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抛石机引起的一个想法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虎郎字数:2135更新时间:22/07/10 04:26:49
耶律大骨昨晚上在麻古头等本地部族头领面前话说的太满了,虽然看见水头城的城墙增高了近半之多,且墙面冰冷湿滑,又坚硬如石,非常不利于攻城,但是一咬牙还是下令攻城。

耶律大骨带领西京军攻城像极了契丹铁骑的冲刺,就三个字硬碰硬。

看着辽国西京军也是这种攻城之法,这让张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特别是看着那些扛着梯子,攀爬冰墙的辽军被已方士兵轻易杀死或者打下城,城下很快便多了四五百具辽人的尸体之后,张斌更是彻底的放下心来。

辽人若始终只有这种攻城之法,他需要考虑的只有粮食和箭矢的问题。

但很快辽国西京军推出来足足一百多台抛石机之后,张斌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这些抛石机看起来还算精致,而且体积不小,不比宋**器监打造的抛石机差多少。

辽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汉人,其中就属包含燕云十六州的西京道汉人最多,所以能够打造出这样水准的抛石机,张斌并不意外。

很快,一片吓人的石弹和冰弹带着刺耳的破空声,向水头城头砸来。

这些石弹和冰弹带来的伤亡其实远远比不上城外辽人向城头抛射的弓箭,但给城头守军带来的心理恐惧却要超过弓箭攻击。

所以,看着一片石弹和冰弹向城头砸来,包括张斌在内,很多人脸上都禁不住的露出恐惧,张斌自然早就被护卫保护着退到了安全之处。

砰砰砰砰砰……

石弹和冰弹砸在冰墙上带来了一片冰屑飞溅,打在早就退到后面的宋军士兵铠甲上噗噗作响,传来了两三声惨叫声。

“哈哈哈……”张斌却是禁不住大喜,喝道:“辽贼一百多架抛石机,只有三个石弹落在了城头,四个石弹砸在了城墙上,这准性还真吓了我一大跳………”

折木秋适时说道:“监军,第一波射击准性一般都不高,后面辽人调整之后,准性会有所增加。”

两人说着话,辽人第二波冰弹和石弹又飞了过来,和刚才相比,落在城头上多了一块石弹,砸在城墙上的也多了一块而已。有很多都砸在了城墙外的地面上。

因为辽人自己抛石机的准性太差,若是在抛石机抛射的过程中让士兵攻城,必然会产生大量误伤,所以辽人抛石机抛射目的就是为了砸毁耶律大骨暗恨不已的冰墙。

因为辽军士兵没有冲城,折克柔早在第一时间下令守军退到了后方安全之处,只留下极少部分人藏在墙头后面观望外面敌情。

张斌暗自算了一下以辽人这种砸毁城墙的效率,虽然只要是石弹和冰弹重重的轰击在城墙上,都会造成覆盖在城墙上的坚冰大块的脱落,但是辽人需要整整砸上一天,石弹和冰弹才会直接落在夯土城墙上。

而只是一晚上时间,足够苏过驱赶着城内辽人端着水,让城墙重新增高近半冰墙,不知道第二天城外的辽军看着白忙活了一天是做何感想。

张斌看了一会儿辽人抛石弹的游戏,便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下了城墙,来到了城中戒备最为森严的地区。

水头城中防卫最为严密的地区不是张斌和折克柔住的地方,也不是军营,而是城中心那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除了由韩三郎带着近百名安抚司的人守着之外,外围还有五百名士兵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这里放着张斌准备的各种杀手锏,除了这些天重新配制出来的五百斤黑火药之外,还有张斌提前安排韩三郎随商队运来的一百桶轻火油。

张斌在这个时间来这里,却不是来看火药和轻火油的,他是来看看随韩三郎商队一起来的七名工匠打造的一些东西。

这七名工匠可不是民间工匠,而是大宋军器监的工匠,是张斌让韩三郎特意从东京城带来的,世世代代都是给大宋军方打造各种守城或者攻城的器械。

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他们称手的工具,用来打造器具的原材料自然是城内拆毁的房屋。

打造器具的人手除了七名工匠之外,全部是当初商队中的一百多汉人,经过十来天的赶工,打造出了七具守城用的床弩和二十具抛石机。

张斌是来看抛石机的,刚才看着辽人抛石机的准性,他突然有了一些想法。

这个时代的抛石机张斌不是第一次见,当然主要是他穿越前张斌的记忆。

眼前的抛石机看起来和城外辽人的抛石机相差不大,颇为简陋,主要构造便是抛竿,抛竿前部连着足足十几根绳索,但却不是用来绑着石块或者重物的,张斌知道这是用来人工拉扯的,刚才城外辽人的抛石机也是这样用的。

七名军器监的工匠刚才行过礼之后,便一直站在一边,看着这位年轻的监军盯着自己等人带人打造出来的抛石机发呆,心想还从来没有见过文官大老爷对这些器具这般感兴趣的。

他们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抛石机这种东西他们一代代的传下来,打造了很多年了,所以并不担心监军会检查出抛石机不合格之类的问题。

“你来给我讲讲如何操作。”张斌虽然知道如何操作,但他还是指着领头的那名老工匠说道。

那老工匠虽然资格很老,在军器监内部也是颇有些身份的人,但在大宋除了皇帝之外的其他任何职业都高不过文官,更何况这是军中,立刻恭敬的快步走过来,指着抛石机说道:“回禀官人,这抛石机操作起来很简单,这十几条绳子每一根需要一人拉扯,到时候统一下令,十几个人一起用力,穿在横梁上的抛竿另一头便被拉得挑了起来,上面的石弹便抛射了出去。”

张斌点了点头,没有任何意外,说道:“为何一定要拖着这么多绳子,这么多人用来拉扯,力道不一,方向都会有所差别,这准性自然就差了,而且后面调整起来,也非常麻烦,甚至因为是十几个人拉扯,根本没办法调整。”

那老工匠由衷赞叹道:“官人明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