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救援高阳(一)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铁血坦克兵字数:2493更新时间:22/07/10 02:47:12
一批被新剃了发的百姓充入了包衣行列,接着多尔衮就命令,让他们推着盾车去攻城。
乌真超哈营、天佑军、天助军等汉八旗军的火炮轰鸣,炮口吐出长短不一的火舌,大大小小的炮弹砸在城墙上,坚固的高阳城墙巍然不动。
刚刚编入包衣阿哈的明国青壮们在清军的砍刀威迫之下,推着盾车,一步一步往城墙方向接近。
多尔衮这次改变了攻城的战术,以炮火压制守军,再让大批包衣推着盾车抵近城墙。盾车上装满了沙袋,等到盾车接近护城河,就把沙袋丢在地面,逐渐堆积上来,最后堆上城墙,这样就筑成了鱼梁道。只要鱼梁道大功告成,不要说重装步兵了,骑兵都能直接冲上城墙。到时候,什么棱堡、箭塔,都将成为摆设。
城头的守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投石机、鸟铳、弓箭、九头鸟重火铳,把各种弹丸箭矢砸了下来,打得修建鱼梁道的包衣阿哈尸体堆积如山。清军就干脆把尸体也埋进了鱼梁道,把沙袋直接丢在尸体堆上。再加上天气寒冷,从河里打来的一桶桶水往鱼梁道上浇灌下去,沙袋上面的冰层逐渐加厚,变得异常坚固。
按照多尔衮的估计,最多只需要三天时间,鱼梁道就能抵达城头。
说实话,张世文对多尔衮的这一招鱼梁道攻城战术,还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他没想到挖掘一条地道出城,挖到鱼梁道下面埋设火药,炸毁鱼梁道这个办法,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鱼梁道一点点往高阳城墙延伸过来。
好在张世文想到了一个对策:他下令在清军修建鱼梁道的位置上,把城墙后面再修建一堵城墙,这样清军突破进来,也会被内城所阻拦。这个办法当然没有李宏在归化的时候挖掘地道,炸毁鱼梁道的办法管用。只要没有摧毁鱼梁道,清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向这个缺口发起攻击,到时候缺口处就变成了血肉磨坊,双方士兵都会把大量的鲜血洒在这里,大批的人命堆在缺口中。
随着清军鱼梁道的接近,两边的棱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推进过来的鱼梁道正面和城墙一样高,挡住了正面火力的射界。但是对于设置在侧面的两座棱堡来讲,却不存在射界被档的问题,两座棱堡内不断吐出火舌,站早堡垒顶部的弓箭手也吊射出一轮又一轮轻箭,打得修建鱼梁道的包衣阿哈死伤惨重。
大批包衣阿哈的死伤,并没有动摇多尔衮攻破高阳的决心。目前明军主力避战,多尔衮要趁着这个机会铲除了孙承宗。
不要说李国栋派来协助孙承宗的张世文了,就连孙承宗自己,这时候对守住高阳城也没有多少信心。
“张将军,我们高阳城还是不够高啊,鞑子以修建鱼梁道之术攻城,你在后面修建一堵墙,这办法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孙承宗忧心忡忡的看着清军的鱼梁道逐渐接近城墙。
鱼梁道是一种极其有限的攻城方式,但也只能对付一些城墙不是很高的城池,若是用来攻打山海关那种高大的雄关,或是攻打京城这样的坚城,就不能采取这种攻城方式了,因为城墙太高了,要修建一条和北京城墙一样高的鱼梁道,那得要多大的工程量啊!高度越高,鱼梁道的底座就要越宽,工程量是呈几何倍数上涨。
可是高阳县城,因为当年有城池规格的限制,一座小县城不可能修得和京城的城墙一样高,也不允许高过府城。所以清军就能修建一条和城墙一样高的鱼梁道靠近。
“天黑之后放出求救信号!”张世文心里没底了,于是他下令,让夜不收放出烟花火箭信号。
“嘭、嘭、嘭”随着三声烟花火箭炸开的声响,红绿黄三朵烟花在夜空中炸开。
过了大约半盏茶时间,夜空中再次绽放出了三朵绚丽的烟花。
清军攻打高阳,附近有李国栋的夜不收在活动,看到红绿黄三朵烟花放出,夜不收们就明白了,这是高阳的告急信号。
昌平,明军大营,一名一人双马的夜不收策马疾驰而来,冲入了李国栋的大营内。
“高阳告急!”那名夜不收一进入李国栋的中军大帐,立即单膝跪地,拱手禀报了高阳告急的紧急军情。
李国栋大惊:“高阳怎么会告急?我帮孙阁老修缮的坚城,挡住建奴两三个月都绰绰有余!这才半个月就告急了?”
那夜不收回答道:“建奴修建鱼梁道攻城,可能是张千户觉得无法破解,这才发出告急信号。”
李国栋十分失望的感叹道:“张世文啊张世文,我对你的期望还是过高了!你不懂破解这鱼梁道之法。早知道,当初就应当让王全,或是韩大山去守高阳了。”
事已至此,再去责怪马谡的责任也太晚了,现在当务之急是,不要让张世文真的变成马谡,同时也要救出孙承宗和高阳全城百姓。
出兵救援高阳的事情,李国栋知道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事需要向陈新甲禀报,再让陈新甲上奏朝廷,有朝廷派遣援军一同前往高阳,才有办法解救高阳之围。
陈新甲得知了高阳告急的事情,十分着急:“孙阁老乃朝廷前阁老,大明功臣啊,岂能让他老人家有闪失?”
请求朝廷出兵救援高阳的奏折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崇祯皇帝立即召见杨嗣昌。
“杨爱卿,建奴围攻高阳已半月有余,孙阁老危在旦夕,杨爱卿有何破敌良策?”崇祯皇帝问道。
孙承宗确实是德高望重,当年天启年间,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十分净重孙承宗,哪怕是魏忠贤都不敢动他。
杨嗣昌虽然私德不怎么样,但他也敬重孙承宗,于是杨嗣昌回答道:“陛下,朝廷当出兵解高阳之围!建奴仗着骑兵之长,来去如风,我军很难同建奴决战。如今建奴围攻高阳,也正是我军同建奴决战的好机会!”
崇祯皇帝担心的说道:“可是我军对上建奴,败多胜少,高公公又要驻守京城,总监勤王大军,该派谁去救高阳呢?”
杨嗣昌略微想了一下道:“我军之中,敢于同建奴出城浪战的,除了关宁铁骑外,便是李国栋的精锐骑兵。陛下,可令吴三桂、曹变蛟同李国栋合兵,共往高阳,解救高阳之围。”
“关宁铁骑离开京城,若是建奴来攻京城,该如何是好?”
“无妨,关宁铁骑乃骑兵,长于浪战短于守城,可救高阳之围。若是必须不放心京城,可伶陈新甲离开昌平,入驻京城。”
“昌平乃皇陵所在,不得有失。”
“有卢九台驻守昌平,可高枕无忧。”
崇祯叹了一声:“高公公在宛平战败,皆因卢九台胆怯避战所致。倘若建奴来攻,他能守住昌平?”
“卢九台虽不善于浪战,但守个昌平数日尚可高枕无忧。更何况,建奴主力在高阳,若是兵马有所调动,关宁军可以随时回防,高公公和陈督臣也可以随时救援昌平。”杨嗣昌把卢象升的野战能力贬得一无是处,却承认他能守住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