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盖房和学前准备
类别:
其他
作者:
jingY8字数:3825更新时间:22/07/10 10:55:10
盖房是大事,可倒没让柳心操心,秦坤元一手操办了。
其实古代盖土房除了人工和伙食费也花不了多少钱,秦家人多,第二天便有四五十族人来到柳心家,秦坤元是总指挥,大家商量一下,盖个简单的四合院。
大明有规定,百姓建房不得超过三间,这样就设计了一个以柳心家老房子作为正房堂屋,在老房子两边各加一间耳房,正房往前东西各建三间厢房,就是东厢房和西厢房。再往前大门两侧各建一间仓房,加上大门一间房的规格也是三间的面积,建完房四周用围墙一围就是简单的四合院了。
挑土打坯垒墙抹泥,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活计儿,就地取材不用花钱,这时还没有森林保护,二十多个大小伙子去几里外大树林伐了五十多棵杨树,回来扒皮晾晒做檩子,剩下的就打门窗和桌椅,只是周围没有太粗的树木能当坨的,柳心拿出八两银子买了八个大坨,材料就齐全了。
大家都回自己家吃饭,柳心只是和本族的几个妇人天天烧些热水,随时给人打个下手。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十天左右房子四框就建个大概了,只是檩子没晒好,不能上梁。人工停下来,会木匠活儿的就开始打门窗桌椅,做些农用家什。
柳心趁着这空闲,领着明远去集镇买笔墨,当然是找了李厚德。
这次李厚德和徐氏可比上次还要热情几分,上次毕竟是初次见面,还带着几分客气,可上了一趟县衙,李厚德和知县攀上了关系,可是乐坏了,这都是柳心给带来的,何况柳心还和知县夫人成了姐妹,那也是大人物了,他从县衙回来就告诉了父母和徐氏,全家都是狂喜,这对李厚德甚至李家可是大机遇。
李厚德看柳心上门,忙给父亲李掌柜送信。
不一会儿,李掌柜从铺子里回来,李母和李厚德儿子李金元也来到前堂,大家相互见了礼,柳心便说明了来意。
李家开的是杂货铺子,里面也卖些简单的笔墨,因集镇上的读书人不多,只有一两个私塾二三十个学生罢了,就没有专门的笔墨铺子。听说柳心要买笔墨纸张就问需要多少,去铺子里取就是。
柳心事前和秦坤元大致算了下,秦家六岁到十二岁的男孩就有四十多个,这时代女孩是不在考虑之列的,柳心暂时也没计算,但等稳定下来她还是要想办法教的。
柳心就说现在就得需要五十套,这下李掌柜犯难了,这么大数量铺子可没有,让柳心等等他可以去县城上一批货。柳心想建房和办学这些大事也应该告诉姐姐李晚春一声,于是和李家商量让李掌柜帮忙上货,李厚德和柳心及明远去县衙见见姐姐姐夫,李家自然高兴,大家赶着牛车去了县城。
李掌柜去买笔墨,李厚德和柳心明远去了县衙,这次跟上次可大不一样,县衙的人都知道知县夫人认了义妹,看到柳心一行赶紧向后堂报告。
李晚春领着丫鬟迎到二堂就碰到柳心几人,一番见礼后,把柳心迎到后堂,李厚德被让到迎客厅喝茶,一会王知县和他叙话。
柳心给晚春说了自己的想法。晚春佩服地说:“还是妹子想得远,远哥儿自己还是单儿,以后有了前程也得有家族的兄弟子侄帮衬。”
晚春又说起前几天给江南父亲捎了书信,信中交代了和柳心结拜的事,还把柳心上次说的生意经给父亲详细的学了一遍。
柳心接话说以后一定找时间亲自去江南给父亲请安之类的。
又唠了一会儿,柳心和晚春说起生意,“姐姐,上次匆忙也没详细说起生意的事,我最近有些想法,给姐姐找点事儿做。”
“能做生意,那好呀!”晚春高兴起来。
“姐姐每年都得往江南送信,送节礼年礼,这大车小车也抛费不少,怎么没想在县城和江南开个铺子,来回都不空手,运送下两地土特产贩卖,这样即使挣不了大钱,也能把路上抛费挣出来,两边的消息也能传的快一些。另外父亲是做酒楼和绸缎生意,这两边要都做起来,菜方子穿插下两地的风味,绸缎做成衣服多加些款式也能有卖点,千里之遥也没竞争岂能不赚钱。”
“妙,太妙了,妹子你可太厉害了,这事就交给姐姐,家里这些年做生意也培养了一些人,我出嫁跟过来一些,没什么事做现在都在庄子里,把这些人用起来不缺人手的,到时给你分二成红利。”
“你是富婆嘛,给我我就要,不过我也不能闲着,我可以给你设计衣服款式,还可以研究点菜方子。”
“好,就这么说定了。”
柳心和晚春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晌午李掌柜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在县衙吃了饭 。
王天书对柳心此举大加赞赏,又赠送了柳心一些纸笔,柳心看都是粗黄纸,正适合初学者使用,也就都收下了。
王天书又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书籍。
这时启蒙的读物就是《三字经》,一本倒是不算太贵,但要是几十本,可是一大笔钱,柳心还没有这个预算,她只想自己编一套教材包括生字和数学加减乘除法。
柳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王天书顿时对这套教材充满期待,李厚德也觉得实在是惊世骇俗,不过也没人再问柳心怎么会的,现在他们已经把柳心当做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天才了。
王天书想了想还是认为得有一本启蒙书,买着贵可要是抄书还是花不多少钱的,他决定自己承包三十本,自己、志德志明还有师爷、文书等等县衙能抄书的人还是挺多的。
李厚德也承包了十本,自己、儿子,实在抄不过来在找同窗帮忙,对于这种助学之事文人们还是乐于做的。当然制作书的纸张也由王天书和李厚德包了。
至此,学前准备就差不多了,柳心只花了李掌柜给她批发笔墨纸砚的十八两银子。
柳心返回秦家岗,和秦坤元商量又打造五十个小木格,上面没盖,也不用太高,只要二、三寸高就行,也不用太厚太大,能放在桌子上,放上土孩子拿木棍写字方便就行,这样能节省纸张,先用木棍在土上练,等有点模样了再到纸上写。
安排完这事,柳心就着手编教材了。
又过了七八天,门窗桌椅板凳和小木格都做好了,扒皮的檩子也晒得差不多了,柳心和秦坤元商量三天后上梁。
期间,秦朗的烧五七也没太操办,只是明远和同辈的几个兄弟去烧了些纸钱。
上梁这天是要摆宴席的,虽然柳心家还在守孝,但盖房这样大事,不摆宴席也是不讲礼数的,只要酒少点,没有戏班子锣鼓之类的喜庆样,做点丰盛的席面还是不犯忌讳的,况且现在农村都困难,只要饭菜量足能吃饱就是好伙食了。
前一段秦家人帮忙盖房子也没在这吃饭,柳心就更想好好办置下招待大家。
柳心先做了下预算。人数嘛,盖房子的五十多人都得请,加上一些家里婶娘,妯娌,个别的还得带孩子,本家的几个老人,本村其他来道贺的,加上李秀才一家,晚春家太远,柳心就不想告诉了,这样也得八、九十人,就得准备十桌。
每人得按半斤米准备,就得五十斤,还得加点馍馍,面粉也得二三十斤,此外菜肴、猪肉、调料也得准备一些,还在守孝,酒就准备一、二瓶,大家意思一下,还有鞭炮什么的。家里种的菜豆角、茄子,卷心菜,黄瓜现在已经能吃了,可以不用买。
第二天,柳心拿了五两银子,和明远去了集镇。
明远去李厚德家邀请他们全家上梁那天来家里吃席面,柳心去了卖菜的闹市。
这里蔬菜的种类也不多,找了半天才买到到一些山药和山野菜。柳心又去猪肉摊买了二十斤猪肉,把摊上有的猪蹄子、猪肠肚、猪心、猪肝、猪血等一大堆都买了,因是大主顾,猪肉按十六文一斤算的,剩下一大堆要了十文钱,总共花了三百三十文钱。
这时已经有了酱油,醋、盐,糖、大料、花椒等的,但调料主要就是盐,十五文一斤;酱油只有酒楼才会用,十三文一斤;糖是稀罕物,只有过年才会有人买几两,竟然五十文一斤,属奢侈品;醋主要是医用消毒,民用的极少,价格倒只有三文;而花椒大料得到药铺才能买到,花生油四十五文一斤。
柳心买了五斤盐、五斤酱油、半斤糖和五斤醋,竟花了四百零五文,比猪肉还贵。又买了五十斤糙米五十斤面粉,二瓶烧酒,一串炮仗,五十个鸡蛋,三个新瓷碗,三块盘子和两个乌盆,还有些零零散散的,最后柳心总共花了二两银五十八文铜钱,还是李厚德家的牛车给送回了家。
上梁这天,天刚刚亮,秦家的各家男女就陆续来到柳心家,男人忙着上梁,女人帮着柳心做饭。
食材多,十桌的量足够。柳心准备了十个菜;茄子、豆角用酱油炖的,卷心菜用醋炒的,黄瓜和山野菜合在一起做成凉菜也是用醋拌的,山药蒸着吃,猪肚、猪肠、猪肝、猪心都是盐加酱油炒的,另外还做了点血肠。这些猪杂是这两天自己清洗加工了一下,今天只差最后一道工序的。这些女人也没做过这些菜,只能柳心自己动手了,好在米饭和馍馍大家都会做,拿了粮食到隔壁家去做了,家里就这一个锅,柳心忙活了一个半时辰才把这些菜做完。
陆续有上门贺喜的,柳心让明远和秦坤元招呼着。接近巳时李秀才一家也到了,柳心跟着打声招呼,就让秦坤元和林山大娘陪着去堂屋说话,柳心接着忙这儿忙那儿。
巳时一刻钟,终于上好了梁,一串炮仗响起,柳心拿出十几文铜钱撒出去,孩子们呼啦一声跑着捡铜钱讨个吉利。房子就算盖成了,剩下点抹泥的事下午一阵就能干完。
乾坤元招呼一声:“收拾收拾,开席!”
顿时秦家这些半大孩子把从各家借来的桌椅板凳和碗筷都放上,各家媳妇纷纷往出端菜盛饭,男人几桌还放了一点酒,人们纷纷落座,每桌都有秦家近支的人陪客。
李秀才一家更是贵客,李厚德、李掌柜和李金元由秦坤元、秦明远还有几个老人陪着。柳心则是陪着徐氏和族里几个女性长辈和村里来道贺的妇人。
十个菜的席面在这里可是太丰盛了,众人吃的满面红光,都赞叹柳娘子好手艺。
酒足饭饱后,众人陆续告辞。
柳心收拾完席面,剩饭剩菜都送给了族里一些人家,大家都是感激不已。
整理下大家送的贺礼,一家几个鸡蛋,几把菜什么的,只有李秀才家送了一匹棉布和两包点心这是重礼了。
上梁宴就这么结束了,可柳心没想到,这次宴席之后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多少年以后村里的人还对此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