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同行

类别:其他 作者:jingY8字数:2153更新时间:22/07/10 10:55:41
江风习习,王崇和柳心两伙人结伴而行,开始了水上的生活。

这艘官船虽然看起来不是太豪华,可内里的功能还挺齐全,不像其他的船只只有靠岸时才能下船,去吃点热乎的东西,平时在船上只能啃干粮儿。

这艘船里竟然有简单的炊具,普通的食材还是能做熟儿吃的。

王崇他们有经验,在上船前已经备足了淡水,精米和一下家常的蔬菜。柳心他们不知道船上还能做饭,准备的多是些熟食、肉干和花生米。

既然一路同行,柳心和心纯几人就跟着借光,用了他们的东西做饭,然后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大家在一起吃。

王崇身边只有几个仆人,一个丫头都没有,做饭的事儿就让柳心、心纯和美玉包下了。

没到一天,众人都熟谙起来,柳心的侍卫们和王崇的几个下人也开始喝起酒,侃大山吹牛了。王崇没事就和柳心聊聊天,心纯和美玉也叽叽喳喳,说着悄悄话儿。

偶尔看见江面跃起大鱼,大家都欢呼雀跃,虽然只是一艘船在江上孤零零地行着,可大家也不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柳心和心纯做完菜,让美玉给王崇他们送去。

美玉回来说王大人邀请淑人去喝一杯。

甲板上放一张小桌,上面有一壶酒,还有几样简单的小菜。看见柳心过来,王崇又从盒子里拿出两个酒杯,一个递给柳心,一个放在自己面前。笑着说:“我知淑人不擅饮酒,只此一杯,权当陪王某说说话,可好?”

柳心笑了笑算是默许,王崇拿起酒壶给两个杯子倒满酒,和柳心聊着天儿。

没一会儿,王崇兴致来了,开始吟诗作对。柳心也不会作诗,对古代这些严格的诗词要求,柳心还真是没兴趣,只能在一旁附和,“好诗好诗”。

王崇又喝了两杯,举杯冲着柳心说;“淑人何不赋诗一首?”

柳心歉意地笑道:“王大人,我不会做诗。”

“诶,淑人何必客气,此处并无外人,还请淑人勿要推辞。”

柳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只得实话实说:“王大人,我真的不会做诗,只是看过些前人的好诗词,自己看着好的就背个一两首,要说让我自己做诗,还真是不敢尝试。”

“前人的诗句不知淑人背的哪一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看着这江水,柳心顺嘴就说出了这四句。

说完后,柳心立马反应过来,说差了,怎么能把这首诗冒出来,好像自己是在讽刺王崇,说王崇游山玩水是纨绔子弟,不思报国。

这柳心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张张嘴想解释一下,又不知怎么说,害怕越描越黑。

王崇听完,半晌没说话,然后忽的站起,郑重地向柳心拱了拱手感叹道:“淑人真是忧国忧民,倒是王崇孟浪了。”

柳心也忙施了一礼,“王大人,柳心会的诗词不多,只是随口一说,大人勿怪。”

随后俩人落坐,又谈了些国家局势,说些连年天灾,朝廷很难,老百姓的日子也很难过的话题。

这顿饭吃的有点尴尬,似乎自己真的在讽刺王崇。

饭后回去,柳心以为这次之后,王崇就不能再约自己一起吃饭了。

可谁知第二天,王崇又笑呵呵的在甲板上等自己了。

这次倒没再讨论诗词,而是谈论了柳心的杂学,问了玉米和番薯的问题。

这是柳心的老本行,自然知无不言。王崇说到关于老百姓的任何事儿,柳心都能讲的头头是道。

对于番薯和玉米的产量,以及还有抗旱的效用,王崇还是第一次听到。柳心给他讲,因为天气不好,未来几年有可能天下大旱,自己之所以推广玉米和番薯,是为应对未来大旱做准备。

柳心讲完,王崇站起身深施一礼:“淑人。王某孤陋寡闻,没有理解淑人一片苦心,在此替天下百姓谢谢淑人。”

这读书人礼仪太多,柳心忙伸手扶起王崇道:“大人言重了,我没有学过诗词歌赋,只是偶尔做些农事,出身农家,自然就想着多出粮食,人人都能填饱肚子。”

王崇看着柳心感叹说:“我曾和王知府饮酒详谈,知道淑人曾给天书兄说过几副对联儿,都是意境深远。我自诩饱读诗书,也没能说出这种大气磅礴的话。”

“哦?”柳欣惊愕。

王崇随口说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还是当时柳心和王天书初遇时,和王天书说的,没想到王天书到现在还记得,而且和王崇谈起。

柳心说的这些都是剽窃别人的,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而且那天不和王崇谈论诗词,仿佛真是自己在扭捏。

柳心一时无语了。

没办法,柳心破例多喝了一杯,回去后睡了一下午。

接下来,王崇又恢复了和柳心吟诗作对,还是王崇兴致勃勃出口成章,柳心偶尔在剽窃几个明朝之后的诗句应付一下,但每次说过后,都被王崇拍案叫绝,还非得留下墨宝。

十几天很快匆匆过去了,到天津临下船前一夜,王崇在甲板上又放了个小桌,邀柳心赏一下夜景。

夜幕下,繁星点点,两人相对而坐。柳心看着满天的星星在遐想,也不知克鲁什么样,他家乡的蒙古大草原是不是在夜色下更美。

王崇神情黯然,看看柳心欲说又止。

一时两人无语。

王崇率先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半晌儿才缓缓念出:“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心也默默地陪了一杯,从天津转道去京城,王崇要在通州打个转儿,这也算分别前的践行酒了。

两天后,在去通州的岔道口,王崇和柳心道别,约定到京城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