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天降良缘

类别:其他 作者:水笙字数:3324更新时间:22/07/10 10:21:56
终于等到传话的内监领着万福安总配殿暖阁走了出来,画扇快步上前两步屈膝行礼道:“万公公。”

万福安连连笑道“哎呦,画扇姑娘,可是太子妃娘娘遣你来的?”

“是了公公,”她说着提起受伤的竹篮笑道:“娘娘早间煮了奶香茶,驱寒暖胃,送一份来孝敬皇上的。”

万福安脸上的笑容登时一僵,看着那只竹篮,双手竟有些抖,举在半路又缩了回去,强自挤出一个笑道:“还是姑娘自己个儿送进去给皇上吧……也能直接将太子妃娘娘的一片孝心上达天听不是。”

画扇不禁有点受宠若惊,不疑有他,屈膝应了下来,将手上的竹伞交给了一旁的内监,跟在万福安后头,快步往暖阁去了。

万福安示意她在暖阁外面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衣摆,擦了擦脑门上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冷汗,走进暖阁内室。

内室之中围着暖炉,九月的节气,已经让人觉得有些寒凉了。

那位一国之君才用罢了早膳,正坐在桌案后面看着早上呈上来的奏折,一身宽衣简袍,穿在他身上显得空荡荡的。

而暖阁之内除了这一国之君外,还有玉萝宫贤妃,此时正撩着袖口认真为他磨墨。

“皇上。”万福安强自镇定了音色,缓声说道:“东宫太子妃娘娘遣了宫人前来,说是给皇上送茶喝……”

贤妃手上的动作一顿,愕然抬首,精致的眉目之中蕴含着惊恐之色,与万福安的不安目光相对,为了避免被那一国之君看出她的手在颤抖,她松开墨锭子,将手缩回了宽大的衣袖当中。

那位一国之君显然没有去注意他们两人之间这些微笑的眼神传递,只是低头认真看着手上的折子,半晌之后方轻声说道:“什么茶?东宫得了什么好茶?”

万福安赶紧向画扇睇了一个颜色,示意她快点回禀。

画扇略有些紧张,平心定气之后方稳稳答道:“启禀皇上,是太子妃娘娘亲手磨的奶香茶,有暖胃驱寒之功效,娘娘见这天气阴冷又兼小雨,所以才逐了奴才来给皇上送一盏尝尝……”

那位一国之君还是没有抬头,只是在他身边的贤妃却不禁皱起了眉心,向万福安看去,后者擦了一把额上虚汗微微摇头,示意自己不知因由,也从未听到什么风声。

贤妃的双手不禁握紧道:“太子妃好一番孝心,这奶茶本宫喝多了,也无甚稀奇,皇上对这些东西并不上心,你还是拿回去吧。”

画扇听闻有些着急,看向桌案后的那位一国之君,见他并未说话,就抢先答道:“启禀皇上,贤妃娘娘,这奶香茶与后宫平日饮用的奶茶有些不同。”

说着便将做法用料一一详尽的说了一遍,倒是口齿清晰,听的人似乎也能见到那些原材料的制作过程了。

皇帝将手上的奏折往桌案上一扔,略有些疲惫道:“索性朕也有些渴了,呈上来尝尝,看太子妃的手艺如何。”

这倒更像是一位家翁的态度了,听的画扇不禁一喜。

她拎着那竹藤细细编织的竹篮子放在一旁的案子上,将砂制的瓷瓯从里面端出来,又从细瓷罐中倒了一碗热腾腾的奶香茶入了碧玉盏之内,万福安例行上前试毒。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明了,若是太子想下毒,岂会被人发现,且留下把柄?

将碧玉盏呈给那位一国之君,他端着细细看了看,却并不急着喝:“你方才倒茶的时候,朕就闻到了丝丝缕缕的奶香和茶香。”

画扇不禁笑了起来,大胆看向那位帝王道:“还请皇上品鉴。”

“好……”他似乎也难得心情愉快,喝了一口,稍作回味,又喝一口,胡子上还沾着白色的浮沫,方笑着对万福安道:“也给贤妃尝尝。”

贤妃有些受宠若惊,看到那帝王喝的开心,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手这才慢慢松开,看来……这茶应该真是太妃呈送的,里面并没有什么猫腻……

“是,”万福安又端了一盏给贤妃:“娘娘请用。”

后者接了,仔细喝了半盏,再去看皇上手上的,却是已经喝光了。

“这味道还行吧,就是不怎么甜。”

“呵呵,朕却觉得刚刚好,若是你喜欢,再让她们加点蔗糖给你喝就是了。”

皇上这话说的一脸宠溺,贤妃却也卖乖道:“臣妾怕是没这福分,喝太子妃亲手磨的茶,方才这丫头不也说了做法,臣妾回去之后打发她们做来喝。”

“嗯”那帝王点头道:“太子妃有心了,外头下着雨还打发人来送,回去告诉她,就说朕很欣慰。”

“是。”画扇得了王命便又拎着竹篮,马不停蹄的回去复命了。

才走了没一会,那万福安又笑着问道:“皇上还喝吗?别放凉了。”

“不喝了。”他说着,又抽出一封奏折来看,上面清晰的写着催太子早日启程南下的字眼。

“太子这是想利用太子妃最后一搏啊……”那一国之君冷哼一声道:“人人催着太子南下,他还在这里拿着太子妃向朕示好!哼!”

这一声冷哼带了些薄怒,惊的万福安一个哆嗦,弓着身子道:“这,这也许真是太子妃的一片孝心呢陛下。”

“你还会替东宫说话了?你是朕的奴才还是东宫养的奴才?”明晰帝说的太急,忍不住咳了起来,贤妃赶紧上前为他抚着后背。

万福安吓的不敢抬头道:“老奴是生是死,都是要服侍陛下的啊!”

明晰帝又道:“罢了!既然太子这么不想让朕派他南下,朕就偏不顺了他的心意!”

“是……”万福安知道,太子这一计,又成了。

南下视察水利一事早就已定,但因为皇上没有发话,就成了悬在储君和文武百官头上的一块大石,不上不下的,掉下来还不知道砸到谁。

文武百官看不下去了,太子亦受够了这样的折磨,所以既然已成定局,还不如早日出发,让他早谋打算才是。

今日淅淅沥沥的秋雨一直到后半夜才停,导致第二天的温度明显低了很多,文武百官侯在阶下的时候呼吸间已经可以喷出大团的白色雾气。

万福安拿着圣旨宣布了太子南下的时间,也就是在两天之后,说不仓促却有点仓促,说仓促实际上这个话题从一个月前就被提起了。

下朝之后,几位还算说的上话的官员纷纷来向太子寒暄,无非是希望他一路平安顺利之类的话。

他也难得好脾气,没有言辞不敬的回应,只是笑着点头应下。

待官员散尽的差不多了,他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径直登了轿撵回东宫去了。

回去之后问宫人太子妃在哪,得到的答案却是太子妃去给皇后请安了,他略有些意外,本以为这丫头真的是铁了心不往中宫去了,居然还会主动去?

不过他也没有深究,只是匆匆进了卧室让小安子等人在外面守着。

事实上刘玉瑶这次来东宫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虽然每天在东宫是挺无聊,能说上话的也寥寥无几,能做的事也没有几件,但是起码不用看人脸色,而且自己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总好过和这些人貌合神离的在一道赏什么御花园要好的多。

明明都已经是深秋时节,御花园中却依然郁郁葱葱的开着些奇花异草,秋菊谢罢,那四季金桂却正是繁盛之时,香气馥郁。

后宫数位妃嫔簇拥着当中锦绣华衣的皇后,说说笑笑的跟在一旁。

皇后也不知看到了什么,冲身旁的刘玉瑶招招手道:“你可还记得这里?”

后者一头雾水,走了过去,从林嬷嬷的手中接过了皇后的胳膊,不明所以的眨眨眼睛道:“这里怎么了?”

皇后笑着说道:“本宫还记得你当初从那墙头上落下来,和太子砸到了一处,滚在了地上。”

“是了,是了,娘娘这么一说,妾身也想起来了。”马上有人附和起来。

皇后笑的更加心满意足道:“身上,头上,都是那草屑,可真是滑稽啊,那样难忘的场景,太子妃居然忘了?”

能忘才怪!什么叫滑稽?难忘?这种画面明明是她最不想提及的,皇后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让她当众出丑。

然而她张了张嘴想反驳两句,却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不行,她得忍,得罪了这个皇后,以后在这后宫有自己倒霉的时候。

她忍了,偏偏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尖锐的笑声吧是别人,正是那位丽贵妃娘娘。

只见今日的丽妃穿着一件紫红的芍药裹裙,手上甚至还包着一个护手,笑着说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啊,这在民间,还有个典故!”

皇后冷哼一声,斜睨丽妃,她就不信了,这丽妃还能有办法把话圆过去?索性直白问道:“什么典故?本宫才疏学浅,还请妹妹指点。”

“指点不敢当,不过是句俗语罢了,说的是缘分天注定,天降幸福好良缘。”

“那又如何?丽妃想说什么?”

“这太子妃娘娘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上,二人从此之后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可不就是天降的好良缘吗?哈哈哈,真是可喜可贺啊!”

她这么一说,皇后竟然无法反驳。

刘玉瑶眨巴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珠子,虽然不太明白丽妃说的是什么,但总觉得她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尤其是看到她也在向自己眨眼,顿时便如吃了定心丸,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