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一代巾帼
类别:
其他
作者:
jingY8字数:3411更新时间:22/07/10 10:55:52
徐老夫人办事痛快,傍晚就给柳心回了信儿,已经约好秦良玉,明天还是到徐老夫人那儿聚齐。
第二天,柳心再次来到徐老夫人的小房子,这次就不用通报了,塔木他们笑呵呵地给柳心带路。
柳心以为自己已经来得很早了,可进屋一看,徐老夫人的炕上又坐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
这位和徐老夫人可不是一样的气质,浑身有一种肃杀之气,一看就是当兵打仗见过血的人,这老太太虽然年龄很大了,但看面容倒还是飒爽英姿,看得出年轻时也是一个美人儿。
看见柳心进来,徐老夫人招招手,指着这面生的老太太给柳心介绍:“这就是是昨天和你念叨的秦良玉。”
秦良玉“蹭”地从炕上下来,看这身手还是很敏捷,用武将标准的行礼仪式,向柳心拱了拱手。
柳心也同样拱了拱手:“秦老将军大名鼎鼎,柳心仰慕不已,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柳心这次真不是客气,因为知道今天就能见到秦良玉,昨天激动的半宿没睡着觉。
要说柳心这个人,在后世是一个理工科技术派,是敬重徐光启、王徽这些科技达人的,但是在历代著名人物之中,柳心还敬服几个人,就是这些奇女子,最可歌可泣就当属秦良玉了。
秦良玉是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女将军、民族英雄、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 人。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女子,唯一封侯女将军,二十四史唯一单独作传的女子。上柱国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驻四川等多处提督、总兵官,镇东将军,少保加封太保兼太子太保,一品夫人,忠贞侯。为石宣抚使马千乘妻。
二十一世纪的史书曾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三千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 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并且在四川、贵州地区又相继击败奢崇明、安邦彦、张献忠、罗汝才等叛军,取得成都之捷、重庆之捷、夔门之捷等。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贞侯。被永历皇帝加封太子太傅。
后世不论是拍电视剧,还是有些书籍,对秦良玉都是不停传唱的,她的英雄事迹更是激励很多女子前进的动力。
这么个传奇人物,自己今天竟然看到真人了,柳心怎么能都激动一把。
秦良玉不知道柳心此时对自己敬仰之情如滔滔洪水连绵不绝 ,她还想着怎么能和柳心亲近些,好弄些种子。
到京城这几天,秦良玉也听说了柳心的事,还知道这些高产作物就是柳淑人培育出的,就想怎么能搭上关系,可很快就听说了别人拿她和柳心想比,这样她倒不好意思找柳心了,害怕让人觉得有挑衅的意思,总之不大好登门,所以只能指望着崇祯皇上的恩典。
可没想到峰回路转,徐老夫人给秦良玉捎信,说柳心想见她,给她解决种子的问题,这不她一大早就上门了。
三个人各有心思,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秦良玉是个善解人意的人,马上找个话题开口:“哎呦,大格格,你这炕可真热乎,我回去也琢磨搭一个,虽然蜀地不冷,可潮湿得很,我这老胳膊老腿这两年也有些乏了,要是能热乎点就好一些。”
“这炕怎么搭,还不是在柳心那儿学的,这丫头脑袋灵光呀。”
徐老夫人眉眼都是笑地看着柳心。
“秦老将军,这炕好搭,我一会给您写好搭炕的法子,您年纪大了,得保养好身体,后辈子孙还指望着您那儿。”
柳心诚心诚意地劝着秦良玉,希望她安享晚年。
“后辈子孙,我倒是不惦记,可四川那儿不消停,我害怕我要是上不了战场,那些叛军得了势,百姓遭殃,愧对皇上啊!”
秦良玉激动地语速很快,脸上一阵焦色。
多年的行伍生涯,秦良玉已经从一个大家闺秀成长为一个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的巾帼大英雄,现在满脑袋都是朝廷和百姓,自己已经不重要了。
随后秦良玉也没有什么瞒着藏着的,瞅着柳心开口道:“柳淑人,我这次是来求高产种子的,你能不能帮我?”
柳心原本就是敢说敢做,直截了当的性子,只是到了这个大明朝时,不得不收敛一下。
英雄惜英雄,两人都是奇女子一样的人物。
此时在秦良玉面前,柳心这些伪装自然也就放下了,随即大咧咧地说:“秦老将军,你也别找朝廷要了,皇上哪也不多,再说即使答应了,朝堂上还有一百八十张嘴等着议论,不知啥时有个结果,等你回去,这茬庄稼都种完了。我的种子还在登州,不过现在徐家的农庄应该还有一些,我明天给你拨出来,我再派人跟着你去种,你就等我消息,然后把车准备好就行了。”
秦良玉听柳心这么一说,郑重地抱了抱拳:“柳淑人多谢了,我代表石军感谢你!”
“良玉的白杆军,个个是忠义之士,你这些种子要是在蜀地种好了,可是立大功劳了,外祖母也谢谢你!”
徐老夫人也从帮插话帮着秦良玉感谢柳心。
徐老夫人和秦良玉的感情,这得从年轻时算起,今天的徐老夫人白发苍苍,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可年轻时却是景恭王府的长孙女,因为景恭王府没有男孩,这些女孩儿都是按男孩的性子养的,特别徐老夫人还是长孙女,自然有长姐的风范。
她从十三岁就开始理家,把王府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惜这时代女子结婚早,十六七岁就嫁出去了,所以在宗室里对朱翠微的印象不深。
可徐老夫人就是个要强的性子,自然对朝堂的事也知道些风声,秦良玉代夫授职那年来京城,她还特意邀请了秦良玉过府一叙,两人此时就有了交情。
后来徐老夫人跟着夫君到陕西边关任职,第二年蒙古入侵,秦良玉去支援,那时两人一起在兵营里待过,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虽然多年未见,但徐老夫人心目中,把秦良玉当做救命恩人一样,秦良玉当年也对徐老夫人这个朋友蛮有情意,只是相隔太远,捎个信也不容易,这些年断断续续一共通过三四封信,可情谊没变。
这次徐老夫人到京城和各王府串门的时候,听说秦良玉来了,就赶紧上门和秦良玉见了一面,俩老太太聊了半天,这才有了昨天和柳心讨要种子的事儿。
秦良玉谢完了柳心,不禁长叹一声。实际上秦良玉开始知道高产种子的事,还真不是从官方知道的消息。
这消息来源是山东登州,这不得不提戚家军和白杆军一个渊源,原来戚家军并不是在山东起步的,戚家军到了戚继光这一代,领着人南征北战,声名大振后才定居到登州,而戚家军的原班人马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四川云南一带,有不少兵士和白杆军还是同族兄弟,只是四川和山东离得太远,有的是几辈子没回去,有的是一两代几十年过去,也没有回过一趟四川。
可这两年柳心带来了福音,山东境内特别是登州,通过玉米和番薯的种植,老百姓都填饱了肚子,而且家有余粮,日子自然过的就好了。有了余粮余钱,就心里活泛想认祖归宗,三五一伙凑齐了盘缠,一路颠簸回到了四川。
这群人回到四川,自然就有了对山东登州的描述,秦良玉也得到消息,山东登州柳淑人培育了高产的玉米、番薯,特备是番薯亩产好几千斤,而且一年种好几季。
四川这一带,按照节气,应该也能和山东一样种两三茬,一茬亩产好几千斤,这是什么概念?秦良玉比谁都明白,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她这才到四川总督那儿求证。
四川总督按照朝廷的旨意,还真拿回去一点做实验,秦良玉上门去讨,总督说种子太少匀不出来,让他等等。
四川那么大,秦良玉的土司和别的地方还不一样,不算朝廷的直接下属,秦良玉虽然是汉族,但是石土司,还是有一种在朝廷政权中半独立的关系,总之不算是嫡系部队,自然不可能优先拿到推广的种子。要是就等着四川总督推广开来,至少得三五年之后。
秦良玉的白杆军是有朝廷军饷的,特别是崇祯三年,她奉旨进京解困,受到了众人的赞叹,崇祯还赠五首诗,军饷也给得比以前多了,自己这八千兵士也能过得去。
可是这几年,百姓的日子都苦,秦良玉又是个爱民如子的人,这有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事儿,她怎么能挺着三五年不干,所以她不顾自己快六十岁的身子骨,辗转两个多月到了京师。
崇祯还是很给面子的,可是说实话,种子太少,只能酌情安排一下。
秦良玉一看这形势,对能带良种回去也不报太大希望,只能指望崇祯开恩,给她拨少许种子回去慢慢的实验。
万幸的是高产种子的培育者柳心就在京城,而且还是自己的好友徐老夫人的晚辈,她又燃起希望,可现在柳心不但满口答应,而且不但可带种子,还要派人跟着去指导种植,她哪有不感激的。
秦良玉不是个情绪外露的人,不过她心理对柳心是真真地感激了。
三个人正事谈完,也不再多说,柳心告辞,赶紧回去安排。