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步步紧逼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虎郎字数:2079更新时间:22/07/10 04:25:57
王安石以为自己有理有据,只要将均输法的利好之处说清楚,自会说服反对派,现在看来旧党根本不在乎均输法会不会给大宋财政带来更多钱财,更不会在乎此法对大宋百姓有何好处,他们本身是因反对而反对。

枢密使吕公弼仿佛没有看见王安石颤抖的身体和赵顼阴沉的脸色,紧接着也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附议,臣也认为均输法是在破坏朝廷制度,分明是唯利是嗜,有失陛下威仪和朝廷之信。”

一直没有说话的韩琦紧接着面无表情的站了出来,道:“陛下,如今均输法已经让天下纷纷,此乃大罪。臣以为陛下当罢免王安石副相之位,放其离京,才能正本溯源。”

旧党一众大佬以文彦博打头阵,韩琦收尾,竟然步步紧逼。

全场一片死寂,王安石知道此时说再多的话已经无用,便阴沉着脸不再说话,在场官职较低的吕惠卿、曾布、章、薛向都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是新党的得力干将,但此时也冷着脸不说话。

而赵顼脸色数变之后,也陷入沉默之中。

全场文武官员都在等赵顼从沉默中醒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对于韩琦竟然伙同旧党公然逼迫自己罢免王安石的副相之位,赵顼自然是愤怒之极,但却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表现出愤怒,但也不能有丝毫妥协,否则变法之事便要提前夭折了。

赵顼神色看似平静,但眼神却越来越冷,在这一瞬间他在心底深处有了一个决定他一定要将韩琦赶出朝廷中枢,因为他绝不容许再有第二次有臣子联手将他逼到这种程度。

赵顼目光扫过群臣,众人顿时发现相比以往天子温润的目光,此时天子的眼神冷冽而不可测,仿佛经过今天这件事情,天子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似的。

“此事稍后再议。”赵顼收回目光,淡淡的说道。并随手将桌案上那叠各路走马这个月的奏报最上面的一个拿了起来,他要找一件其他事情转移一下此时朝堂所议之事。

第一份奏报是西北三路大走马常项南发来的,作为天子在西北三路的总喉舌和眼睛,自然是要汇报一些地方官员不会给他这个天子说的一些事情,而这一次着重汇报了大顺城大捷的始末,以及韩绛最近图谋黑罗部的事情,整个过程中除了说韩绛、种谔等地方大员的所作所为之外,奏报中另有一名没品级参议的名字出现数次,甚至比种谔的次数还要多。

赵顼顿时想起之前大顺城大捷的捷报中提起的那个年轻参议名字,随口道:“关于均输法既然有争议便下次再议,朕日理万机,所虑之事甚多。而大顺城大捷是朕登基以来与西贼之战中最大的一次胜利,此战需要探讨的地方不少,朕突然想起之前下旨召见大顺城大捷中立下首功的张斌。”

“李舜举,你派人去看一下,张斌是否已经进京,若是进京,让他现在就来见朕。”

一直一动不动站在龙塌右下手一侧的内坐供奉官李舜举立刻答应一声,迅速从侧门退出,派了一名太监带着两名侍卫出宫。

而大殿中,曾布却在刚才那一瞬间脸色微变。他本以为最近天子一门心思都在旧党反对均输法的事情上,且每日要思虑和处理的事情不知多少,小小一个边城无品参议早就忘记了,所以才敢将张斌面圣文书抽出来烧掉,不料天子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张斌。

曾布却不知道,赵顼最近日理万机,的确是将张斌已经给忘记了,可是西北三路走马张项南写给天子的奏报中大力推举张斌,又勾起了天子的回忆,而眼下天子被韩琦带领的旧党所逼,却是需要找个事情结束此时僵持。

其他旧党臣子见天子虽然没有立刻罢免王安石副相之位,但却已经服软,便不敢再逼迫,毕竟今天的形势有韩琦带着,天子或许不会将他们怎么样,但若是让天子记恨在心,总有一天会有滔天大祸。

当然,这不包括韩琦,他深知以自己身份地位,再加上大宋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模式,只要他不举旗谋反,即使是天子也拿他没办法,所以他没有顾忌天子转移话题的小伎俩,出班说道:“陛下,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都是均输法所致,陛下唯有罢免始作俑者方能平息万民。”

赵顼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有想到自己在韩琦面前的一次小小退缩,竟然让韩琦这个老匹夫步步紧逼,对自己如此放肆。

司马光听到张斌这个名字,想到一见事情,目光一闪,出班说道:“陛下,臣之前说王安石品德有亏却有实证。”

赵顼看了一眼王安石,对司马光冷哼道:“有何实证。”

司马光不紧不慢的说道:“陛下刚才所言功臣张斌昨日便抵达京城,替韩绛给王安石送来书信,不料王安石府上将信收了,却言‘张斌若是再敢上门,便打断其腿’,如今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京城,此等小人之事便是王安石品德有亏的明证。”

赵顼愣了一下,道:“王爱卿可有此事?”

王安石本想说这是自家夫人瞒着自己所为,但最终却说道:“却有此事。”

赵顼愕然道:“王爱卿这件事情莫非另有隐情。”

不等王安石说什么,枢密使吕公弼抢先站出说道:“陛下,这件事情的确有前因。而且如今同样已经被世人所知,并且此事也证明了王安石教子无方,其子王飞扬跋扈……”

………

………

张斌已经带人在大相国寺这一片商贸最繁华的地段转悠了两个多时辰,他特意冒充来自关中的大富商家公子,先后进了四家粮店,七家丝绸店,五家麻布店,四家茶行、三家盐行,六家酒铺子,以买卖合作为由,套问了方方面面的信息,心中大体对大宋的经济运转和运营模式有了一个真实和较为精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