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字数:3706更新时间:22/07/10 02:35:49
李淳风他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不是致命性的,因为,他用六分仪定的方向,是赤道带,大西洋的赤道带属于低气压带,又是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辐合带,风力微弱,风向不定,算是海上比较平稳的无风带,但是这一地带上升气流强盛,年降水量,在两千毫米以上。

两千毫米是多少?两米。

也就是说,他走的这一条航线,虽然算平稳,但是经常下雨,这可就苦了他们了,在不是很定的风向中,经常被雨淋,整个船队都走不快,用了四个多月,他们才抵达南美洲大陆。

在他们上岸的时候,渔网差不多全部都烂完了,船里携带的燃料,也用完了,船身木料被水泡发,腐朽膨胀,导致整个船体都开始变形,包钢板也出现了脱落现象,即便是状态最好的船,也不敢再用来远海航行了。

万幸的是,他们在即将崩溃的时候,抵达了南美洲大陆,而在这块大陆上,他们很快就看到了赵龙留下来的石碑,而且,当地的土著,十分的惧怕他们,基本是要什么给什么。

只不过,以当地的工艺水平,随船的技术人员的能力,根本无法修复这些船只,所以,证实了这个世界是圆球形的李淳风等人,只能困守在当地,甚至,将非洲的一些作物,在当地种植了起来。

当然,他们能不能在赵龙再次去到南美洲之后,得以随船返回,也还不确定,因为,南美洲很大,赵龙未必会去到他们所在的这个城邦的位置,而李淳风,也不知道赵龙什么时候,会再度返回南美洲。

赵龙真正的补给地,其实是在更前沿的吕宋岛,他们现在的航行能力,已经非三年前可比,利用了太阳能之后,只要天气晴好,蒸馏纯净水,做饭等生活方面,他们需要用到的燃料都非常少。

而有了剑麻制作的渔网之后,他们基本不用担心在海上的食物问题,只需要多带干菜,多在船上培植生长较快的青菜,改善食物就好,赵河甚至想到了在船上养殖一些高产蛋的鸡,来改善大家的伙食。

三天之后,赵龙就再度启程了,孙享福的生活,也进入了正常轨道中,明年入夏之前的这几个月时间内,他都会在广州城,教大家,反季节种植这些大田作物,让当地百姓,一年四季都有嫩玉米和红薯土豆作物食用,再之后,他将会北上去辽东。

当然,他的生活平静,不代表这个世界平静,在政治文明不高的时代,人们往往不会察觉到外部环境变化,对国家内部的影响,大唐的快速发展变化,就引起了西方一系列的变化。

李世民的命令终于传到安西大都护府了,各军立即开始动员,组织各国此前涌入大唐逃避战乱的数十万百姓,开始划定路线,挖土窑,采碎石,烧制水泥,夯实路基,修建起了从安西大都护府通往长安的水泥公路。

此前,长孙冲在修建碎叶城的时候,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技术早已引进,与之只有不到三千里距离的泰安城,则是有堪比此前善阳的工业能力,各种便捷好用的工具,熟手指挥人才,也开始向西边输送,所以,整个工程的速度不满。

当碎叶城发布了以每月一贯唐钱的薪酬,不限国籍,不限量招工的消息之后,西域诸多邻国出现了一股比逃避战乱的人潮更加汹涌的人潮,开始向碎叶城涌入。

那可是每月一贯钱,能够在当地买三石以上的粮食,而且,做工的时候,还有工作服发放,还有两餐饱饭吃,一年做下来,不仅不用担心饿肚子,还能存下十二贯钱,这些处于贫穷状态的王国的百姓,谁会不愿意?

所以,三十多万驻扎在安西大都护府境内的唐军,变成了两百多万劳工大军的监工,专门负责给予他们一应的生活物质保障,即便是已经进入了寒冬季节,也在沿着规划路线,一路开辟着窑洞,只是一个月,就建成了数万个窑洞,开始大量的烧制水泥,等这些东西烧制好了,开春雪化,就可以直接打路基,快速铺设了。

按照临时负责统筹的段志玄的预期计划,明年三月之后,即便每一万人,每天只修一里路,两百多万人,一天也能修两百多里,十多天,可以直接从碎叶城修到泰安城,加上周边的庭州,西州,伊州,上齐等,等分线路,以及过了沙洲之后,分往各州道的线路,再到与关中的水泥大路接轨,全部都要搞定,也不会用超过六个月的时间,在明年冬雪下来之前,可以全部搞定。

当然,这里说的,仅仅是原本就适合铺平的土地路面区域,很多有河流的地方,还需要长安出动专业的工程队修建桥梁,因为,这个时期并没有像后世那样的技术,可以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他们所修的水泥路的质量,跟后世的高速公路,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顶多算的上是比较宽阔些的乡村公路,在碰到山脊,湖泊,和较宽的河道的时候,都需要绕路。

所以,虽然碎叶城到长安的直线距离只有八千里左右,但是,这条路修建出来,应该超过一万里,其中有两千多里,就是绕出来的。

而整个修建工程,需要修的总道路长度,则是超过两万五千里,因为,通往各州的岔道,他们也需要修建。

加上三十几万军队,和关中这边出动的人手,这个超级工程总投入近三百万人,可即便是这样的大工程,朝廷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做了,而且,还要求在一年时间之内,基本完成。

财部尚书高士廉给出的初步预算是,一亿五千万贯。

因为,光是给两百多万西域劳工的工钱,就需要近四千万贯,三百万人的粮食蔬菜,一定量肉食供应的用度加起来,即便大唐这些东西的成本不高,但至少也超过一千万贯,加上牛马调度的运输损耗,甚至可能达到两千万贯,毕竟,这可是跨度八千里,辐射区域两万五千里的地盘,以西部州县的产出,根本无法就地供养这么庞大团体的吃喝用度,毕竟,这个方向的州县,人口都比较少,粮食产量也不高。

这五六千万贯的开支,只是小头,真正开支的大头,是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上百万把的铁锹,各种压路,捣石的工具,还有框定路基用的木料模板,烧水泥的煤炭燃料等,有的可以用天然的,大多,则需要购买,运输过去。

这又是几千万贯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术工人,每个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劳工的低价工资,至少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还有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钢筋,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虽然尽量的用绕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桥,但上百座较大的桥梁还是要的。

中原地区修建桥梁的技术,由来已久,能够跨越渭河的便桥,跨越灞水的灞桥,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钢筋之后,朝廷对于桥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后世的高速公路大桥比,但比后世的乡村公路的桥也能不差,至少要保障载重几千斤的车子,在上面行走的时候,毫无压力。

所以,这个工程,需要这些年已经在基建项目工程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各个工程组,再度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最多两年时间,要做到全线贯通,并且将沿途换马休息的驿站,客栈等配套设施,全部跟上,三年之后,下一届运动大会召开的时候,这条道路,要整体实现快速畅通使用。

而且,这条公路的修建计划,与李承乾提出的每年用于大唐内部基础项目建设的,五千万贯以上的经费,并不相干,是要同时进行了。

一下子在基础建设上面就花出去两亿贯,还不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整个历史上来说,也是没谁了。

但是,大唐就是这么敢花钱,即便是贷款花,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廷把这些钱花出去,受益的是百姓,基础建设好了,百姓们的产出效率就高了,商业也更发达了,然之后,就会不断的回馈朝廷的税收,反正朝廷现在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开采手段,或者金融手段,不断的使手上能用的钱财变多,不怕没有钱财方面的来源。

随着北方百万劳工齐聚山南道,第一次在山南道过年的李世民夫妇和太子李承乾算是见识到了数百万人一起劳作,筑垸田的场景。

大唐能有今天的富裕,除了孙享福在生产力技术上狠狠的推动了一把之外,与百姓们本身的吃苦耐劳也分不开,以往的时候,北方百姓,一到了冬天,就会选择猫冬,现在,却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南方参与劳动,这就让他们的生产创造力,比之前翻了一倍以上。

到了明年,整个山南道的垸田,就将达到十五个县,荆州,郢州,复州三地的所有下属县,筑垸基建项目就全部完成了。

而这十五个县的高产水稻田,将达到两千五百万亩,大棚菜田,三百万亩,另外,还有一个潜江县,是以养殖小龙虾为主,一个公安县,则是以种植葡萄为主。

只不过,由于种植这么多的垸田县的田地,需要的人口太多,光是水稻田,都需要一百万户,三百万以上人口来种,加上其它种植产业,这三州之地,就要生活五百万人口,除了山南道本土大部分州县的百姓,都有一定程度的向这里迁移,北方许多百姓,落户在这里之外,耽摩道雇佣过来的两百多万劳工,也算是彻底的留下来了。

由于不能无限制的让山南道集中全国人口,让其它州道人口更加稀疏,之后的垸田建设,将会放缓,只会根据当地的人口增长数量,来有计划的组织当地垸田的新增,不过,有这三州之地,树立起整个山南道的核心,它就能不断的带动周边州县的经济,与长安和渭南新城在关中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而随着新年的到来,原先集中在江陵城的建筑工程队,也逐渐开始撤离,前往岭南和云南,只有少量的人,留下来继续修建江陵学府,这将是一座规模,科系,最全的顶级学府,在明年下半年,会陆续修建完毕,到时候,招募到了师资力量的科系,会率先开学,不过,到了明年下半年,大唐人才方面的压力,会轻松很多。

因为,九垸县,至少有过千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朝廷的科举考试改革之后,每年拿到国家级文凭的人,至少上千,把摊子撑起来,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