同。
其实,早前在孙享福与孔颖达争辩大唐的教育的问题的时候,李世民就看出了这个苗头,他似乎很乐意将儒家思想,推向周边邻邦,连外籍学子,也只建议允许其前往国子监,学习儒学。
然而他自己本人,缺从不迷信儒家思想,顶多算是走马观花的学了个大概,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而已。
后来,李世民想透彻了,才知道孙享福为什么会有这种思维,要是周边邻邦都是知道礼仪廉耻的君子,对于大唐来说,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情啊!
现在,大唐在自己国家的文教事业,已经基本展开,只需要时间的沉淀,就能获得丰厚的收获。
然而,改变了自己之后,还要改变别人,才能减少这个世界发生很多无谓的争端。
向吐蕃,骠国,赠送四书五经,似乎就是个改变别人的手段,而且,李世民不止要向吐蕃和骠国赠送,还要向所有前来参加运动大会的番邦国家送,将传经送宝的活动,进行到底。
以如今大唐的财力,以及造纸业,印刷业的发达程度来说,区区几万本书,根本不值一提,自然是没有朝臣反对的。
而且,孙享福,还要在这件事情上添一把火,向李世民上奏道,“陛下,臣建议,向所有番邦来客宣布,我大唐一项新的科举制度。”
“新的科举制度?”
“是的,臣建议,允许任何国家的人来我国家参加科考,凡有才之士,一旦被取中,都有可能按照程序做实习官员,最终成为我大唐的正式官员,其中,最先向外籍学子开放的,就是文学科。”
闻言,李世民眼前一亮,再度被孙享福的脑子给折服,如此一来,那些外籍人士,岂不是会疯狂的学习四书五经,儒家文化?
要知道,在大唐做到一个州刺史级别的官员,管理的,可就是相当于西域那边一个国家的国主所管理的人口和地盘了,其俸禄,更是达到了每月数百贯,几百贯钱在民间的购买力,可是相当强的,可以在善阳买一套不错的宅院,积攒两个月,更是能买到一套豪华别墅,两个月赚一套豪华别墅,这是何等诱惑力?
而且,人才多了,对于国家的好处,当然也是数之不尽的,它能进一步推进大唐的扩张步伐,所以,李世民没有多想,甚至都没有去问房玄龄等人的意见,就点头道,“此事,朕同意了,让善阳的印刷作坊多印一些四书五经出来,朕要大送特送。
另外,在定襄和善阳两地的城内张榜,从今届的科举开始,朝廷向外籍人士,开放文科,之后,会陆续开放其它科目,一经取中,可享受与我本国士子同样的待遇,通过实习后,入仕为官,无有差别。”
“陛下圣明。”
想通了此事关窍的众多大臣,异口同声的赞了一句,顿时让李世民的心情大爽,今年的科举会在十月中旬举行,在学府推进到县一级之后,大唐的读书人数量,正以以倍数增长的趋势增加,他很期待这一届的参考人员数量,更加期待的是下一届科举的参考人数,将全世界的人才装进自己的篮子里,那才真正的叫‘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来人,赐宴,朕要与诸卿同乐。”
李世民还是那个李世民,心情好了,就想要喝酒听音乐,看歌舞。孙享福一进城就被他请到行宫来,聊了几个小时的正事,肚子早就饿的不行,酒宴一开,他便先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不多时,工部尚书阎立德端着酒杯找了过来。
“阎尚书勿怪,我今日刚入城,就被陛下召了过来,实在是饿坏了。”
阎立本是非常有涵养的,硬是等孙享福将吃的油乎乎的嘴巴擦干净了才道,“老夫此来,不为别的事,就是工部下属研究院做出来的天灯,想请正明抽空去看看是否妥当,如何能在开幕仪式上使用。”
“我很想问一下,是谁想到的这个主意?”
“这个,正明你不知道吗?在延津的战场上,你家的护卫,便是借助着天灯向上的力量,攀上了延津城两侧的悬崖,陛下对此事非常重视,下令工部研究院对其进行研究,终于,在前两个月的时候,研究院,制作出了一个超大的天灯,其向上的力量,完全可以将几个人吊到半空之中,然而,却会因为风力的问题,容易在空中飘走,是故,我们用绳索将其拴在地面上,还设计了一个可以将吊篮从天空上放下来的绞盘,只是,如何使其在空中按照我们指定的位置移动,却是没有解决。”
孙享福想不到,自家的护卫们,会在战场上使用天灯,而且,工部研究院已经对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研究,现在看来,应该是经过反复试验,能够解决上升和下降的问题了,然后开口道,“用纸糊的,用于夜晚升空照明,或者传讯的,我们称之为天灯,像你们工部制造的这个大家伙,我觉得将其称之为热气球,反而更贴切一些,因为它的功能,已经不是照明传讯,而是载人,具体的怎么使其动起来,还有其安全性的问题,我需要看过了之后,才能帮你们想办法,现在,那些大东西在那?”
阎立德答道,“为了保密,那些东西暂时都存放在军营之中。”
“那些?研究院做了很多个吗?”
“是啊!为了保证其安全性,研究院做了十个,随时都能组装充热气升空,只要到时用绳索将其全部串联起来,即便其中有一两个出了问题,也不会突然坠地,损伤吊篮中的人。”
孙享福稍微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笑道,“有十个的话,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咱们只需要将其同时升空,将一组热气球以开幕式会场为轴心,将其固定在当日的上风位和下风位两个对角升空,给两个热气球装上可以用绞盘拉动的绳索,便能拉着陛下乘坐的热气球,在这两个点之间缓慢移动了。”
阎立德闻言,眼前一亮,随即举杯向孙享福道“正明果然聪慧,如此一来,问题可解了。”
“能不能解决,还得试验过才知道,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正明放心,研究院的人,不会把不安全的东西给陛下使用的,此物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次试验,几乎可以完全杜绝火星向外溅射,引燃大球,每次的燃料,升空,下降,所使用的量,都计算的十分清楚,足以供其在天空持续漂浮两个时辰以上,甚至,可以到达超过千米的高空。”
闻言,孙享福有些发愣,工部研究院的科技树,成长的都有些超乎他的意料了,道,“究竟安不安全,还是我看过之后再说吧!明日,我便与阎尚书一起去军营查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